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原子能农学院
中国原子能农学院 |
成立时间:1950年 中文名称:中国原子能农学院 公司性质:国企 经营范围 核潜艇研制 下属机构7个研究所、7个工程研究部 隶属: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 荣誉 、科学大会奖、国家自然科学奖 现任院长 :薛小刚 |
(3)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隶属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1],受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和中国科学院双重领导[2]。其前身是1950年建立的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3]1,它是中国核科学技术的发祥地,也是中国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从事先导性,基础性,前瞻性核科学技术研究的综合性研究基地[4]。曾为中国“两弹一艇”的过关作出过历史性贡献,中国第一座重水反应堆和第一台回旋加速器建在该院。1958年该院一堆(反应堆)一器(加速器)的建成,标志着中国进入了原子时代[5]。其现任院长是万钢。
1科研支撑
下属机构
历任院长
2历史沿革
我国核科学发祥地
我国核工业“摇篮”
历史性贡献
我国核应用技术研究及产业化的重要基地
3领导关怀
4大事记
5展望未来
6所院文化
7科研获奖
8词条图
目录
科研支撑
下属机构
7个研究所:核物理研究所、反应堆工程研究设计所、放射化学研究所、同位素研究所、核技术应用研究所 、辐射安全研究所,快堆研究设计所,所下设研究室或中心;
7个工程技术和研究部:中国先进研究堆工程部、串列加速器升级工程部、放射性“三废”设施治理工程部、核燃料后处理放化实验设施工程部、中国核工业科技馆工程部、反应堆工程设计部、放射性计量测试部;
另有北京原子高科核技术应用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原丰科技开发公司、实验工厂、电子仪器厂等20个产业实体。中国核数据中心、中国快堆研究中心、北京串列加速器核物理国家实验室、核工业核保障技术重点实验室、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放射性计量一级站、国家同位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设在这里。
现有职工3000余人,其中两院院士5名、博士生导师117名、高级科研与工程技术人员600多人。
历任院长
吴有训、钱三强、王淦昌、戴传曾、孙祖训、樊明武、赵志祥、万钢等著名科学家曾先后担任院长。
现任院长:薛小刚
历史沿革
我国核科学发祥地
1、建立了新中国第一个核科学技术专门研究机构 我国的核科学技术是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起步的。旧中国有两个核科研机构,一个是解放前不久南京中央物理研究所刚刚设立的原子核物理实验室,仅有吴有训、赵忠
尧(在美国)、李寿枬等5名科技人员;另一个是北平研究院镭学研究所基础上成立的原子学研究所,只有钱三强、何泽慧夫妇和另一名科技人员。我院的前身就是由北平所和中央研究院物理所的一部分合并而成的。这
就是新中国第一个核科学技术研究机构。
2、聚集了一批我国核科学技术研究的高级人才 前面讲到,建所初期的科研人员只有10人左右。为尽快发展我国的核科学技术,在中央的高度重视下,一方面争取国内的科学家、教授和技术人员来所,如王淦昌、忻贤
杰(浙大)、彭桓武、金建中(清华),其他如黄祖洽、李德平、于敏等;另一方面争取国外的中国科学家归国工作,从1950年起,前后六、七年时间,先后有赵忠尧、郭挺章、邓稼先、金星南、杨承宗、杨澄中、肖
健、戴传曾、李整武、张文裕、王承书、郑林生、朱洪元、胡宁、汪德昭、肖伦等。
