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东荆河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东荆河

中文名: 东荆河

别 名: 冲河、襄河

所属水系: 汉江

地理位置: 汉江以南,长江以北

流经地区: 潜江、监利、仙桃、洪湖、汉南

发源地: 潜江龙头拐

河 长: 173 km

面 积: 417.5 平方公里

东荆河湖北东南部的河流,明朝时期称芦伏河,清称冲河,又名襄河、中襄河、南襄河。东荆河位于长江中游下荆江以北,汉江下游以南的江汉平原腹部,上起潜江市龙头拐串汉江,下迄武汉市汉南区三合垸通长江,河流曲长173公里,是汉江下游唯一的分流河道 。


两岸堤防全长344公里,其中东荆河修防处管辖田关以下两岸堤防317.156公里,是汉南和四湖地区重要防洪屏障。其保护范围,包括潜江监利洪湖仙桃四县市85个乡镇、农场和436.48万人口。以及江陵,武汉市汉南区部分面积和人口。两岸物产丰富,农、林、牧、副、渔五业兴旺,是全国重要的粮、棉、油、猪、鱼、禽、蛋和轻工产品出口基地,经济发达。[1]


位置

因其流经地理位置居于荆北水系东侧,故称东荆河。东荆河于潜江泽口镇龙头拐接汉水南流,于监利县新沟镇东流,经新沟镇、通海口镇、杨林尾镇、


郭河镇、白庙至仙桃市杨林尾镇分为南北两支,北支经复兴场、张家棚接改道新河,至五湖东岸出仙桃市境,全长88公里。南支从杨林尾经黄家口沿洪湖隔堤过壕口、官垱


吴剅至汉阳沟出仙桃市境长38.5公里,是仙桃市与洪湖市的分界线,经武汉市汉南区三合垸(临洪湖市新滩镇,与嘉鱼县簰洲湾隔长江相望)入长江,全长 140公里,其中境内流程37.4公里,流域面积417.5平方公里。


历史记载

据《沔阳县志》记载,东荆河,汉江支流,在沔阳(今仙桃市)境内名南襄河、中襄河,又名冲河。


同治四年(1865年) ,流经沔阳的东荆河主流,因监利杨林关堤溃,由原经后河、府场河、唐嘴河入邓老湖的故道改道北趋,冲破朱麻 、通城、干沱垸,冲断玉带河,至中革岭分支,一出官垱湖入唐嘴河,一由罗家湾出沙湖通顺河,分别从新滩口、沌口出长江。中革岭以下,支流交错,汉江汛涨,一片汪洋。


民国21年(1932年) ,东荆河左岸分支杨树河在马口被堵塞,中革岭以上成为单一河道,以下仍与清末相似。


建国后,中革岭以下先后修筑了洪湖隔堤和沔阳隔堤,堵截了南北入湖支流以及原来入江的新滩口、沌口水道,于1966年在新滩口和水洪口之间的三合垸改道出江,形成湖河隔绝、洪水直泄长江的单一河道。


东荆河南北两岸堤距不一,中革岭以上400-500米,河槽宽150-450米,杨林尾至石山港夹有联合垸、塘林湖等滩垸,中水位时,联合垸南堤与洪湖隔堤相距600米,大汛期间,洪水漫滩垸,两堤相距4000-6000米s,石山港以下为长江倒灌泛区,提距3000-4000 米,最窄处2000米。


东荆河泄洪流量,一般年份2000-3000立方米/秒,最大流量为5060立方米/秒,出现于1964 年10月7 日。同月10 日,境内刘家沟出现历 年最高水位为35.51 米。东荆河口拦门沙达30.00米以上,冬春经常断流,汛期全线可通航。


