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東灜的足跡(張建全)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東灜的足跡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東灜的足跡》中國當代作家張建全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東灜的足跡

我幾次到日本旅遊,發現中國近代史中有不少有名的人物年輕時有着旅居日本、留學日本的經歷,且與日本結下了不解之緣,以至於許多年後,在日本各地或多或少都有這些名人的遺蹟,而在他們的人生記憶中,也有着有關日本的重要章節。

這裡按年齡大小為序,列舉下列五人:

公元1866年11月12日(清同治5年),孫中山出生在廣東省香山縣(現中山市)翠亨村;15年後,即1881年9月25日(清光緒7年),魯迅出生在浙江省紹興府(今紹興市);六年後,即1887年10月31日(清光緒13年),蔣介石出生在浙江省奉化;五年後,即1892年(清光緒18年)郭沫若出生於四川樂山;六年後,即1898年(清光緒24年),周恩來出生於江蘇省淮安。

五個人相繼出生在中國清朝晚期,童年也都程度不同地接受了中國傳統教育,又不約而同地先後選擇旅日或留學日本。

孫中山(30歲)於1896年9月(清光緒22年)時流亡日本,當時孫中山使用原名孫文,日本友人宮崎、平山為安全起見,在旅館為孫文辦理登記時,臨時起意、借用旅館旁邊「中山侯爵府」的牌匾名稱,寫上了"中山」二字。當時孫文覺得,按日本取名慣例,中山可以看作複姓姓氏,還缺一個名,於是隨手又加了個"樵」字。由此可以說,孫中山雖然這次在日本臨時取了化名「中山樵」,卻也開啟了以「孫中山」之名進行革命活動的序幕。

魯迅(21歲)於1902年(清光緒30年)到日本,先在東京學習日語,後來進入日本仙台醫學專門學校。他本來是學醫的,但一次在學校播放的投影短片上,他看到有中國人被日本人殺頭示眾,而中國人圍觀看熱鬧的情景,為此大為震撼!他於是下定決心,棄醫從文,以改變國人精神為己任。

蔣介石(19歲)於1906年4月(清光緒32年)登上了去日本的輪船,但由於日本軍校不招收自費生,他不得不於當年返回中國,改而報考保定軍官學校。一年後,即1908年春,蔣介石通過考試,終於被保送到了日本振武學校,再次來到日本。

郭沫若(22歲)於1894年(清光緒20年)到日本,先入東京第一高等學校預科班,次年升入岡山第六高等學校;1918年,他考入福岡九州帝國大學,專業學醫,業餘攻讀文學。

周恩來(19歲)於1917年9月(中華民國5年)到日本,在東京東亞預備學校補習日文。

晩清年間,正是日本明治維新推動國力漸盛之時,1894年7月24日(清光緒20年)暴發的中日甲午戰爭至1895年4月17日結束,中國戰敗。

當時清政府上下均認為日本之所以勝利是因為普及教育和實行法治,國力因之強盛之故。

中國歷屆封建王朝,都有唯我獨尊、吾朝至上的自我中心意識,長期視偏遠之地為蠻夷之邦。自漢唐始,日本一直視東方大國為師,日文至今仍有許多漢字即為明證。

但甲午戰敗後,挨打了的清朝統治者,在敗於昔日學生之手後,反而有了些許醒悟。

光緒皇帝主張變法,於是有了「百日維新"之舉,儘管以慈禧太后為首的守舊勢力絞殺了維新派,但其後的洋務運動,也還是進行了一些縫縫補補的變革。"師夷治夷「之說興起。在這個大背景之下,選派學子留日,也便是大勢所趨。加之中日作為近鄰,在交通尚不發達的年代,相比歐美,去日本比較方便快捷、費用較低,因而人數漸多。其次是語言文字相通,學起來也相對容易。

另外距離日本較近,身負祖國重任的留學生,一旦祖國有事,便可立即返國。

據統計,從1896年(清光緒22年)開始,清政府首次選派留日生13名;其後在1899年200名;1902年500名;1903年1000名:1906年8000名。可見,那時赴日留學乃大趨勢,文中所涉諸公,除孫中山以流亡身份而來,其他皆是留學,儘管有公派與自費之分。

偉人是從平凡中走出來的,在孫中山流亡日本期間,他的革命活動與業績已廣為人知,但同時作為一個熱愛生活且思想飛揚的青壯年,他也在日本有過愛情。

1895年,孫中山領導廣州起義事泄失敗,被迫流亡海外;1896年孫中山經他國轉赴日本,結交朝野人士。第二年孫中山在橫濱華商溫炳臣所屬的樓房裡,結識了寄居此處的日本人大月素堂一家,對其女大月薰留下美好印象。之後,孫中山通過溫炳臣正式向大月家提親,但大月素堂以大月薰年少,尚且正在讀書為由婉拒。又過了一年,孫中山再次求婚,終獲女方首肯並結婚。1905年,女兒富美子出生,但在此之前,孫中山因政務纏身不得不離開日本(未見過親生女兒)且與大月薰母女從此相別,終生也未能相見。動盪年代裡的兒女情長,不得不服從於政治家的事業。

以今天的眼光看,這也許是一代偉人不得不做出的個人犧牲。這種犧牲既有親情,也有道德聲譽。但想一想那時的中日關係,那時的國家需要,這種犧牲也便可以理解了。

魯迅通過他那篇著名的散文《藤野先生》,憶述了他所尊敬的日本老師藤野,也讓廣大中國人認識了這位留着山羊鬍子的教授。 儘管遇到了這樣的好老師,但魯迅還是離開仙台醫學院到了東京,從事文學活動,期間他翻譯了大量的外國文學作品,也形成了自己的世界觀,人生觀。回國後,魯迅以其新作《孔乙己》、《狂人日記》成為中國文壇巨人。

