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东山头办事处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东山头办事处隶属于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位于孝感市南部,府河、沦河交汇处,东临孝感市临空经济区,北与毛陈镇隔河相望,西与朱湖农场接壤、南与武汉市东西湖区隔沦河为邻,三面环水,107、316国道、京珠高速、硚孝高速穿境而过,国土面积21.4平方千米。界于东经113°56′至114°04′,北纬30°52′至30°57′之间。

2013年,东山头办事处辖6个行政村,2个社区,共1.02万人。 [1]

2016年,东山头办事处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11.5亿元,固定资产投资301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49.4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1.3亿元,财政总收入28.6亿元,地方公共预算收入19.5亿元,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927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455元。

中文名称: 东山头办事处

别 名: 东山头

行政区类别: 办事处

所属地区: 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

下辖地区: 6个行政村,2个社区

政府驻地: 东山头街239号

电话区号: 0712

地理位置: 孝南区南部

面 积: 21.4平方千米

人 口: 1.02万人(2013年)

气候条件: 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车牌代码: 鄂K

历史沿革

东山头办事处原为东山头原种场。

1949年9月至1950年9月隶属孝感县、龙宫区。

1950年9月至1953年7月隶属孝感县、东山区。

1953年7月至1959年5月隶属孝感县、龙店区、东山乡。

1959年5月至1961年5月,由于1959年的府河改道,府河将东山头与孝感陆地割裂开来,形成了一个四面环水的岛状陆地,从而成立了东山头外贸良种场,下割群农、渔农、东山三个大队,直接隶属于湖北省。

1961年5月至1965年东山头外贸良种场更名为东山头原种场,隶属孝感行署,下辖群农,渔农、东山三个大队。

1965年至1971年3月,东山头原种场由孝感行署移交孝感县管辖,场下辖群农、渔农、东山三个大队。

1971年4月至1975年2月,群农大队更名为6大队,东山大队与渔农大队合并为7大队,观音湖移民构成8大队,隶属孝感县、龙店区东山人民公社。

1970年汉北河改道,自沦河出口东山头船闸向东至三汊角、向北至泾南、再向西至竹子港与府河堤相接,围垦筑堤14450米,名为东风垸,围垦面积17000余亩。围垦工程完成后,龙店区下辖各公社搬迁至东风垸6600余人,分别构成了1、2、3、4、5等5个大队,并于1973年单独成立了东风垸人民公社。从此东山头的人口格局和基础单位基本成型。

1975年2月至1984年2月,东山人民公社的6、7、8大队移交东风垸人民公社管辖,直属孝感县,下辖1至8个大队,公社政府机关设在东山头。

1984年2月孝感县更名为孝感市。1984年至1987年9月,东风垸人民公社更名为东山头原种场隶属孝感市龙店区,下辖1至8个大队。

1987年9月至2008年撤区并乡,东山头原种场直辖于孝感市(原孝感县)。于1993年辖于孝感市(原孝感地区)孝南区,下辖八个村,即:沦河咀村、七里滩村、泾南村、杨家湖村、新河口村、大教堤村、东山头村、竹子港村。

1993年8月,撤地建市,原县级孝感市东山头原种场改为孝南区东山头原种场。

2007年3月孝感市孝南区东山头原种场更名为孝感市孝南区东山头办事处。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东山头办事处位于府、沦河交汇处,东与临空经济区隔河相望,西接朱湖农场,南邻武汉市东西湖区,北邻毛陈镇,三面环水,107、316国道、京珠高速、硚孝高速穿境而过,国土面积21.4平方千米。界于东经113°56′至114°04′,北纬30°52′至30°57′之间,南北最大距为3.5千米,东西最大距为9千米。

地形地貌

东山头办事处地势由西向东倾斜,东为东风垸、南为西麦垸,地势平坦低洼,属府河、沦河的冲击平原,海拔高度约为24米,西部高度为岗岭高地,平均高度约为海拔25米,最高处约为海拔33米。全场陆地面积为14.5平方千米。

气候

东山头办事处属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温暖湿润,光照充足。

水文

东山头办事处水资源丰富,北有府河、南有沦河,均流经东山头全境,两河上游达汉江,在东山头东南端交汇后直通长江。自然河两条:二道河、新河。人造渠8000米,含大教湖、五七海在内的中小型湖泊4个。

自然灾害

旱灾

东山头办事处1987年—2008年先后出5次干旱,多发生在秋冬季节,最长持续干旱时间40天。最为严重的旱情出现在2000年,该年7月份几乎滴雨未下,其严重程度百年不遇。

