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上清国家森林公园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上清国家森林公园
[ 原图链接 图片来源于呢图网]

中文名: 江西上清国家森林公园

森林公园级别: 国家级

地理位置: 江西省鹰潭市

面 积: 11800 公顷

植被类型: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管理单位: 龙虎山风景旅游区管委会

批准时间: 2000年12月

批准文号: 林场发698号

气候类型: 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

江西上清国家森林公园公园位于江西省鹰潭市龙虎山景区,总面积11800公顷,园内最高峰海拔1131米(中源寺)。森林公园地处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光照充足,年平均气温17.9度。森林植被类型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森林覆盖率85%,植被资源为101科,800余种。上清国家森林公园旅游资源丰富,其中人文景观有上清古镇、大上清宫、嗣汉天师府等。

2000年12月,经国家林业局批准为国家级森林公园。

2019年10月18日,入选第五届“中国森林氧吧”榜单。[1]

江西上清国家森林公园地处江西省鹰潭市龙虎山景区内,地理位置坐标:东经117°02′38.76″,北纬28°02′40.12″ ,总面积11800公顷。

地形地貌

江西上清国家森林公园地质构造上属于信江断陷盆地。该盆地在三迭纪晚期开始形成,在晚侏罗纪(1.5~1.4亿年)至早白垩世(1.4~0.9亿年)时盆地中有活火山喷发并沉积了河湖相泥砂质岩石,为形成本区火山地貌奠定了物质基础。到晚白垩纪(0.9~0.67亿年)时盆地扩大并沉积了一套厚层紫红色河湖相碎屑岩(砾岩、砂岩)为形成本区丹霞地貌提供了物质条件。后期的地壳运动使本区变成陆地,流水等外力地质作用沿岩层裂隙冲刷,侵蚀切割,加上重力崩落等,逐渐形成了本区典型的丹霞地貌景观。其成因类型有:水流冲刷侵蚀型、崩塌残余型、崩塌堆积型、溶蚀风化型、溶蚀风化崩塌型。

气候特点

江西上清国家森林公园地处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具有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温暖湿润,四季分明的特点。年平均气温为17.90℃,1月和7月平均气温分别为5.5℃和29.7℃,极端最高气温40.7℃,最低气温零下8.6℃。年平均降雨量为1878毫米,年平均蒸发量1648.4毫米。

截至2005年,江西上清国家森林公园辖区有植被种类101科,254属,800余种,其中省级以上保护树种有水杉、银杏、红豆杉、香果树、竹柏等30余种。境内古树名木众多,树龄在100年以上具有科研、观赏价值的古树名木有24科、32种、236株。下层乔木有灯笼树、山茶、山樱、映山红、红花油茶、白豆杉、三尖杉、小檗、猴头杜鹃、云锦杜鹃、江南山柳、猪耳刺、三桠乌药、黄山柃木、扁枝越桔、天女花、箭竹、苦竹、水竹、福建柏等。植被类型常绿阔叶林、常绿和落叶阔叶混交林、针叶林、针阔混交林、竹林等。

动物资源

截至2005年,江西上清国家森林公园园内野生动物资源丰富,根据公园野生动物的专项调查,其中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15种,省级保护动物27种有50余科、124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云豹、白颈长尾雉;二级保护动物有红隼、白鹇、金猫、大鲵、虎纹蛙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还有:白颈长尾雉,蟒蛇等,二级保护动物有:穿山甲、黑熊、猕猴、虎纹蛙等.省级保护动物有:果子狸、赤鹿、灰胸竹鸡、环颈雉、王锦蛇、眼镜蛇等。

应天山是龙虎山风景名胜区六大景区之一,又是龙虎山上清国家森林公园的主要景区,位于公园东北部,距大上清宫4公里。应天山海拔888米,登山顶,可眺鹰潭、贵溪、龙虎山、鸡龙山、云台山,近可观牛皮滩七级瀑布、拱盘石、摸壁石、石雕神象等景色。

天门山

天门山生态游览区位于上清景区的东南,景区内最高山峰海拔1100米,是龙虎山国家地质公园和国家森林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

峨眉峰

峨眉峰景区是龙虎山国家地质公园的四大景区之一,位于公园的东北部,距鹰潭市19千米,面积12公顷,最高峰张天堡海拔327米,丹峰碧林,自然环境优美,以密集型峰丛丹霞地貌景观为特色。区内有保存完好、具有一定规模的古代军事遗址,其中,城墙延4千米。据载,南唐司徒薛忠曾屯兵于此。

大上清宫

大上清宫,系道教祀神祈祷的活动中心,位于天师府东1公里处(现为总场所在地),始建于东汉末年,后经多代皇帝拨款增建,鼎盛时期有四大殿、四大宫、二十四道院。清康熙五十年(1712年)为兵火所烧,现存文物较多,影响较大的有天师梦石床、万斤铜钟及水浒第一回描绘的伏魔殿、镇妖井、东隐院等。

象鼻山

象鼻山是龙虎山地质公园最为典型的景观之一,是长期受雨水冲刷溶蚀风化而脱落,造成崩塌残余型的石梁穿洞类景观。高约100米的山峰有一石梁凌空垂下,整个山体就像一只巨型石象在汲水。

2000年12月,江西上清国家森林公园经国家林业局批准建立为国家森林公园。

2019年10月18日,江西上清国家森林公园入选第五届“中国森林氧吧”榜单。

管理体制

龙虎山旅游(集团)公司是龙虎山风景旅游区管委会下属的国有独资企业,负责龙虎山风景旅游区旅游资源的开发和管理。

铁路:鹰潭位于浙赣、皖赣、鹰厦三条铁路干线的交汇处,乘火车可直达北京、上海、广州、重庆、武汉、杭州、福州、厦门、昆明、长沙、南京、南昌、九江等大城市。

公路:鹰潭火车站西侧的长途汽车站乘往仙水岩方向的班车(5:30—17:30,15分钟一班,票价5元,半小时可达)。206国道(烟台—汕头)、320国道(上海—瑞丽)经过鹰潭而后到达森林公园。

路线

一日游:

南昌出发>龙虎山>上清古镇>泸溪河>无蚊村>上清国家森林公园>仙水岩>嗣汉天师府>九曲洲>古崖墓。

历史人文

人文

大上清宫是历代张天师阐教演法之地,并为弟子授篆传度;历代高道曾在这里修身养性。被誉为“神仙所都”、“百神授职之所”。全盛时期,上清宫有91座道宫、81座道观、24殿、36院,建筑面积达2万余平方米,占地50余公顷,其规模与北京故宫相似,1930年毁于战乱大燮,现正在恢复重建。随着公园的开发建设,将再现大上清宫光彩夺目的原貌。嗣汉天师府,亦名“大真人府”,是历代张天师生活起居和祀神的地方,是中国道教正诉祖庭和张天师曾经掌管天下道教事务的办公衙门。天师府门临泸溪河,依山带水,气势雄伟,有“神灵都会”和“百神授队之所”之称。

上清镇旧名沂阳市。两晋时渐有人聚居,唐高祖武德八年(公元625年)设雄石镇,并派兵驻守。唐末朝廷派中丞将倪亚任镇遏史,后因其剿匪有功封为倪亚王,古镇也因此改为倪亚市。北宋崇宁四年(公元1105年),宋徽宗命江东漕臣将上清观从龙虎山迁放上清,又将倪亚市改为上清市。清乾隆三十年(公元1748年),始称上清镇。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