有趣的是,藤野先生在送別魯迅後,卻因自身學歷問題被仙台醫學院辭退,不得不另擇職業。許多年以後,又因魯迅散文作品而名聲大噪。如今,該校還專門設立「藤野紀念獎」,獎勵在該校留學的中國優等生;而魯迅在上海結識的日本友人內山完造,本是日本醫藥企業駐滬代表,只因熱愛中國而長期僑居中國,他在上海開辦的「內山書店」是魯迅一生光顧過500多次的書店,後來魯迅的著作大多數也由內山書店出版發行,內山完造也成為魯迅一生的摯友。

蔣介石在日本度過六年時光,就在他第一次赴日的輪船上,他看見一個中國人隨地吐痰而被日本水手勸阻的情景,此令他認識到中日兩國現代代的差距。

蔣介石在振武學堂畢業後,被分到高田野戰炮兵19連隊見習一年,他負責打掃馬房,通過堅苦的部隊生活磨練自己的意志。

其間他結識了孫中山、陳其美、胡漢民、張群、戴季陶、何應欽。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後,蔣介石受陳其美電召,與張群一道離開日本回國。

郭沫若赴日之前,已有父母包辦的婚姻,他在日本的8年時間,愛上了日本女子佐藤富子,結婚後,佐藤富子改名郭安娜。兩人生育了五個孩子,但當中國的革命召喚時,郭沫若毅然離開日本回國。

1949年建國,郭安娜帶着孩子來到中國,可惜此時郭沫若已於1936年與於立群結婚且育有6個子女。無奈,郭安娜隨後加入中國籍,定居大連,獨自撫養孩子成人且均有成就——長子郭和夫(中科院化學家)、次子郭博(上海民用設計院總工程師)、三子郭復生(中科院工程師)、長女郭淑瑀(日本國土館文學教授,已歸化日本籍)、四子郭志鴻(中央音樂學院教授)。

對於郭老的婚姻問題,網上也有一些負評,但我認為,用和平年代的價值觀與道德標準,看待歷史大動盪中的人和事,應多一些寬容和理解。

周恩來留學日本期間,加入了由天津南開同學組織的「新中學會」,在入會致詞中他說:「中國之所以衰弱,原因在於當下國人不能圖新,又本能保舊,不善改良;新中學會諸同仁,務求心中有'新』,行動'創新』,中國才有希望」。

也許太多的政治活動影響了學業,也許是中國的時政常常令人揪心,周恩來在1918年兩次參加東京第一高等學校的招生考試時,都因「日語會話不好」而落榜。之後,周恩來受國內形勢感召,放棄日本留學計劃回國。

對比上述諸公赴日前後的變化,儘管可說的很多,但概括起來,無外乎來日求學,回國做事。當歲月激盪,風雲際會之後,他們都在各自的人生舞台上,大放異彩且彪柄史冊。

日本是一個崇拜英雄的國度,中國偉人在日本的足跡,也被當地人所紀念。

在日本神戶,原華裔實業家吳錦堂建有「移情閣別墅」,用以寄託自己不忘故國之情。此前,別墅名叫「松海別莊」,早在1913年3月14日孫中山來神戶時,當地僑界就曾在此歡宴孫中山。

1983年11月,日本兵庫縣受贈了這個別墅並改建為「孫中山紀念館」,館中陳列有孫中山在日遺物,成為當地永久保留的文化遺存。

魯迅當年留學日本仙台時,這裡還只是個僅有10餘萬人口的小城市,但在仙台東北大學裡,至今還有一個「魯迅紀念館」,豎立着魯迅雕像。1998年,時任中國國家主席的江澤民訪日時,還到這裡來過。

作為仙台東北大學第一位外國留學生,這裡既是魯迅文學生涯的起點,也是該校與中國交流的起點。

郭沫若1927年在中國參加了北伐,但是作為北伐軍政治宣傳部副主任的郭沫若卻因發表《看今日之蔣介石》而遭蔣介石懸賞通緝。在周恩來的協助下,郭沫若為避難再次來到日本,也因此得以與日本家人團聚。這次他們居住在千葉縣市川市,一住又是多年。

建國後,郭沫若還曾利用訪日之機到過市川。現在市川市依然保留了郭沫若的舊居,將之改建為「郭沫若紀念館」供市民參觀。

周恩來既是抗戰時中共領導人之一,又是七十年代推動中日邦交正常化的功臣,在日本享有很高聲譽。他在留日期間曾寫下詩篇。

1978年,在一批日本友好人士倡導下,京都嵐山公園內豎立了周恩來詩碑。這塊詩碑是一塊整體的馬鞍石,質地堅硬,千年不化,碑高1.3米,寬2.2米,詩碑正面,是原中日友好協會會長廖承志用毛筆書寫、由日本石雕專家雕刻的周恩來青年時期遊覽嵐山的詩作《雨中嵐山》:

雨中二次游嵐山,

兩岸蒼松,夾着幾株櫻。

到盡處突見一山高,流出泉水綠如許,繞石照人。

瀟瀟雨,霧蒙濃,一線陽光穿雲出,愈見姣妍。

人間的萬象真理,愈求愈模糊;

——模糊中偶然見到一點光明,真愈覺姣妍。

日本之行結束了,圍繞文中諸公的東瀛足跡,令我心生感慨;所謂「水過留聲,人過留名」,對於歷史偉人而言,他們所到之處,都有飽滿的人生,剛健的行動。作為後輩,我們當仰之、思之、學之!

(2020年02月18日 一稿於日本東京都 池袋本町)[1]

作者簡介

張建全,陝西籍人,現居北京,1978年入伍,歷任戰士、文書、新聞幹事。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