历史沿革

东荆河是江汉水沙运动的产物,原为古云梦泽的一部分。历经江汉二水复合冲积和水源关系不断演变而逐渐形成冲积平原河流。占往今来,东荆河地域江河串通,湖泊密布,水域辽阔,水源关系复杂。东荆河原本没有固定的河床,洪水灌入,即横冲直闯,危害肆虐。随着自然环境演变,历代劳动人民为了开垦这块肥沃土地,年复一年地修筑了东荆河两道顺水长堤,才成了现在的河道。


五代后梁时,南平王高季兴为防御汉水,沿汉水右岸“筑堤百三十余里”,时称高氏堤。随后又屡经增筑,防御汉水南侵。明代中叶,江汉平原垸田迅速发展,汉北穴口多被堵塞,汉南泄量增大,堤防溃决频繁。明神宗万历元年(1573),夜汊口堤决,湖北巡抚赵贤疏请留决口,以杀水势,并沿夜汊河筑堤三千五百丈,中为一河,后于双雁口(田关)分汊泄流,西为西荆河,东为东荆河。


嘉庆道光咸丰、同治等年间,泽口口内梁滩屡决,同治八年大溃,俗称吴滩改口或吴家改口,汉江水势自改口处直趋而下,汉南和四湖地区受到洪水沉重压力。从而出现口门的“兴与废,疏与堵”之争,南人(江陵、潜江、监利、沔阳)主筑;北人(天门、汉阳、汉川)主疏。据《襄河水利案牍》载,自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至民国2年(1913年),南北构讼13次,为首筑口之人被枭首、流罪 ,革除功名的咸皆有之,禁筑文告不计其数,直至民初,暂告平息。


清同治四年(1865),监利杨林关堤决,屡议修筑未果,遂从沔阳境内改道北趋,因名冲河,随后,两岸乡民沿冲河围堤束水,成为东荆河新的主流。光绪四年(1878),杨林关老河口堵塞。民国20年(1931),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军军长贺龙领导人民堵筑分盐河口和西荆河口,东荆河水道趋向稳定。


建国之初东荆河水道的走向是:上起潜江龙头拐,南流至老新口,转向东流至北口,在天星洲分为二流,汇合于施家港,至敖家洲以下,又复分为南北两大支流。北支经杨林尾、董家垱出火老沟,北至沙湖与通顺河汇合,再经响水港到汉阳曲口,东流至沌口出长江;南支经高潭口、濠口、南套沟至汉阳沟,南与内荆河汇合,再东流至宦子口,北流至新滩口出长江。干流全长249公里,中革岭以上117公里,中革岭以下132公里。


历史上,由于东荆河下游尚无统一堤防,南北两支分别与内荆河、通顺河互相贯通,每当江汉洪水上涨,汉南和四湖下片区域一片汪洋,称为东荆河泛区。上游虽有堤防可防,但堤身低矮单薄,千疮百孔,洪灾经常发生。据不完全统计,仅清顺治十五年(1658)至建国前1949年292年间,共溃口98次,清代约四年一次,民国几乎年年溃口,以1931年、1935年最为惨重。同时血吸虫病危害严重,以致东荆河沿 岸潜江、监利境内,特别是下游人口稀少,居民体质虚弱,一些妇女不育,呈现“万户萧疏鬼唱歌”的凄凉景象。


今日东荆河已成为单一河道,贯穿潜江、监利、仙桃、洪湖和武汉市的汉南区,全长173公里,自西向东将江汉平原腹部划分为汉南、四 湖两大片。中革岭以上117公里,河床宽一般300-500米,最宽达1500米;中革岭以下56公里,河床宽一般3 500-4 000米,最宽达7 000米。