3、确立了我国核科学技术最初的研究方向 近代所最初确立的研究方向是:理论物理、原子核物理、宇宙线和放射化学。到第一个五年计划明确为:以原子核物理研究为中心,充分发展放射化学,为原子能应用准备条件。
4、建立了我国核科学技术研究的基础条件 “自己动手,一切从零开始”。有的在北京天桥、上海外滩等市场或旧货摊上,寻找和购买旧的电子元件器材,改装成科研设备。赵忠尧用自己的积蓄在美国购买了30余箱加
速器部件和科研器材,建成了我国第一台静电加速器。杨承宗、杨澄中分别从法国、英国用国家批的外汇购买了一部分器材,杨承宗还带回了居里夫人作为对中国人民发展核科技事业的一点心意而赠送给他的含微量镭
的标准源。肖健用黄蜡提炼真空封蜡。金建中研制成功各种抽速的金属油扩散泵,我国金属油扩散泵的生产就是从这里起步的。
5、取得了一批有意义的基础性的研究成果 创造的都是“第一”: (1)核物理和宇宙线方面 建成大气型质子静电加速器(赵忠尧、杨澄中) 建成高压型质子静电加速器(赵忠尧、李整武) 质子灵敏乳胶和电子灵敏
乳胶(何泽慧) 卤素计数管、盖革计数管等(戴传曾、李德平) 建成高山宇宙线实验室(王淦昌、肖健) (2)谱仪和核电子学方面 建造了单透镜β谱仪、α谱仪(梅镇岳、郑林生) 研制成一批真空管型核电子学
型仪器(杨澄中、忻贤杰) (3)放射化学方面 铀等天然放射性元素的提取、纯化、分析和测定(杨承宗) 重水和高纯石墨的研制(郭挺章) 制备成克级较高纯度的氧化铀、公斤级操作水平的脉冲萃取柱(杨承宗)
(4)理论核物理方面 原子核物理及基本粒子研究,同时注意到反应堆、同位素分离、受控热核反应等应用性理论研究工作(王淦昌、朱洪元)
我国核工业“摇篮”
1、派生了一系列核科学技术研究机构 先后由原子能院整建制或部分建制划分出去或援建的的单位有: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上海原子核研究所、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核工业理化工程研究院、西南物理研究院、反
应堆工程研究设计院、核工业北京化工冶金研究院、二0二厂、八五六厂、九院等。
2、培养了一大批核科学技术专门研究人才 江泽民2004年参观第八届国际核工展原子能院展台时说,没想到原子能院培养出了那么多的院士,《人民日报》头版头条作了报道。据统计,先后在原子能院建立功勋和工作
过的两院院士达60多名。1999年国务院和中央军委颁发“两弹一星”功勋奖章23位科学家中,有7位是在原子能院建立功勋的。
3、目前仍然肩负着核工业专门人才培养的任务 原子能院有物理和核科学技术两个一级学科博士授予点,核工业研究生部是依托原子能院建立的;核工业职业技能鉴定站也设在这里。
历史性贡献
1、原子弹研制 主要是配合核武器研究所的研究设计开展技术攻关,进行裂变反应数据测定、部件加工过程物理测验、放射性测量方法及标准的建立等。
同时和铀矿选冶所为工厂、矿山建设协同进行技术攻关,确定工艺流程和技术参数、培训人员、建立核燃料分析方法等。
(1)六氟化铀制备 六氟化铀是铀浓缩厂使用的生产原料,它是由二氧化铀经两次氟化(铀转化)而获得。黄昌庆小组,吴征铠、汪德熙为技术指导,仅用了三年多的时间,就完成了18吨生产任务,为第一颗原子
弹提供了充足的原料。在此期间,建立的615甲实验室,在吴征铠、王承书领导下为同位素分离理论和工艺实验研究做了很好的工作,并培养了我国第一代浓缩铀的科技骨干,被誉为“浓缩铀的摇篮”。(2)分析
方法建立 分析是工艺的眼睛。原子弹对核燃料质量的要求十分严格,而影响核燃料部件核性能、机械性能等杂质元素很多,必须严格控制的就有37种,加之从矿石中提纯铀必须经过二氧化铀、四氟化铀、六氟化铀以及
金属铀等工艺过程,每个过程和它使用的物料都有可能给最后产品带了杂质,所以进行工艺研究和建设生产装置前,首先要研究和确定各种物料和产品的分析方法。原子能院光谱组和有关方面通力协作,用两年多的时
间,完成了数百个分析方法的建立,保证了工艺生产的顺利进行。(3)分离膜研制 分离膜是核燃料厂气体扩散机的核心部件,其功能是把六氟化铀中的铀-235和铀-238分离开来,取铀-235作核燃料。这种膜用量大、