涝灾

东山头办事处地外湖区的东山头地形低洼,居府、沦河之岸,洪灾害时有发生,1987年—2008年22年间,府沦河汛期水位超过警戒线的就有20年。汛期最长的年份为1998年,这年东山头抗洪近3个月,全场投入千余人日夜坚守,300余名市直机关、工矿企业外援人员和千名地区驻军投入抗洪抢险。府河最高水位出现在1996年7月17日,水位达海拨30.30米,比东风垸大堤高出近1米。沦河最高水位出现在1998年8月8日,水位达海拨29.82米。最急洪峰出现在2008年8月30日,一夜大雨造成府河水位急升,3个小时水位上升4米,造成大教湖溃口,22年间西麦垸溃口两次,大教湖溃口三次。

其它灾害

东山头办事处1987年—2008年最大雪出现在2008年1月,一夜的连续下雪,大地平均积雪达400毫米,最大风出现在2006年9月,风力达9级,造成多处居民房屋和围墙倒塌。

自然资源

土壤资源

东山头办事处主要土属第四世纪粘地黄粽壤。砂土型潮土,壤土型潮土,壤土型灰潮土,潮土田,烂泥田等。

植物资源

东山头办事处野生植物有芦苇、泥蒿、莲角、莲藕、高苞、野菊、凤尾草、夏枯草、蒲公英、小蓟等。

动物资源

东山头办事处野生动物有天鹅、大雁、野鸭、雉鸡、獾、黄鼬、水獭、野兔,鼠、蛇(鱼类)、喜鹊、灰喜鹊、八哥等40余种以及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入侵物种龙虾等。

行政区划

2013年,东山头办事处辖沦河咀村、七里滩村、泾南村、杨家湖村、新河口村、竹子港村6个行政村,大教堤社区、东山头社区2个社区,71个村民小组。办事处驻东山头街239号。

人口民族

2013年,东山头办事处共有2431户,总人口1.02万人。全年出生人数121人,出生率11.95‰,自然死亡率5.53‰,计内人数111人,计生率为91.74%,男孩人数63人,女孩人数58人,性别比108.62。汉族为主。

经济概况

综述

2013年,东山头办事处财政收入5530.4万元,同比2012年增长37.7%;占目标任务的110.2%,其中:国税收入2779万元,同比2012年增长38.1%,地税收入2751.4万元,同比2012年增长37.4%,人均财政收入超过5000元,位列全区第一;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1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18.8亿元,同比2012年增长80.4%;占目标任务的136.7%;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5.9亿元,同比2012年增长80%;占目标任务的124.5%;开工建设投资过1000万元的工业项目25个,全年招商引资项目8个,引资额10.2亿元,

到位资金17亿元,是目标任务的2.98倍;完成农业总产值2.086亿元,同比2012年增长5.3%,占目标任务的101.3%;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1.1126万元,同比2012年增长113.2%;占目标任务的101.5%;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688万元,同比2012年增长-25.2%,占目标任务的68.8%,新增限上商贸企业3家;新增个体工商户96户,新增私营企业32家。

2016年,东山头办事处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11.5亿元、同比2015年增长7.4%,固定资产投资301亿元、同比2015年增长17.1%,规上工业增加值49.4亿元、同比2015年增长8.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1.3亿元、同比2015年增长10.8%,财政总收入28.6亿元、同比2015年增长6%,地方公共预算收入19.5亿元、同比2015年增长5.5%,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927元、同比2015年增长8.5%,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455元、同比2015年增长7.2%。所有乡镇财政收入过千万元,其中6个乡镇过亿元,毛陈镇率先突破2亿元。

第一产业

2013年,东山头办事处种植面积1.35万亩左右,粮食作物以水稻、小麦、豆类为主,棉花面积5500亩,棉籽总产量为1600吨。经济作为除了棉花以外还有油菜、莲藕、蔬菜、瓜果等。油菜种植面积为4600亩,总产量680吨。莲藕种植面积为4300亩,总产量400吨。瓜类生产面积4000亩左右,年产量8000吨左右。

第二产业

2012年,东山头工业园落户企业106家,已投产45家,在建31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6家,工业总产值达14亿元。产业发展已聚集人口8000多人。

孝南区东山头工业园于2009年11月正式启动,2012年纳入湖北省重点项目,总投资达100亿元,预计2016年底全部建成。建成后,年产值可达180亿元以上,年可创税5.8亿元,可新增就业岗位达2.5万多个。

2013年,东山头工业园落户工业企业达到114家,新增投产企业14家,累计达到71家;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8家,累计达到24家,园区在建企业达到16家。