水文特征

东荆河有三个显着特征。一是在汉江防洪全局上的重要性。它是汉江防洪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可分泄汉江约四分之一的洪水,大大缓解汉江下游,尤其是中原重要都市武汉的洪水威胁,因此,它的存在与发展与汉江防洪紧密相连。二是河流自身的特殊性。东荆河是条平原河流,但是本区域只有四湖、汉南少量迳流入流,该河首汉尾江,兼受江汉洪水制约,具有两江洪水特性,呈现夏盈冬涸状况。据陶朱埠水文站记载,历年最高水位为42.26米(1964年10月9日),历年最低水位为29.96米(1959年1月31日);历年最大流量5 340立方米每秒 (1934年7月6日),历年最小流量为零(断流);历年最小输沙量是24.9吨(1978年),年平均含沙量2.4l公斤/立方米,最大达4.33公 斤/立方米。三是河道自身防洪保安上的险要性。在东荆河两岸是富饶发达的经济之区,汉江出现大洪水时,东荆河要保证在5 000立方米每秒分洪流量不溃口,防洪保安成为突出的首要任务。每年以4月15日至10月15日为汛期,7至10月为主汛期。洪水来势迅猛,涨落率高,干流汛期洪水总落差13米,复峰重叠,单峰为时不长。水面坡降一般为0.52%,洪峰高出堤内地面8米以上,令人惊心动魄。若江汉同涨,更是危险万分。


治理开发

早在明代中叶,江汉平原腹部人口剧增,垸田发展,势不可遏。境内居民与外来移民便在东荆河两岸高阜筑堤围垸,抗御水患。围垸带来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于是进一步扩大垦殖。明末清初,东荆河一带围垸已达到高峰时期。嘉庆、道光年间,两岸大小围垸上千处,逐渐形成“依堤为命,与水争生存”的地域特征。然而,盲目围垦,与水争地,也导致一系列社会矛盾:水利纠纷增多,水患灾害频繁。当时,沔阳一带有一首民谣:“沙湖沔阳洲,十年九不收;若是收一年,狗子不吃糯米粥”,就深刻地说明了水害与水利的不同景象。清代后期,朝廷有鉴于此,便一面下令禁挽私垸,一面推行联堤并垸。到清末民初,东荆河上游两岸长堤已初具规模。


民国年间,继续以联堤并垸和加固堤防为主。民国中期,两岸堤防曾进行几次较大的培修,但由于战乱频繁,社会动荡,民不聊生,东荆河堤防发展缓慢,洪水灾害继续加重。据《湖北堤防纪要》云:“东荆河当江汉汇注之区,水流泛滥,堤防虽多,无法安澜。防于上即溃于下,坚于南则虚于北,均系节节堵塞,素无统一计划,各自为政,以邻为壑,甚至决邻垸之堤以自固”。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前夕,东荆河两岸还遗存民垸74个,其中,南岸30个。北岸44个,一到伏秋大汛,上有汉水建瓴之势,下有江水倒灌之虞,常致泛滥成灾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党和人民政府十分重视东荆河堤防建设。在安排和部署上,始终把防洪保安放在第一位。1950年10月成立东荆 河修防处,中央批准东荆河堤为省级重要支堤,堤防建设由当地各县市人民政府统筹办理。40多年来,修防处把加强堤防建设作为治理东荆河的首要任务,坚持常抓不懈,成效卓着。具体体现在三大防洪工程的建设上:


一是堤防加固工程。1950年至1955年,在建立机构与规划的基础上,于1953年按陶朱埠水位42.10米、堤顶加高1.40米、内外坡1∶3为设 计标准,对堤防重点培修,以堵口复堤,择要退挽,放宽堤距为主,结合人工锥探查堤翻筑隐患,改善堤质。1956年至1966年,按省水利厅“东荆河堤与江汉干堤相应培修,统一规划,分期完成”的指示精神,对河道、堤防全面整治,加高培厚,提高防洪标准,实施下游改道工程,开展锥探灌浆,提高质量。1967年至1990年,中革岭以上按1964年陶朱埠水位42.26米,中革以下按1954年三合垸水位31.48米。堤顶加高1米,面宽5—8米,内外坡1∶3,对堤防实施“三度一填”,增筑内外平台,实行堤路分家,并采用机械锥探和机械吹填“一条 龙”施工,以利向标准堤段过渡。


