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不安本分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不安本分属于中国汉语成语。

成语是汉语中的精华,具有极强的表现力[1]中国文化价值系统以“善”为核心,强调真、善、美的统一,“人为万物之灵”是因为人有道德约束而完善,有许多传统美德至今为人们继承和发扬,在成语中我们能充分体会这一点。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中国古代物质文明的辉煌,了解中国古代教育思想[2],传统中华美德等众多方面。

成语是中国汉字语言词汇中一部分定型的词组或短句。大多为四字,亦有三字,五字甚至七字以上的成语[3]。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承担主语、宾语、定语等成分。成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在用词方面往往不同于现代汉语,它代表了一个故事或者典故。

内容

近义词:不守本分、不依本分

反义词:安分守己

解释:本分:本身应尽守的职责和规矩。形容不务正业,不守规矩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九回:“宝玉终是不安本分之人,竟一味的随心所欲。”

例子:鲁迅《坟·寡妇主义》:“她们却以为不安本分了:都有罪。”

成语故事:贾宝玉自从有了秦钟作伴上学后,整天与秦钟混在一起,他本是一个不安本分的人,现在更加随心所欲了。贾政只当他上学,也不怎么管他。宝玉与秦钟忘记了辈分,竟称兄道弟起来,宝玉有时直接叫秦钟的表字,秦钟也习以为常。

成语由来

成语起源于古代文集,我国古代的诗歌总集《诗经》,就以四字句为多,古代历史《尚书》[4],其中四字句也有一些。后来初学读的三、百、千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5],其中后两种即全为四字句。《四言杂字》《龙文鞭影》初、二、三集,都是四言。这虽然是训蒙书,也足以说明四字句之为人所喜爱、所乐诵。古人有些话,本来够得上警句,可以成为成语。例如"宋朝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之语,意思很好,但因字数较多的关系,就没能形成成语,我们只能视为警句,有时可以引入文章。而如“吃苦在前,享乐在后”,就容易说,容易记,便可以成为成语。而同在《岳阳楼记》中的一句“百废俱兴”[6],因为是四个字,所以就成了成语。

视频

不安本分 相关视频

成语的由来
成语的来源及误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