技术要求高,既要有足够的强度,还要有足够小且均匀的膜孔,并且耐腐蚀。钱皋韵小组,开展以“真空阀门”为代号的联合攻关。1965年,国产甲型分离膜研制成功。(4)点火中子源研制 点火中子源是原子弹引爆
装置的重要部件之一。王方定小组承担。以沥青油毡作顶、芦苇竿抹灰当墙的工棚为实验室,三年中经过了978次试验,解决了一个个技术难关,终于找到了理想的生产工艺,制成了高标准的优质化合物。当时有三套方
案,第二方案是肖伦领导的,第三方案是谢家麐领导的。这两个方案,虽然没有直接用于点火装置,但工号2成为氚生产工艺实验室,为大厂生产氚提供了工艺流程,工号3多次为核试验制备了中子源和特种a源。(5)
燃耗测定攻关 刘允斌领导的郭景儒小组承担。主要是建立方法,为核爆试验给出定量评价。与此同时,席德明小组承担了示波器的研制,该套设备在基地服役近20年,参加过10多次核试验,被誉为“功勋示波器”。
2、氢弹研制(1)轻核反应数据测量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不久,我院即承担了轻核反应数据测量任务,主要是配合氢弹研制部门选择技术路线,由何泽慧挂帅成立了突击队,经过4个半月的苦战,提前一个月完成了
第一阶段的入射粒子能量六个反应道的反应截面数据的系统测量。此后又陆续完成了由杨桢战斗队承担的氚截面测量,赵忠尧负责的锂反应截面测量、中子在铀-238上次级中子数测量等。不到半年的时间完成了两、三
年才能完成的任务。(2)轻核理论和轻核反应研究 早在1960年底,原子能院就开始着手了氢弹研制的有关工作。刘杰部长当时指出:“现在九院正忙于‘原字号’,你们四〇一所应在‘氢字号’方面先走一步,做些
准备。”以黄祖洽(后为于敏)为主的轻核理论组主要进行氢弹各种物理过程、作用原理和可能结构的研究;以丁大钊为主的轻核反应组主要进行轻核反应截面数据调研及测量方法、技术准备。
3、核潜艇研制 1960年4月,根据部里的安排,我所就开始考虑研制核潜艇动力堆的研制任务。成立了以彭士禄为主任的研究室,完成了第一个船用动力堆的初步设计,并开始了堆芯系统主要部件的设计。1963年该室划
归海军七院。但我院承担的动力堆研制任务并没有因体制的变动而停顿。利用1960年自行设计建成的动力堆零功率装置和高温高压热工水力试验台架,进行了元件传热及临界热流密度等试验。同时自行设计建成了第一
个材料试验堆49-2堆,进行了核潜艇动力堆压力钢和其它堆材料的考验。还承担了其它相关的研究、设计和加工工作。 4、其它工作 主要是配合钚-239生产线(包括生产堆、后处理厂)开展的相关科研攻关工作。如:
生产堆元件、材料及部件的堆照考验,生次临界考验,水腐蚀试验,传热及水力阻力试验,回路设计及堆内试验(周永茂),元件检验及性能评价(李林),氚靶元件设计和材料试验等。再如:后处理厂萃取法工艺流
程(汪德熙、朱永濬)的攻关;临界安全研究(彭桓武、阮可强)。 在确保“一线”任务的同时,原子能院还开展了其它一些科研工作,取得了一批重要的研究成果,如电磁分离器的研制和第一批稳定同位素的生产,
电子直线加速器的研制,宇宙线高山实验室的建立,研究强子结构的“层子模型”的发现,中子散射能谱测量等。 接下来的“文革”期间,科技人员身处逆境,忍辱负重,继续开展了直接与国防和核工业有关的重点科
研任务。如氢弹和核潜艇研制的数据测量及核数据编评,氢弹燃耗测定,核武器研制所需要的电子仪器和各种探测器的生产,核潜艇动力堆的堆物理、热工水力、堆安全、屏蔽计算与实验、元件堆内考验及辐照后
检验,人造卫星所需要的晶体探测器、高纯氦-3的研制及元件、部件辐照考验、同位素热源(核电池)的生产,洲际导弹再入时等离子鞘的研究,生产堆后处理三循环改二循环热试验及分析测量方法研究,等等。 正是
上述这样一些重要的研究成果,使原子能院在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上获得嘉奖(84项获奖成果占大会奖励成果的1%),也夯实了原子能院在我国核科学技术研究和核工业体系中影响和地位。
我国核应用技术研究及产业化的重要基地
改革开放新时期,原子能院在继续开展国防科研、核基础科研和新开展核能技术研究的同时,认真贯彻中央“保军转民”和“军民结合、寓军于民”战略方针,大力开展核应用技术研究,取得了一批重要的研究成果,
