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不粘煤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不粘煤

来自 呢图网 的图片

名称:不粘煤


用途:动力煤或民用燃料

中国煤炭分类国家标准GB 5751-1986中,对中、低煤化度而无粘结性的烟煤的称谓。该标准规定, 不粘煤的干燥无灰基挥发分 (见煤的分析)Vdaf>20~37%,粘结指数G≤5。不粘煤加热时不软化,为非炼焦煤(见炼焦用煤)。

它一般用作动力煤或民用燃料。典型煤种有陕西的神木煤。[1]

简介

不粘煤(BN)是一种在成煤初期已经受到相当氧化作用的低变质程度到中等变质程度的烟煤。加热时,基本上不产生胶质体。煤的水分大,有的还含有一定的次生腐植酸,含氧量较多,有的高达10%以上。

不粘煤含碳量一般在75%~85%。因早期煤化阶段曾被氧化过,因此它具有低发热量的特点,燃点低,水分大,没有粘结性,加热时基本上不产生胶质体,含有一定的次生腐殖酸。用火柴可点燃,燃烧时间长,不易熄灭。主要产于中国的西北部地区。不粘煤主要作气化和发电用煤,也可作动力及民用燃料等。  

不粘煤用途

不粘煤反射率靠前,没有流动性,配入一定量的肥煤对不粘煤的应用及焦炭质量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

保持配比中有一定量肥煤的同时,在增加焦煤比肥煤对热强度的提高更有利;

瘦煤的粘结性较差,塑性区间偏窄且靠后,不适宜与不粘煤同时配煤炼焦。  

不粘煤的特性

对低煤化度的不粘煤,其CO2分解率随惰质组含量增高而增高,同时随煤化程度增高而降低,主要是因固体燃料气化过程的反应是气固二相———固体碳与氧、二氧化碳或水蒸汽之间的非均相热化学反应,由于这是在固体表面包括内表面细微的毛细管壁上进行的,当惰质组含量高即丝炭化物质大量存在,它们保存着原始植物胞腔及遗迹,增大了煤的孔隙率,也就是增大了煤的内表面积,扩大了碳的反应有效面积;

随煤化程度加深,煤分子的侧链和含氧官能团的递减、煤的碳环网格结构缩合增长并渐趋规则化,使煤的密度增大,孔隙率减少,内表面积减少,使单位重量碳的反应有效面积减少。

可见煤的煤岩显微组分和煤化程度都是影响CO2分解率的主要内在因素,由于不粘煤的惰质组含量高、又属Ⅰ变质阶段,在气化过程中反应快,所需活化能低,煤对CO2分解率高是理所当然的。

参考来源

煤的种类有哪些?

参考资料

  1. 什么叫不粘煤?,360问答 , 2016年12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