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优生优育协会护理学专业委员会
机构简介
护理学专业委员会是团结有志于优生优育护理事业的专家、学者以及关心支持、热心赞助和从事相关工作的社会团体[1]和个人,秉承“以全人为中心”的照护理念,聚焦“跨生命周期照护”,促进“优生优育优护”,在总会平台框架下,吸引更多致力于妇女、儿童和青少年健康领域的护理专家、多学科学者和社会公众,搭建学术交流、资源整合、创新协作、发展共赢的平台,以护理为主线,在政策引导、科研学术、教学培训、技术革新、成果转化、产业合作等各方面,发挥平台作用,突出整合、共享、协作的功能,积极引入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积极开展母婴、妇科、产科、儿科、生殖医学、康复、养育等多学科协同研究和专业实践,为优生优育护理领域同仁服务,推动中国优生优育护理事业发展。
(一)政策研究与标准制定
紧跟国家政策,按照协会的统一安排部署,积极组织和配合行业标准和行业指导意见的制定,提高全行业护理工作专业化、规范化水平。
(二)科学研究与学术交流
围绕人民群众和社会需求,积极开展对应领域新业务、新技术的护理研究,努力推进成果转化。 借鉴欧美等国家做法,开展业务交流活动,推进经验、技术的本土化研究。
(三)信息技术与人工智能
充分发挥大数据和人工智能[2]的作用,将研究工作与信息技术相融合,积极发展护理信息化应用研究,发挥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技术优势,致力于以大数据指导科研工作。
(四)专业教育与广泛科普
深入研究相关护理教育,制定标准化科普内容和标准,分层发展专业培训,认真落实社会科普,形成以妇科、产科、儿科、生殖科护理专家为核心,囊括注册护士、助产士、产后护理师、育婴师等专业的培训体系。
(五)技术革新与成果转化
拓展护理专业外沿,加强护理技术革新和护理用品研发,并利用覆盖全国的委员共同进行应用实验研究,推进成果转化和实践应用。
(六)知识宣传与社会服务
灵活社会科普宣传活动,组织专家讲堂、科普沙龙,利用自媒体等新形式,推广宣传科学的护理的理念,提高全社会对优生优育护理的认知水平。
办公地址
上海复旦大学护理学院(上海市徐汇区枫林路305号8号楼308室)。
相关资讯
主任委员:
袁长蓉,博士,复旦大学护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患者体验研究中心主任。
美国护理科学院Fellow(FAAN)、患者报告结局国际联盟(PHO)中国中心(PNC-China)负责人、纽约大学(NYU)客座教授、中国生命关怀协会人文护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卫生信息与健康医疗大数据学会护理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抗癌协会肿瘤护理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中西医结合护理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主持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美国癌症协会(ONS)科研基金、上海市科委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委国际合作基金等课题,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220篇,其中SCI收录论文40篇,先后荣获美国公共卫生学会国际研究奖、国际肿瘤护理优秀研究奖等荣誉。曾任《解放军护理杂志》编辑部主任,现任《CANCER NURSING》等8本SCI杂志编委及同行评议专家。已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及博士后40余名,当选上海市三八红旗手标兵、全国三八红旗手、复旦大学“钟扬式好老师”,2018、2019年连续入选爱思唯尔(Elsevier)中国高被引学者。
副主任委员
顾 莺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 护理部主任/主任护师
黄 群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 护理部主任
宁 丽 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护理部副主任/主任护师
郑显兰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主任/教授、主任护师
丁 焱 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 护理部主任/主任护师
侯黎莉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护理部主任
姚文英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护理部主任 主任护师
沈南平 上海儿童医学中心 护理部副主任/主任护师
张玉侠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护理部主任/主任护师
周英凤 复旦大学护理学院 副教授
朱丽辉 湖南省儿童医院 副院长/主任护师
执行主任
滑 霏 副主任护师、硕士。原解放军陆军总医院护理部副主任护师;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互联网医院分会副秘书长;中国医学救援学会儿科救援分会秘书兼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护理专业委员会教育与心理学组委员;北京护理学会组织工作委员会委员;曾任“解放军援利比里亚医疗队”护理组长、《护理管理杂志》编辑部编辑、《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常务编委、《国际护理学杂志》编委。
参考文献
- ↑ 【民生咨询解答】什么是社会团体?,搜狐,2018-12-20
- ↑ 人工智能是什么?人工智能的概念简介 ,搜狐,2018-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