形成了以同位素技术、辐照技术、反应堆技术、加速器技术、核探测技术为主的支柱性民用产品和技术,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为核工业的第二次创业做出了新的贡献。
1、医用同位素技术 就是将药物引进体内,用扫描仪或伽玛照相机从体外进行脏器显像。我院由最初的诊断(放免药盒)发展到现在的诊断和治疗一体(微型种子源),品种在70余种,曾经占有了国内60-70%的市场,
全国各大医院几乎都有我们的产品。
2、辐照技术 就是利用热中子、γ射线诱发变异或抑制某些生理活动,可以育种、保鲜、杀虫、灭菌等。很多出口产品都必须经过辐照。我院研制了30万居里强钴源辐照装置。“非典”期间,口罩、卫生品辐照。广
州、深圳等地的鲜花产业。
3、中子活化分析技术 利用中子、带电粒子、γ射线照射样品,使其中的核素发生核反应,生成放射性核素,然后放射性核素的衰变特性进行样品成分分析。灵敏、准确、不破坏样品、同时测定多种元素。月球样品、
高纯材料、水、血液、人发、食品、陶瓷等分析。长沙谋财害命案(测出眼睫毛7种元素含量)。1984年,我院建成国内第一个微型反应堆并出口。2008年,我院利用微堆中子活化分析为揭开“光绪死因”之谜提供了关
键证据,赢得外界好评。
4、加速器质谱技术 加速器质谱分析技术(AMS)是基于加速器技术和离子核探测技术的一种同位素质谱分析技术,即一种灵敏度极高的核分析技术。“八五”期间,用加速器质谱技术测定深海多金属结核生长速率、为我
国拥有30万平方公里深海资源开采权提供重要依据。2004年,我院与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合作,采用基于强流离子源的加速器质谱技术成功地测定了太平洋三个海域的海底资源——富钴结壳的生长速率,实
验数据准确可靠,为获得富钴结壳这一种极其重要的海底资源开采权提供了科学依据,对于扩大我国深海资源开采权具有十分重要意义。目前,AMS科研小组正在开始建设世界上第一台6MeV串列AMS装置,建成后将为国防
科研提供重要支撑,为环境、资源和健康等国家基础研究目标提供先进的研究手段。
5、固体径迹探测技术 利用高速运动的带电粒子在绝缘体中能留下自己径迹的原理进行探测,可以寻找底下水源,测定地质年代。1978年我院利用此技术测得北京猿人生活年代距今为46.2万年。
6、核测井技术 用测量岩层中所含天然放射性,或测量γ射线、中子与井内周围岩层介质作用所产生的各种效应,了解地层性质。在石油、煤炭部门广泛应用。
7、氧化锆技术 我院的氧化锆系列产品,就是在我们承担的毛主席纪念堂氧含量测定科研任务获得发明专利的基础上研发的。这是一项很好的节能技术。
8.安保技术 2008年,我院为北京奥运会研制了NQR爆炸物检测系统、放射性物质检查系统和高灵敏快速识别反恐核侦查车共420余套,成功应用“鸟巢”、“水立方”等全部22个比赛场馆,奥运大厦、媒体村、新闻中
心、涉奥酒店等17处重要场所以及上海、天津、青岛、沈阳、秦皇岛等6大涉奥机场的安检工作,为保证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做出了重要贡献。
领导关怀
◆1955年1月15日,毛泽东主席在中央书记处扩大会议上听取了李四光、刘杰、钱三强关于铀矿资源和原子能科学研究的情况汇报后,当即指出:“解放以来,我们也训练了一些人,科学研究有一定的基础,这件事总是要抓的。现在到时候了,该抓了。只要排上日程,认真抓一下,一定可以搞起来。”
◆1955年3月,毛主席在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上指出:中国进入了“开始要钻原子能这样的历史的新时期。”
◆1955年7月,中央指定陈云、聂荣臻、薄一波组成三人小组,负责指导原子能事业发展工作。
◆1958年新基地建成前后,周恩来、朱德、董必武、陈毅、贺龙、彭德怀、邓小平、彭真、杨尚昆、聂荣臻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来基地视察过。
◆1958年,“一堆一器”建成,《人民日报》头版头条盛赞“它们的建成,标志着我国已经跨进了原子能时代”。9月27日,基地举行典礼,党和国家领导人陈毅、聂荣臻、林伯渠、张闻天、吴玉章、徐特立、谢觉哉、李济深、郭沫若、张劲夫、黄炎培、陈叔通等出席了大会。
