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德不德,是以有德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推崇行礼的人有所作为,而得不到响应,就举起手臂,强迫别人顺从。 中文名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 作者 老子出 处《道德经》章 节第三十八章含 义推禀赋不刻意修,得存禀赋难 点德字释义
诗词原文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 上义为之而有以为。 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 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诗词译文
推崇禀赋的人不刻意修德,所以保存了禀赋; 贬抑禀赋的人不忽略修德,所以失去了禀赋。 推崇禀赋的人无所作为,并且不存任何目的。 推崇行仁的人有所作为,但是不存任何目的。 推崇行义的人有所作为,并且存着特定目的。 推崇行礼的人有所作为,而得不到响应,就举起手臂,强迫别人顺从。 所以,失去了道,才要讲求禀赋;失去了禀赋,才要讲求仁;失去了仁,才要讲求义;失去了义,才要讲求礼。 礼的出现,使忠信沦于浇薄,也是国家将要大乱最先出现的征兆。 从前的有识之士,把握“道”的浮华外表,其实正是愚昧的开始。 因此,大丈夫立身淳厚而不居于浇薄;存心实在而不陷于浮华。所以要舍弃后者而采取前者。 [1]
出处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出自老子的《道德经》第三十八章。 《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传说是春秋时期的老子(即李耳,河南鹿邑人)所撰写,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为《德经》,并分为81章。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
诗词解读
保存禀赋,不要刻意修德 本章开头的几句话在不同版本里略有出入,这个版本是根据许多专家的研究而定的,因为这样最合逻辑。 “上德、下德”里的“德”是指禀赋或本性;“上”、“下”不是形容词,若做形容词,就指上等与下等,但是人的禀赋怎么分上、下等呢?如果“上德”是上等的德,“下德”就是下等的德,如此一来就有上等的禀赋和下等的禀赋,显然与“德乃天生禀赋”不符。所以不应该将“上、下”视为形容词,而应视为动词,“上”代表推崇,“下”代表贬抑。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意即推崇禀赋的人不刻意修德,所以保存了禀赋;贬抑禀赋的人不忽略修德,所以失去了禀赋。 凡是主张需要刻意修德的人,都是预设人的禀赋不好、不够理想。老子认为推崇禀赋的人不刻意修德,只要好好地保存禀赋,即是“有德”。贬抑禀赋的人认为禀赋不好,所以才不忽略修德。如果把“德”当作禀赋,“上”、“下”当动词,上是推崇,下为贬抑,整句话的意思就清楚了。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意即推崇禀赋的人无所作为,并且不存任何目的。 “无以为”就是不存任何目的,“无为而无以为”即无所作为也不存任何目的。 “上仁为之而无以为”意即推崇行仁的人有所作为,但是不存任何目的。 “上义为之而有以为”意即推崇行义的人有所作为,并且存着特定目的。 “行义”在老子看来有其特定目的,但至少做的是好事。 “上礼为之而莫之应”意即推崇行礼的人有所作为,而得不到响应。 你对别人很有礼貌,人家照样骂你;你跟人家下跪,人家照样不理你。有礼的人得不到响应,怎么办呢?“攘臂而扔之”,意即举起手臂,强迫别人顺从。因为儒家强调“礼”,而礼就是问题所在。讲“道”的话,什么都不用做;讲“德”的话,就是“上德”,无所作为,并且没有特定目的;退而求其次是“上仁”,有所作为,但是没有特定目的;再下来是“上义”,有所作为,并且有特定目的;一层一层到“礼”就麻烦了,不但有所作为,还得不到响应,只有举起手臂强迫别人顺从。 [2]
