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东灜的足迹(张建全)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东灜的足迹
圖片來自免费素材图片网

《东灜的足迹》中国当代作家张建全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东灜的足迹

我几次到日本旅游,发现中国近代史中有不少有名的人物年轻时有着旅居日本、留学日本的经历,且与日本结下了不解之缘,以至于许多年后,在日本各地或多或少都有这些名人的遗迹,而在他们的人生记忆中,也有着有关日本的重要章节。

这里按年龄大小为序,列举下列五人:

公元1866年11月12日(清同治5年),孙中山出生在广东省香山县(现中山市)翠亨村;15年后,即1881年9月25日(清光绪7年),鲁迅出生在浙江省绍兴府(今绍兴市);六年后,即1887年10月31日(清光绪13年),蒋介石出生在浙江省奉化;五年后,即1892年(清光绪18年)郭沫若出生于四川乐山;六年后,即1898年(清光绪24年),周恩来出生于江苏省淮安。

五个人相继出生在中国清朝晚期,童年也都程度不同地接受了中国传统教育,又不约而同地先后选择旅日或留学日本。

孙中山(30岁)于1896年9月(清光绪22年)时流亡日本,当时孙中山使用原名孙文,日本友人宫崎、平山为安全起见,在旅馆为孙文办理登记时,临时起意、借用旅馆旁边“中山侯爵府”的牌匾名称,写上了"中山”二字。当时孙文觉得,按日本取名惯例,中山可以看作复姓姓氏,还缺一个名,于是随手又加了个"樵”字。由此可以说,孙中山虽然这次在日本临时取了化名“中山樵”,却也开启了以“孙中山”之名进行革命活动的序幕。

鲁迅(21岁)于1902年(清光绪30年)到日本,先在东京学习日语,后来进入日本仙台医学专门学校。他本来是学医的,但一次在学校播放的投影短片上,他看到有中国人被日本人杀头示众,而中国人围观看热闹的情景,为此大为震撼!他于是下定决心,弃医从文,以改变国人精神为己任。

蒋介石(19岁)于1906年4月(清光绪32年)登上了去日本的轮船,但由于日本军校不招收自费生,他不得不于当年返回中国,改而报考保定军官学校。一年后,即1908年春,蒋介石通过考试,终于被保送到了日本振武学校,再次来到日本。

郭沫若(22岁)于1894年(清光绪20年)到日本,先入东京第一高等学校预科班,次年升入冈山第六高等学校;1918年,他考入福冈九州帝国大学,专业学医,业余攻读文学。

周恩来(19岁)于1917年9月(中华民国5年)到日本,在东京东亚预备学校补习日文。

晩清年间,正是日本明治维新推动国力渐盛之时,1894年7月24日(清光绪20年)暴发的中日甲午战争至1895年4月17日结束,中国战败。

当时清政府上下均认为日本之所以胜利是因为普及教育和实行法治,国力因之强盛之故。

中国历届封建王朝,都有唯我独尊、吾朝至上的自我中心意识,长期视偏远之地为蛮夷之邦。自汉唐始,日本一直视东方大国为师,日文至今仍有许多汉字即为明证。

但甲午战败后,挨打了的清朝统治者,在败于昔日学生之手后,反而有了些许醒悟。

光绪皇帝主张变法,于是有了“百日维新"之举,尽管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势力绞杀了维新派,但其后的洋务运动,也还是进行了一些缝缝补补的变革。"师夷治夷“之说兴起。在这个大背景之下,选派学子留日,也便是大势所趋。加之中日作为近邻,在交通尚不发达的年代,相比欧美,去日本比较方便快捷、费用较低,因而人数渐多。其次是语言文字相通,学起来也相对容易。

另外距离日本较近,身负祖国重任的留学生,一旦祖国有事,便可立即返国。

据统计,从1896年(清光绪22年)开始,清政府首次选派留日生13名;其后在1899年200名;1902年500名;1903年1000名:1906年8000名。可见,那时赴日留学乃大趋势,文中所涉诸公,除孙中山以流亡身份而来,其他皆是留学,尽管有公派与自费之分。

伟人是从平凡中走出来的,在孙中山流亡日本期间,他的革命活动与业绩已广为人知,但同时作为一个热爱生活且思想飞扬的青壮年,他也在日本有过爱情。

1895年,孙中山领导广州起义事泄失败,被迫流亡海外;1896年孙中山经他国转赴日本,结交朝野人士。第二年孙中山在横滨华商温炳臣所属的楼房里,结识了寄居此处的日本人大月素堂一家,对其女大月薰留下美好印象。之后,孙中山通过温炳臣正式向大月家提亲,但大月素堂以大月薰年少,尚且正在读书为由婉拒。又过了一年,孙中山再次求婚,终获女方首肯并结婚。1905年,女儿富美子出生,但在此之前,孙中山因政务缠身不得不离开日本(未见过亲生女儿)且与大月薰母女从此相别,终生也未能相见。动荡年代里的儿女情长,不得不服从于政治家的事业。

以今天的眼光看,这也许是一代伟人不得不做出的个人牺牲。这种牺牲既有亲情,也有道德声誉。但想一想那时的中日关系,那时的国家需要,这种牺牲也便可以理解了。

鲁迅通过他那篇著名的散文《藤野先生》,忆述了他所尊敬的日本老师藤野,也让广大中国人认识了这位留着山羊胡子的教授。 尽管遇到了这样的好老师,但鲁迅还是离开仙台医学院到了东京,从事文学活动,期间他翻译了大量的外国文学作品,也形成了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回国后,鲁迅以其新作《孔乙己》、《狂人日记》成为中国文坛巨人。