1990年止,全堤共完成土方9 672.40万立方米,石方57.71万立方米。堤顶普遍加高了3-5米,超过历年最高洪水位1-1.5米的堤长167.84公里,占全长的52.20%,超过1米以下的堤长149.32公里,占全长的47.80%;堤面宽达6-8米的堤长98.70公里。占全长的31.12%,达4-6米的堤长218.456公里,占全长的68.88%。堵口退挽2l处,长98.235公里;退堤还滩19处,长18公里;护岸96处,长96.555公里;锥探灌浆99处,完成锥眼150.40万个,灌浆土方11.51万立方米。堤防基本达到规范化、标准化。


二是下游改道工程。为解除东荆河泛区长期遭受洪水之患,1955年兴建洪湖隔堤56.12公里,完成土方514.70万立方米,石方5000立方米 ,投资:282.59万元,随后完成新滩口建闸工程,揭开了下游改道工程的序幕。1963年至1966年,通过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和湖北省水利厅规划设计,先后兴建沔阳隔堤和开挖深水泄洪河槽,以及黄陵矶建闸工程。完成沔阳隔堤36.04公里,土方365.20万立方米,投资71.20万元;开挖改道河槽24.30公里。完成土方638.50万立方米,投资184.69万元。改道工程竣工后,收到了防洪、排涝、灭螺和垦殖的综合 效益。


三是防护林工程。按照省、地有关指示精神,从1955年开始试栽防护林,把发展防护林工程列入堤防建设项目,组织沿堤群众和堤防管养员大力开展植树造林活动。自1955年以来,坚持“迎河防浪、背水取材、以林养堤”的原则,采取“国有队营、比例分成”的体制,实行“划段定点、专群结合”的管理方法。到1990年止,循环植树925.0l万株,现存林木220.98万株,使东荆河两岸堤防形成了4条整齐划一 的绿色林带,发挥了前所未有的效益。防浪效益异常显着,结束了“东荆河滩光,洪水冲堤防,风浪无阻挡,人民遭灾殃”的历史。经济效益,正如1984年联合国组织的瑞典、联邦德国的林业专家在考察潜江护堤林时所说:“OK,活的化石,绿色宝库,人间奇迹”。现在,屹立于东荆河两岸的两条长堤,四条林带,20座涵闸,15座泵站以及赵家台、北口、白庙3座公路桥,共同组成一幅壮伟的工程体系。


相关资料

东荆河西承汉水,东注长江,属典型公流河道。河宽180~600米,水深一般7-14米。其径流很不稳定,水位随季节变化大。每年3月前后 ,水位逐渐上升,出现春汛;此后降水不多,水位稍有下降,直至梅雨期,水位再次上涨;丰水期往往出现在秋季的9-10月,由于汉江源于米仓山,流经秦巴山地,上游秋雨多于春雨,所以东荆河的最高水位一般出现在秋季。汛期有骤涨骤落的特点,有时一夜能涨水3.4米 。新沟历年最高水位为39.05米(1983年),历年最低水位为 25.49米(1978)即河道干涸,河床暴露。最大流量5060立米。秒(1964),最 小时水涸断流。其含沙最高于长江,平均为2公斤/立米左右,最大4.28公斤/立米,最小1.42公斤/立米;年均输沙率最大2.09吨/秒,最 小0.186吨/秒,平均为0.802吨/秒。


由于汉江、东荆河流域水土流失严重,泥沙积沉使河床升高,近年水位有上升的趋势。1958年最高水位为38.62米,1964年为39.02米,1983年为 39.05米。其下流河段比上流窄,汇洪能力严重失调,防汛任务之重仅次于荆江。其易涨易落,航运、水产价值不高,而对农业生产甚为重要,是沿岸地区夏季灌溉的主要水源。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