“礼”是大乱的祸首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意即所以,失去了道,才要讲求禀赋;失去了禀赋,才要讲求仁;失去了仁,才要讲求义;失去了义,才要讲求礼。 此即“去彼取此”也,去除那个,选择这个。此外,由“失道而后德”一语,可知每况愈下的过程,与人的选择有关。人生本来就是选择的过程,人与其他生物的差别,就在于有选择的能力。以礼乐来推行的时候,这个世界上只能勉强维持秩序,稍微不注意,就会出现各种后遗症。“礼”真是最后一步了,再下去的话,就会变成野蛮世界。 “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意即礼的出现,使忠信沦于浇薄,也是大乱的祸首。“忠”是真诚、负责,“信”是守信、守约、说话算话。如果人人真诚,说话算话,根本就不需要礼。一旦用礼来约束,礼往下发展就是法治。譬如,与人签约,会有约定的内容,一有约定的内容,就会引发各种问题,签约之后不能履行。 礼出现后,人们有了基本的礼仪,然而常沦为表面形式。譬如,人与人相处,表面上礼节都做到了,内心却没有真挚的情感,这样就是不忠不信。“忠信之薄”,也就是刻薄、不够厚道。 厚道只是做人的本分,人生在世,就应该忠信、厚道。然而因为有礼,很多人行事不问后果,表面上冠冕堂皇却缺乏真心,导致天下开始大乱。老子批评“礼”还算含蓄,庄子简直视“礼”为洪水猛兽,认为讲究“礼乐”,将来就会有人吃人的现象。为何守规矩、有礼貌,将来就会人吃人?关键在于“虚伪”二字,一谈起礼仪就开始安排名分,讲究如何表现,反而忽略真诚的情感而变得虚伪。虚伪一旦出现,到最后就会显露出动物的原始本性。 [3]
存心实在,而不陷于浮华
“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意即从前的有识之士,把握“道”的浮华外表,其实正是愚昧的开始。 “前识者”,即有识之士、先知,所识的正是“礼”。亦即以为礼可以安定人间,结果却是“愚之始”。一般有识之士好像很聪明、很能干,其实他所把握的只是浮华的外表罢了。 《韩非子》有一则故事说:有个人练了一些法术,会占卜、算卦,能看到很多别人看不到的事情,他应该算是很聪明了。有一天他坐在家中,几个弟子站在旁边,门外有头牛在叫。弟子一听就说,是头黑牛,牛脚是白色的。老师说:是黑牛没错,不过它头上的角才是白色的。师生两人见解不同,于是就派书僮去外面看,结果是一头黑牛,角上绑着白布。这个人和他的弟子修炼十几年,有这种功力,听到外面的牛一叫,就知道牛是黑色的,但听到牛叫,叫书僮去外面看看就知道是黑是白,又何必练这种功夫呢?这就是说,不要为了一些无谓的事物伤脑筋,此即“道之华,而愚之始”。 “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意即因此,大丈夫立身淳厚而不居于浇薄;存心实在而不陷于浮华。所以要舍弃后者而采取前者。 看到别人出丑,幸灾乐祸,就是浇薄的心态;如果看到别人闹笑话,感同身受,如同自己出丑一样,这才是“不居其薄”。 本章依专家之见,删掉了王弼本里“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之下的“下德为之而有以为”,是因为谈了“上德”就不必再谈“下德”。“上德”之后接着是“上仁、上义、上礼”,把“上”解释为推崇的话,就不需要再来一个“下德”。如果“上德”之后有“下德”,接着才有“上仁”,如此一来,“下德”与“上仁”有什么关系就很难分辨,这一句多出来反而不合逻辑,违反了道、德、仁、义、礼的顺序。经过传抄、传刻,难免会出纰漏,对这个版本,要依孟子说的“尽信书不如无书”,把它暂且删掉,更重要的是帛书《老子》甲、乙本都没有这句话,铁证如山,还是删掉比较好。 本章开始进入“德篇”。“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一路下来就是道、德、仁、义、礼的顺序。到“礼”的时候,社会才建构起来,就像儒家所说的制礼作乐,但这样一来反而产生了后遗症,因此,老子的想法是要回溯到根源,掌握“道”与“德”。“德”是指禀赋,等于保存好自己的禀赋。所以守住内在本性就够了,外在的一切安排得愈多,困扰反而愈大。 [4]
视频
参考资料
categorg:+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