有趣的是,藤野先生在送别鲁迅后,却因自身学历问题被仙台医学院辞退,不得不另择职业。许多年以后,又因鲁迅散文作品而名声大噪。如今,该校还专门设立“藤野纪念奖”,奖励在该校留学的中国优等生;而鲁迅在上海结识的日本友人内山完造,本是日本医药企业驻沪代表,只因热爱中国而长期侨居中国,他在上海开办的“内山书店”是鲁迅一生光顾过500多次的书店,后来鲁迅的著作大多数也由内山书店出版发行,内山完造也成为鲁迅一生的挚友。

蒋介石在日本度过六年时光,就在他第一次赴日的轮船上,他看见一个中国人随地吐痰而被日本水手劝阻的情景,此令他认识到中日两国现代代的差距。

蒋介石在振武学堂毕业后,被分到高田野战炮兵19连队见习一年,他负责打扫马房,通过坚苦的部队生活磨练自己的意志。

其间他结识了孙中山、陈其美、胡汉民、张群、戴季陶、何应钦。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蒋介石受陈其美电召,与张群一道离开日本回国。

郭沫若赴日之前,已有父母包办的婚姻,他在日本的8年时间,爱上了日本女子佐藤富子,结婚后,佐藤富子改名郭安娜。两人生育了五个孩子,但当中国的革命召唤时,郭沫若毅然离开日本回国。

1949年建国,郭安娜带着孩子来到中国,可惜此时郭沫若已于1936年与于立群结婚且育有6个子女。无奈,郭安娜随后加入中国籍,定居大连,独自抚养孩子成人且均有成就——长子郭和夫(中科院化学家)、次子郭博(上海民用设计院总工程师)、三子郭复生(中科院工程师)、长女郭淑瑀(日本国土馆文学教授,已归化日本籍)、四子郭志鸿(中央音乐学院教授)。

对于郭老的婚姻问题,网上也有一些负评,但我认为,用和平年代的价值观与道德标准,看待历史大动荡中的人和事,应多一些宽容和理解。

周恩来留学日本期间,加入了由天津南开同学组织的“新中学会”,在入会致词中他说:“中国之所以衰弱,原因在于当下国人不能图新,又本能保旧,不善改良;新中学会诸同仁,务求心中有'新’,行动'创新’,中国才有希望”。

也许太多的政治活动影响了学业,也许是中国的时政常常令人揪心,周恩来在1918年两次参加东京第一高等学校的招生考试时,都因“日语会话不好”而落榜。之后,周恩来受国内形势感召,放弃日本留学计划回国。

对比上述诸公赴日前后的变化,尽管可说的很多,但概括起来,无外乎来日求学,回国做事。当岁月激荡,风云际会之后,他们都在各自的人生舞台上,大放异彩且彪柄史册。

日本是一个崇拜英雄的国度,中国伟人在日本的足迹,也被当地人所纪念。

在日本神户,原华裔实业家吴锦堂建有“移情阁别墅”,用以寄托自己不忘故国之情。此前,别墅名叫“松海别庄”,早在1913年3月14日孙中山来神户时,当地侨界就曾在此欢宴孙中山。

1983年11月,日本兵库县受赠了这个别墅并改建为“孙中山纪念馆”,馆中陈列有孙中山在日遗物,成为当地永久保留的文化遗存。

鲁迅当年留学日本仙台时,这里还只是个仅有10余万人口的小城市,但在仙台东北大学里,至今还有一个“鲁迅纪念馆”,竖立着鲁迅雕像。1998年,时任中国国家主席的江泽民访日时,还到这里来过。

作为仙台东北大学第一位外国留学生,这里既是鲁迅文学生涯的起点,也是该校与中国交流的起点。

郭沫若1927年在中国参加了北伐,但是作为北伐军政治宣传部副主任的郭沫若却因发表《看今日之蒋介石》而遭蒋介石悬赏通缉。在周恩来的协助下,郭沫若为避难再次来到日本,也因此得以与日本家人团聚。这次他们居住在千叶县市川市,一住又是多年。

建国后,郭沫若还曾利用访日之机到过市川。现在市川市依然保留了郭沫若的旧居,将之改建为“郭沫若纪念馆”供市民参观。

周恩来既是抗战时中共领导人之一,又是七十年代推动中日邦交正常化的功臣,在日本享有很高声誉。他在留日期间曾写下诗篇。

1978年,在一批日本友好人士倡导下,京都岚山公园内竖立了周恩来诗碑。这块诗碑是一块整体的马鞍石,质地坚硬,千年不化,碑高1.3米,宽2.2米,诗碑正面,是原中日友好协会会长廖承志用毛笔书写、由日本石雕专家雕刻的周恩来青年时期游览岚山的诗作《雨中岚山》:

雨中二次游岚山,

两岸苍松,夹着几株樱。

到尽处突见一山高,流出泉水绿如许,绕石照人。

潇潇雨,雾蒙浓,一线阳光穿云出,愈见姣妍。

人间的万象真理,愈求愈模糊;

——模糊中偶然见到一点光明,真愈觉姣妍。

日本之行结束了,围绕文中诸公的东瀛足迹,令我心生感慨;所谓“水过留声,人过留名”,对于历史伟人而言,他们所到之处,都有饱满的人生,刚健的行动。作为后辈,我们当仰之、思之、学之!

(2020年02月18日 一稿于日本东京都 池袋本町)[1]

作者简介

张建全,陕西籍人,现居北京,1978年入伍,历任战士、文书、新闻干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