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东莞市教师进修学校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来自 站酷网 的图片

东莞市教师进修学校位于东莞市南城区绿色路43号,坐落在环城路与绿色路交汇处,交通十分方便。紧邻东莞市植物园,环境优美。学校拥有一批能较好使用现代教育技术并能开发相关培训课程的教师,实施网络课程的条件也已成熟。

学校简介

学校占地面积29493.72㎡(44.24亩),建筑面积27553.24㎡,包括能适用于各学科教师培训的普通教室、多媒体教室[1]、电子阅览室、专用语音教室、综合实验室、具有两个分别容纳500人和300人的学术报告厅、教育心理实验室、图书资料室等专业教室,380个床位的学员宿舍,能同时容纳600人的学员餐厅,学校建设的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2]管理平台也即将启用,将依托信息化平台构建多元、开放、富有实效的教师培训新体系。新校区各种设施齐全,功能完备,均大大超过了全国示范性县级教师培训机构评估标准的要求。

学校是Intel未来教育项目和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项目的执行机构。学校接受了Intel未来教育项目学科教师培训的共14人;接受了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项目主讲教师初级培训的共17人;接受了教育技术能力建设项目中级培训的共11人(其中2人为该项目省级骨干教师)。

该校曾先后被评为广东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先进单位、INTEL®未来教育项目优秀组织管理奖,全市普教系统文明单位等称号。2011年学校被广东省教育厅认定为地市级幼儿园园长培训基地,被东莞市人力资源局认定为东莞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基地。

办学历程

1956年1月,东莞县成立东莞县文教局在职教师函授组,办公地点设在东莞师范学校。1959年1月,改名为东莞县业余师范学校。1960年2月,正式命名为东莞县教师进修学校。1964年搬迁至莞城东正路32号,设专用办公、教学场所。1966年12月到1973年2月因“文革”而停办。1973年3月至1980年8月以函授组的形式附设在东莞师范学校。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醒了神州大地,教师教育问题重新回到大家的视野中来,1980年9月,恢复东莞县教师进修学校建制,1982年迁入莞城安靖乡83号办公,1986年2月更名为东莞市教师进修学校(县级市),1988年8月正式由市编制委员会批准为科级单位。进入新世纪,随着师范教育体制从三级办学向二级办学转变,2001年1月东莞市教师进修学校并入东莞师范学校。2004年7月东莞师范学校撤消建制,保留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中心,同时东莞市教师进修学校重新独立建制,设一个机构,一套班子,挂两块牌子,校址保留在原东莞师范学校(寮步横坑)。校训进德修业,臻善至美校风志存高远,脚踏实地教风唯实求真,安教乐教学风亲师信道,安学笃行办学指导思想。

师资队伍

学校有行政与专任教师共25人,全部具备本科以上学历(硕士研究生13人,占52%;本科12人,占48%),绝大多数具有中高级职称(高级职称17人,占68%;中级职称5人,占20%),均有多年教学和管理工作经验,业务过硬,踏实肯干。无论是学历还是职称均大大超过了全国示范性县级教师培训机构评估标准的要求。

学校文化

【校训】进德修业,臻善至美

【校风】志存高远,脚踏实地

【教风】唯实求真,安教乐教

【学风】亲师信道,安学笃行

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解放思想,破解我市师资培训工作中的难题。认真贯彻执行教育部《关于加强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建设指导意见》,努力构建“小实体、多功能、大服务、高质量”并与东莞市基础教育发展相适应的教师培训机构,为我市基础教育内涵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办学方针

坚持“优化结构、创新机制、塑造品牌”的发展方针,贯彻落实以下原则:

(一)整合资源,强师兴校

通过整合、优化资源配置,形成培训、科研与管理一体化;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努力提高办学效益。

(二)求真务实,创新发展

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加强指导,分步实施;探索、创新培训新途径、新机制和新模式。

(三)服务一线,注重质量

坚持为基础教育服务的方向,积极推进培训工作的多元化、信息化,树立精品意识,不断提高培训质量,创出品牌

发展目标

(一)总目标:三年内形成与东莞市基础教育相适应的具有教师继续教育、基础教育科研和教师继续教育资源管理等多功能的综合性师资培训机构,进而成为广东省教师继续教育的示范性学校。

(二)阶段目标:

1、2009年,搬迁至新校区。争取升格为东莞市教师进修学院,成立东莞市基础教育科学研究所。进一步完善原有培训项目,研发多个新的培训项目。

2、2010年,加紧建设新校各项配套设施。继续推进实施原有培训项目并研发新的培训项目。出现3—5名在东莞市基础教育方面有影响力的教师继续教育专家。

3、2011年,完善新校各项配套设施。形成3—5个有东莞本土特色的、优质高效的品牌培训项目。发展成为东莞市基础教育的“三中心”,即教师继续教育培训中心、基础教育科研中心和教师继续教育资源管理中心,进而成为广东省教师继续教育的示范性学校。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