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鲜饺子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三鲜饺子是一种以三种或三种以上食材剁碎混合而做成馅制成的饺子,风味因配料以及习俗不同而存在差异。它可以分为素三鲜和肉三鲜,口味咸鲜。饺子,诞生于1800多年以前,是地道的中国原创味道!不仅仅只是入口那一刻的欢喜,更像是一种对心灵的慰藉。特别是在中国北方,它还是逢年过节必备的美食,代表着团圆,代表着家乡的味道……
饺子的来源
饺子源于古代的角子。早在三国时期,魏张揖所著的《广雅》一书中,就提到这种食品。《广雅》也是最早记载饺子的古籍。其中记载,那时已有形如月牙称为“馄饨”的食品,和现在的饺子形状基本类似。到[[南北朝]时,馄饨“形如偃月,天下通食”。据推测,那时的饺子煮熟以后,不是捞出来单独吃,而是和汤一起盛在碗里混着吃,所以当时的人们把饺子叫“馄饨”。这种吃法在我国的一些地区仍然流行,如河南、陕西等地的人吃饺子,要在汤里放些香菜、葱花、虾皮、韭菜等小料。大约到了唐代,饺子已经变得和现在的饺子一模一样,而且是捞出来放在盘子里单独吃了。宋代称饺子为“角儿”,它是后世饺子一词的词源。这种写法,在其后的元、明、清及民国间仍可见到。
饺子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名目繁多,古时有“牢丸”“粉角”“扁食”“饺饵”等等名称。唐代称饺子为“汤中牢丸”;元代称为“时罗角儿”;明末称为“粉角”;清朝称为“扁食”。
现在,北方和南方对饺子的称谓也不尽相同。北方人叫饺子。南方不少地区却称之为“馄饨”。饺子因其用馅不同,名称也五花八门,有猪肉水饺,羊肉水饺,牛肉水饺,三鲜水饺,红油水饺,高汤水饺,花素水饺,鱼肉水饺,水晶水饺等等此外,因其成熟方法不同,还在煎饺,蒸饺等,因此,大年初一吃饺子在精神和口味上都是一种很好的享受。[1]
分类
每个人的饺子都有自己不同的配料,主要讲两类
做法
素三鲜
- 萝卜擦成丝,切碎
- 木耳提前泡发好,洗净,加半棵葱一起切碎,用凉水泡发的木耳是脆脆的,热水泡发的木耳是软软的
- 平底锅烧热加入平时炒菜多一些的食用油,加入半颗切碎的葱花炒香,加入胡萝卜,适量十三香,炒软炒出香味
- 加入木耳,一起在翻炒两分钟
- 盛出放盆里晾凉备用
- 加入洗净切碎的韭菜,韭菜主要用来提味,不用放太多。加适量盐、香油、提味。
- 要在准备包的时候在加入韭菜和调料调味,这样能保持韭菜的鲜艳,不出水分。[2]
肉三鲜
用料:猪肉、虾仁、韭菜、料酒、生抽、老抽、花生油、香油、姜末、花椒粉、胡椒粉、五香粉、白糖、鸡精、生鸡蛋、盐
- 猪肉剁馅
- 韭菜洗干净 沥干水分
- 虾仁用盐水搓洗 用料酒 姜腌制除腥
- 把腌好的虾仁切成小丁
- 将肉馅 虾仁 姜末等各种调料放入盆中
- 搅拌均匀
- 加入一个生鸡蛋 继续搅拌至起劲
- 加入韭菜 搅拌均匀
- 加入盐 搅拌均匀[3]
]
和面
- 饺子皮,多以冷水和面,这样和好的面团更紧实,而且口感更筋道。
- 和面时,要加入鸡蛋和盐,增加营养的同时,又能增加口感,一举两得。
- 经过多次实验证明,和面时加入少许的淀粉,会使饺子皮更透亮,而且还能避免煮破皮。
- 和好的面团,不要立即使用,最好是盖保鲜膜醒发30分钟,效果更好。
- 和面的黄金比例:500克面粉+250克清水+5克盐+1个鸡蛋+20克淀粉,搅匀和成面絮,再揉成面团,盖保鲜膜醒发30分钟,再使用。
巧煮饺子
- 不管是煮速冻饺子还是现包的饺子,一定要在水里加点盐,这样可以防止破皮。
- 速冻饺子煮制时,最好是用清水浸泡1分钟,然后再用温水下锅,这样能避免粘连和破皮。
- 现包的饺子,煮制时要点几次水,这样能加快煮制速度,而且还不会粘连。
- 不管什么样的饺子,先不要盖盖儿将皮煮熟,然后再盖儿煮馅,这样皮不破,汤不浊,锅不粘。
- 煮饺子加入的水量一定要足够多,大约是食材的5倍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