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三角城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三角城镇,隶属于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县,地处青海湖东北部,祁连山系大通山脉的西南麓,东临金滩乡,南与西宁市湟源县接壤,西邻青海湖乡北连哈勒景乡。区域面积298.24平方千米。2018年,户籍人口9546人。

1949年,设三胜乡。1958年,并入海滨公社。1961年,分设银滩公社。1966年,改为三角城公社。1978年,更名为银滩公社。1983年,改为银滩乡。2001年,撤乡设立三角城镇。截至2019年10月,三角城镇下辖3个社区、5个行政村。

2018年,三角城镇有工业企业9家,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3个。 [1]

中文名: 三角城镇

外文名: Sanjiaocheng Town

行政区类别: 镇

所属地区: 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县

地理位置: 海晏县东南部

面 积: 298.24 km²

下辖地区: 5个行政村、3个社区

政府驻地: 海湖路

电话区号: 0970

邮政区码: 812200

人口数量: 0.95 万(2018年)

车牌代码: 青C

历史沿革

1949年,设三胜乡。

1958年,并入海滨公社。

1961年,分设银滩公社。

1966年,改为三角城公社。

1978年,更名为银滩公社。

1983年,改为银滩乡。

2001年,撤乡设立三角城镇。

行政区划

2011年末,三角城镇辖3个社区居民委员会,三角城、三联、西岔、海峰、黄草5个村民委员会。

截至2019年10月,三角城镇下辖三角城社区居、和平社区、海湖社区3个社区;海峰村、黄草村、三角城村、西岔村、三联村5个行政村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三角城镇地处青海湖东北部,祁连山系大通山脉的西南麓,东临金滩乡,南与西宁市湟源县接壤,西邻青海湖乡北连哈勒景乡。

区域面积298.24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三角城镇地势为高山地貌。最高点扎勒根山峰海拔4583米;最低点为海晏县城,海拔3020米,最低为水峡河谷海拔仅2726米,属高山地貌。

气候

三角城镇春季干旱多风,夏季凉爽,秋季短暂,冬季漫长。多年平均气温1.5℃,极端最低气温-28℃。7月平均气温13℃,最高气温28℃。年日照时数2717.6小时,年降水量499.2毫米,蒸发量1463毫米,降雨集中在每年7~9月,8月最多。生长期年平均120~130天,无霜期年平均104天。

水文

三角城镇有湟水河贯穿境内。

人口

2011年末,三角城镇辖区总人口10855人。

2017年,三角城镇常住人口15833人。

2018年,三角城镇户籍人口9546人。

经济

2011年,三角城镇有耕地面积992亩,人均0.9亩;可利用草地面积38万亩。粮食作物以青稞、燕麦为主,生产粮食109.9吨,其中青稞680.8吨,燕麦193.8吨。主要经济作物有油菜等,油菜产量225.6吨。畜牧业以饲养牛、羊为主,牲畜年末存栏49551头(只、匹),共产各类仔畜30643万头(只、匹),繁活仔畜25343万头(只、匹);总增各类牲畜30643万头(只、匹);牧业收入598.4万元,其中牛羊育肥贩运112.5万元,羔羊出售共收入199.6万元。

2011年,三角城镇有工业企业26家,工业为海晏县红河湾工业集中发展区,初步形成了以冶炼、洗煤加工、农畜产品加工、新能源、物流五个产业。 2018年,三角城镇有工业企业9家,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3个。

交通

2011年,三角城镇已形成由公路、铁路2种运输方式构成的交通运输网络。315国道、青藏铁路横贯全境,乡村硬化道路51.05千米。

社会事业

文体事业

2011年末,三角城镇有文化艺术团体8个,体育场地5处,100%的社区和65%的村安装了健身器材,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45%。

教育事业

2011年末,三角城镇有幼儿园3所,在园幼儿48人,专任教师7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

医疗卫生

2011年,三角城镇有镇卫生院1个,村级医务室5个,病床16张,其中公立卫生机构床位16张,固定资产总值35万元。专业卫生人员12人,其中执业医师3人,执业助理医师1人,注册护士6人,医疗机构完成诊疗3700人次,出院病人105人次。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为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3799人,参合率100%。

社会保障

2011年,三角城镇有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78户,人数372人,支出49.64万元,比上年增长14.7%,月人均1112元,比上年增长17.34%。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