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下七乡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下七乡,隶属江西省吉安市井冈山市,位于江西省井冈山南面,总面积79.09平方公里,北连319国道,南接105国道,井遂公路穿越其境,距市址61公里。全乡辖上七村、光明村、杨坑村、洪坪村、下七村、汉头村6个行政村,63个村民小组,乡政府驻下七村圩尾组。下七乡有耕地386公顷,全乡群山环抱,山场面积近12万亩,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自然资源丰富,以钨硅石矿花岗为主,盛产金桔、生姜、茶叶、竹笋、箬叶、山苍籽等是远近文明的“山货之乡”。[1]

中文名称: 下七乡

外文名称: Xiaqi Township

行政区类别: 乡

所属地区: 中国江西省吉安市

下辖地区: 6个行政村

政府驻地: 下七村圩尾组

电话区号: 0796

邮政区码:343606

地理位置: 江西省井冈山市南面

面 积: 79.09平方公里

人 口: 7513人(2017年)

气候条件: 亚热带季风气候

车牌代码: 赣D

客家文化

当地是正宗的客家之乡,以卢氏家族为当地最大客家族群,卢氏家族在下七乡光明村,村里保存着卢氏家族3大族群的古建筑,距今已有近300年历史,是典型的客家风格建筑。建筑分前厅、中厅、后厅以及侧房为主,同时兼顾消防。主体建筑为泥夯建筑,同时辅以木材,且木材雕花非常漂亮。据传卢氏家族三大族群建筑内均悬挂三幅匾,分别为怀德堂、正兴堂、连裕堂。其中在怀德堂建筑门前,有着非常有历史意义的古代牌匾,据传是卢氏家族祖上中举的举人,按当时朝廷规定,由朝廷特制举人牌匾,以歌功颂德。当地有着非常丰富的旅游资源,在仙口村有着非常有名的温泉。

历史沿革

明末清初,王姓从广东迁居此地建村立籍,因此地有一溪流,原盛产鱼虾,人们便称此溪为“虾溪”,后因字音的演变,遂写作“下七”,沿用至今。此后陆续有客家移民从广东省兴宁、玉华、和平、梅县,及福建省上杭等县迁来此地开基。

建国前为遂川县草林区上七、下七乡。

1958年合设下七公社,1967年并入黄垇公社。

1969年划隶井冈山管理局,1972年复设下七公社。

1984年成立下七乡。

行政区划

下七乡现辖上七村、光明村、杨坑村、洪坪村、下七村、汉头村6个行政村,63个村民小组。

自然资源

下七生态优美。属典型的山区乡镇,山高林广,山多田少。现有山林面积12万亩,耕地5685亩。全乡青山绿水,风景宜人,林木茂密,物种众多,环境优美,生态优良,森林覆盖率高达90%。境内资源丰富,发展潜力无限;下七物产丰富。据勘察,地下储藏有大量的钨、硅、大理石等矿产资源;下七河流域较长,长年保持较大流量,水利开发前景广阔。同时,下七乡土地肥沃,物产丰实。境内盛产金桔、茶叶、生姜、竹笋、山苍籽等农副土特产品。下七日新月异。下七乡党委、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深厚的客家文化为底蕴,以丰富的自然资源为基础,以创先争优活动为载体,积极调整产业结构,着力改善乡村面貌,全面创建和谐社会,切实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和产业优势,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日臻完善,经济发展的软硬件环境不断优化。通过招商引资,已开发建有装机容量达3.6万千瓦的仙口电站和装机容量达8250千瓦的罗洪口电站,钨矿、林木等资源也得到有效地开发和利用,金桔、生姜、茶叶、花卉苗木等产业初具规模,已开发出井冈醋姜、井冈豆腐乳、井冈山苍籽油等系列农副土特产品,建有井冈山市最大的山货交易中心,下七乡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山货之乡” 。

视频

井冈山下七乡专题片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