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合肥试验基地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来自 搜狐网 的图片

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合肥试验基地基地位于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香樟大道215号,海拔高度50米,年均温度16℃,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无霜期228天。当地产业以水稻、小麦、油菜、玉米、草莓[1]为主。

基地条件

基地总面积30亩,全部为建设用地,建有综合楼、人工气候室、实验室等。

研究方向

长江流域优良棉花、油菜、水稻品种的选育。

基地工作

基地承担了长江流域优良棉花、油菜品种的全产业链示范推广工作。

开放共享内容

基地可对相关单位或者个人全年提供完全托管开放共享服务,可以开展棉花、油菜、水稻、玉米、麻类蔬菜等农作物的新品种选育、新技术研发、抗旱抗逆等实验。可以提供实验室、食宿等条件。

负责人:周克海

相关资讯

专题|安徽省农科院棉花栽培技术研究进展

棉花轻简化机械化绿色化栽培技术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针对棉花生产用工多、工序复杂、机械化水平低、化肥农药过量使用、植棉效益下降等问题,创新研究和集成了轻简化育苗移栽或机械免耕精量直播、简化减量施肥(棉花专用配方缓控释肥)、全程化学调控、安全化学除草、病虫害轻简防控、免整枝免打顶、集中收获或机械收获等核心技术,建立了棉花轻简化机械化绿色化栽培技术体系。通过成果应用,减少了棉花生产环节,节省了用工,减少了化肥和农药[2]用量,提高了植棉效益,大大简化了棉花栽培技术,加快了棉花生产从传统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向轻简节本型、资源节约型的重大转变。

2014年11月,安徽省历史上首次实现了棉花机械化采收。主持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NY/T 2633—2014长江流域棉花轻简化栽培技术规程》、安徽省地方标准《DB34/T 2562—2016机采棉花生产技术规程》《DB34/T 3133—2018棉花轻简绿色增产增效生产技术规程》等,研制的核心产品“棉花专用配方缓控释肥”获得农业部中华农业科技奖二等奖(2014—2015),2010—2014年被农业部确定为主推技术,2015—2017年被集成到农业部主推技术“棉花轻简栽培技术”和“棉花减肥减药高效生产技术”;核心成果“棉花轻简化丰产栽培关键技术与区域化应用”获得农业部中华农业科技奖一等奖(2016—2017),“棉花优质高产协同理论与高效栽培技术”获2018—2019年度农业农村部中华农业科技奖一等奖。

棉花专用配方缓控释肥的研制和应用成效显着

棉花具有生育期长、无限生长、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重叠并进时间长且矛盾大等生物学特性,使得棉花的施肥问题更加复杂和重要,施肥技术(施肥量、配方及施用时期)对产量的贡献率大。棉花生产中常规肥料和施肥技术存在施肥次数多、施肥技术复杂、肥料用量大、肥料利用率低、中后期土壤追肥操作不便、施肥易受天气影响等问题。

针对以上棉花生产面临的形势和施肥技术难题,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合肥工业大学和安徽省司尔特肥业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进行了联合攻关,在农业部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安徽省科技攻关等项目的资助下,研究了主栽棉花品种营养特性,开发了系列棉花专用缓控释肥配方,研制了易降解缓释包膜新材料,创建了以配方造粒、尿素料浆涂层、缓释剂两步喷涂包裹等为关键技术的棉花缓释肥生产工艺,通过调整原料配比控制产品各养分含量,采用控制缓释剂种类和投入量实现肥料养分释放与棉花营养需求的基本匹配,成功研制出棉花专用配方缓释肥,实现了棉花“苗肥同下、种肥同播”,土壤施肥次数由 3~6 减为 1 次,变革和大大简化了棉花施肥技术,解决了常规技术中大量施肥期与干旱雨涝等灾害高发期重叠导致的无法追肥或肥害而减产的重大难题。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