2014年,东山头工业园落户工业企业66家,加上华中创新产业园招商引进的85家工业企业,共有工业企业151家,其中投产39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29家。2014年,全处共完成财政收入7031万元,固定资产投资30.78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24.79亿元。

第三产业

2012年,东山头办事处完成工商税收4015万元,新增个体工商户626户。

2013年,东山头办事处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688万元,同比2012年增长-25.2%,占目标任务的68.8%,工商税收4236万元,新增限上商贸企业3家;新增个体工商户96户。

社会事业

基础建设

2013年,东山头办事处村、组优先电视通讯网络广播覆盖率100%,有线电视覆盖率100%,数字电视入户率93.2%;手机、电话覆盖率100%,架设电话723部,入户率52.09%;宽带覆盖率100%,宽带入户率78.3%。

完成还建房一期120户搬迁入住,二期五栋3万平米还建楼建设;完成东山头城市新社区A片区一期6万平方米12栋6+1多层住宅楼建设,启动了片区工程建设。以集镇、107国道沿线、大教堤社区、东山头社区、工业园区为重点开展整治工作,处村两级投入资金221.8万元(其中基础设施180万元,环卫及清运、工具等41.8万元),聘请长年保洁员24名,修建垃圾池69座,配备保洁车16辆。

2014年,东山头办事处依托工业园的建设,投资400万元,启动了占地37亩,集娱乐健身、休闲广场、绿化景观于一体的文体公园的建设。投资980万元,新建桥西、五七海、大塘角、桥南四个泵站,完成了东风垸、西麦垸等老泵站的更新改造工程,争取项目资金1200万元,按三级堤防标准,对3千米险段进行防洪治理。投资2000余万元,实施了沦河大道西段及东山二路高压走廊15余万平方米绿化和人行道的改造工程。于2014年1月实现将4路公交由毛陈镇延伸至东山头,在孝南乡镇第一个实现了将班线车改为公交公营。

2015年,东山头办事处投资3万余元对丁家湾供水主管网进行更换,保障湾内200余户居民的正常生活用水。完成民生工程累计投资2亿余元。

社会保障

2013年,东山头办事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为100%,政策范围内补偿率为78%;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续保率达到100%;城镇低保对象47户、106人,年发放保证30.3万元,农村低保对象324户、633人,年发放保证金80.7万元;农村五保对象自愿供养率达到100%,五保对象36人,其中分散供养25人,年发放生活补助款65000元,集中供养11人,年发放生活补助39600元;大病救助135人,救助金147587元,临时救助62人,救助金49700元;转移农村劳动力828人;全年发放三补资金154.91万元,落实“两免一补”资金1.35万元;发放农机补贴资金近2.43万元,兑现水稻保险资金3.4万元。

2016年,东山头办事处全年民生类支出32.6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78.6%。整合各类资金5000余万元,推进产业扶贫、教育扶贫和兜底保障扶贫,完成了18个村、6044人的年度脱贫任务。新增城镇就业12020人、困难人员再就业1341人、失业人员再就业2421人,“五保”和城乡低保应保尽保,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并轨运行。783户受灾倒房户全部搬入新居,1534户受损房屋全部修缮,158家受灾企业全部恢复生产。建成保障性住房4628套,改造农村危房299户。

平安建设

2016年,东山头办事处城乡视频监控、村(社区)网格化管理和小区物业管理实现全覆盖,实现命案全破、城区无传销、308个内部单位和62个小区“零发案”,全年350天无抢劫、334天无抢夺,刑事发案率处于全省最低水平,群众“一感两度两率”居全市第一。

文化

2012年,东山头办事处建成农家书屋4家,群众体育活动场所2处,免费送电影下乡30多场次。

教育

2012年,东山头办事处有1所小学,1所初中。

2013年,东山头办事处有1所综合中学,1所幼儿园,入学率为100%,教职工人数48人,学校占地面积19270平方米,固定资产400余万元。

2014年,东山头办事处与区教育局签订联合建校协议,筹资3000万元新建了1所集幼儿园、小学、中学于一体的规范化学校。

2016年,东山头办事新改扩建学校12所、幼儿园14所。

卫生

2013年,东山头办事处有1所卫生院,医务人员22人,卫生点8个,卫生点医务人员14人。

2015年12月29日,东山头卫生院项目开工奠基。新建卫生院位于东山四路以东、规划六路以南、东山头街以西、东沦路以北,规划占地面积15亩,总建筑面积9650平米,建成后设置病床数70余张,预计2016年10月正式投入使用。

2016年,东山头办事新建东山头卫生院和30个村标准化卫生室。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