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又稱上海市紅十字兒科醫院,是中國上海市的一所三級甲等兒童醫院,由中國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與上海市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共同建設管理,是復旦大學的附屬醫院之一。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與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的上海市兒童醫院、兒童醫學中心和新華醫院兒科並稱為「上海四大兒科醫院」,主導上海市九所醫院兒科組成的「復旦大學兒科醫療聯合體」。
兒科醫院成立於1952年,由中山醫院、紅十字會第一醫院兩所醫院的兒科與西門婦孺醫院分院合併而成。醫院創始之初即為上海醫學院的教學醫院,後隨醫學院更名及併入復旦大學,於2000年成為復旦大學的附屬醫院。兒科醫院設立之初僅有兒內科,後增設新生兒病房、傳染科、兒外科和心胸外科等科室,成為中國大陸最早對嬰幼兒實施心臟手術的醫院。醫院於1995年獲評三級甲等醫院,兒科醫療水平在中國位居領先地位,在國際兒科學領域也產生一定影響。2008年,醫院自徐匯區楓林路遷至閔行區萬源路,原址僅保留部分門診業務,現共有病床800張,年收治患者數超過225萬人次。醫院長期位居中國最佳醫院排行榜綜合醫院排行榜前50位,小兒內科專科排名位居全國第一位[1],小兒外科則在全國名列第二。醫院治療範圍涵蓋小兒內科、小兒外科、心血管科等各個專業,還擁有中國國家衛計委設置的「國家兒童醫學中心」。
歷史沿革
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的前身源自西門婦孺醫院分院、中國紅十字會第一醫院兒科和中山醫院兒科三所醫院兒科。1885年,美國婦女聯合布道會、浸禮會和監理會女子部在上海老城廂西門外的方斜路上創辦西門婦孺醫院(今復旦大學附屬婦產科醫院),是上海第一所婦兒科醫院。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後,醫院原址在戰火中被毀,遷至徐家匯路1083號作為臨時院址。戰後,醫院遷回方斜路原址,徐家匯路院址改為分院。
1909年,中國紅十字會在上海建立中國紅十字會總醫院,後更名中國紅十字會第一醫院(今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 ,於1936年分出部分醫務人員至新成立不久的中山醫院,為後者組建了兒科等科室。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接管了上海原有的教會醫院,後於1952年將中山醫院、紅十字會第一醫院兩所醫院的兒科與西門婦孺醫院分院合併,成立上海醫學院兒科學院,是為兒科醫院之始。醫院設立之初位於西門婦孺醫院分院的徐家匯路原址,設有病床80張,是上海醫學院的教學醫院,中國兒科先驅陳翠貞任首任院長。建院第一年,門急診共收治患者逾2.3萬人次。1954年7月,醫院遷至楓林路183號的新址,規模也擴大至200張病床。次年6月,醫院更名為上海第一醫學院附屬兒科醫院。醫院最初僅有兒內科,中國新生兒科創始人之一金漢珍在此增設新生兒專業病房,之後醫院又增加了血液科、傳染科、兒童保健科和兒外科。
1958年至1960年間,麻疹和脊髓灰質炎等兒童疾病在上海大規模流行,兒科醫院在疫情中總結了麻疹治療的手段,還與上海市及全國防疫部門合作研製麻疹減毒活疫苗和脊髓灰質炎減毒活疫苗,於1960年代投入臨床。1962年時,醫院已擴張至300張病床。1970年代,醫院又增加了兒骨科、泌尿外科和心胸外科,成為中國大陸最早為嬰幼兒實施心臟手術的醫院。醫院在1979年設立兒科研究所,次年全院規模增至330張病床。
上海第一醫學院於1985年更名為上海醫科大學,兒科醫院也隨之更名為上海醫科大學附屬兒科醫院。之後醫院於1987年新建病房大樓,增設小兒重症監護室。同年,醫院獲選為全國兒科醫學重點學科單位。醫院於1995年獲評三級甲等醫院,其兒科學於次年列入全國重點學科。2000年4月27日,上海醫科大學與復旦大學合併。兒科醫院改為復旦大學附屬,更名為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
21世紀初,兒科醫院在新生兒、傳染病、小兒外科領域的治療和研究已在中國和國際上頗有影響。2000年,醫院還曾成功完成罕見的連體嬰兒分離手術[2]。2008年時,兒科醫院已經承擔了上海全市40%以上兒科診療量。2008年2月,兒科醫院開始遷至閔行區萬源路399號的新院址,7月完成主體搬遷。同時楓林路原址僅保留部分門診業務,作為醫院的分部。兩處院址每日收治患者4,700人左右。
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曾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直屬的唯一一家兒童專科醫院,2009年起改為衛生部(今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與上海市衛生局(今上海市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共同建設管理,但其每年預算仍由國家衛生計生委統一管理。
視頻
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全國知名醫院簡介|小兒內科: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搜狐,2018-01-22
- ↑ 一對連體男嬰在上海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成功分離,搜狐,2002-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