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不肯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不肯汉语词语,拼音bù kěn,释义为不同意;不接受。[1]

网易订阅

出处

《谷梁传·宣公四年》:“公及齐侯平莒及郯,莒人不肯。”

唐·韩愈《汴州乱》诗之二:“庙堂不肯用干戈,呜呼奈汝母子何!”

明·黄道周《节寰袁公传》:“及在御史台,值他御史触上怒,将廷杖,诸御史诣政府乞伸救,辅臣以上意为辞。公(袁可立)于末坐抗声曰:‘特相公不肯耳’!”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一卷:“婆子便把眼儿瞅着,说道:‘大官人要用时尽用,只怕不肯出这样大价钱。’”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二回:“自知不起,不肯服药。三日之后,病势愈甚。其时周公久已告老,仲山甫已卒。乃召老臣尹吉甫、召虎托孤。”

东周列国志》第一百回:“信陵君素闻其贤名,使朱亥传命访之,二人匿不肯见。”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六三回:只怕宝林两个不肯来,须得我们请去,死活拉他来。

《老残游记》第七回:若随便叫个差人送去,便有轻慢他的意思,他一定不肯出来,那就连我都要遭怪了。

茅盾《陀螺》:“他的太太有痨病,将来你不是正夫人!干吗你不肯?”

解释

指不同意;不接受。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