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上清湾天主堂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上清湾天主堂位于肇庆市高要区南岸街道西江南岸上清湾村。该村背山面水,依山势而建,地理位置优越,与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肇庆市城区隔江相望,往东几百米就是西江大桥,东有沿江路与高要城区相连。就是这么一个普通的小村庄,里面却暗藏春色,在村子前面西江边建有一座历史悠久的天主堂。

教堂历史

1864年,法籍传教士黎神父在肇庆城内首建“道源斋”传教。1865年,再在上青湾建立天主教堂。这个早期的天主教堂为晚清中西合璧建筑风格楼房,坐东向西,砖木结构,木构件为仿罗马拱廊式样,教堂附设有图书馆,即现在村内48号、49号房舍。清朝同治十一年(1872年),法籍黎神父在上清湾村东筹建中西结合新教堂,占地面积225平方米,坐东南向西北。

教堂顶端左右,各开一挂钟窗,右挂大钟,左挂小钟,匾上开一圆窗,窗上为三角尖顶,尖角上安放一个大型十字架。该天主堂五进深,三开门,头进为两层,二层为唱经楼,三进左右各一横门,每进均有圆拱。该教堂也经历洪水冲击、浸泡,八九年前进行重建等修复工作。

教堂现况

天主堂就建在西江边,视野开阔,对岸风景一览无余。教堂是红砖、白色尖顶,几扇小彩色玻璃拱窗,小拱门前有几级阶梯,两根白色的方柱连接着白色的尖顶门檐。其实,整个教堂最惹人注目的是那个十字架,这是它身份的标志。教堂不远处还有一棵大榕树,附近有之前的旧教堂,还有神父居住的地方。现在这个教堂已经作为文物单位来保护,周围建有栏杆,环境也得到了改善。

花窗玻璃

花窗玻璃,通过拼组成一幅幅五颜六色的圣经故事,起到了向不识字的民众宣传教义的作用,也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而花窗玻璃在建筑学上则有墙的作用[1],起到部分的支撑作用。如果是天主教哥特式教堂,则位于主,副入口上的圆形玻璃窗,称为玫瑰窗;细长的玻璃窗称为柳叶窗。花窗玻璃造就了教堂内部神秘灿烂的景象,从而改变了罗曼式建筑[2]因采光不足而沉闷压抑的景象,并表达了人们向往天国的内心理想。

教堂大都有些昏暗,多数是用烛火照明,现在也用电灯了,有很多还是做成蜡烛的模样。主要的采光还是靠窗户,外面的阳光透过花窗照进来,光的反差会很大,所以昏暗中看这些玻璃窗,线条和色彩就更为鲜明。也许这就是设计者的用心所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