◆新时期,先后来院视察工作的领导人有宋任穷、张劲夫、周培源、邹家华、宋健、周光召等。
◆1984年,张爱萍为我院题写院名。
◆1986年,胡耀邦、杨尚昆在中南海接见了包括我院孙祖训院长在内的核工业十位专家。
◆1990年,胡锦涛亲切看望了王方定院士。
◆2000年,江泽民为我院亲笔题写了院名。
◆进入新世纪以来,先后对我院事业的发展作出重要批示或题词的领导人有胡锦涛、朱镕基、吴邦国、温家宝、李岚清、朱光亚等,参观我院的各类展览的领导人有胡锦涛、江泽民、温家宝、曾庆红等,来院视察的领导人有刘华清、朱光亚、曾培炎、张德江等。
◆1958年8月22日,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国务院副总理贺龙、陈毅陪同柬埔寨王国首相西哈努克亲王来我院视察。
◆1958年9月27日,国务院副总理陈毅为重水反应堆、回旋加速器建成典礼剪彩。
◆1958年9月27日,国务院副总理聂荣臻在堆、器移交典礼上讲话。
◆1958年10月9日,国家副主席朱德来我院视察 。
◆1958年12月2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邓小平、中央书记处书记兼北京市市长彭真来我院视察。
◆1985年9月,中顾委副主任宋任穷来我院视察。
◆1989年5月11日,国务委员邹家华来我院视察。
◆1990年11月9日,国务委员、国家科委主任宋健为我院快堆研究中心工程奠基揭幕。
◆1994年2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胡锦涛看望王方定院士。
◆2000年5月,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为我院题写院名。
◆2004年8月30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参观“中国核事业50年成就展”我院展台。
◆2004年8月30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参观“中国核事业50年成就展”我院快堆模型。
◆2004年8月30日,国家副主席曾庆红参观“中国核事业50年成就展”我院快堆模型。
◆2004年12月1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来我院视察。
◆2007年5月3日,原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协名誉主席、中国工程院主席团名誉主席朱光亚来我院视察。
◆2008年3月26日,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参观第十届中国国际核工展我院展台。
◆2008年12月5日,中央军委委员、海军司令员吴胜利来我院视察。
◆2009年2月12日,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来我院视察。
◆2009年7月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刘淇来我院视察。
◆2010年4月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来我院视察。
◆2010年5月27日,中国工程院主席团名誉主席、原国务委员、第九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宋健来院视察中国实验快堆和中国先进研究堆。
◆2010年6月25日,中央书记处书记、中纪委副书记何勇来我院视察。
◆2011年7月28日,全国政协副主席、科学技术部部长万钢来院视察中国实验快堆。
◆2011年8月1日,环境保护部副部长、国家核安全局局长李干杰在中核集团公司副总经理杨长利的陪同下来院检查安全工作。
◆2011年10月11日,俄罗斯副总理谢钦在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陪同下到原子能院中国实验快堆参观访问。
大事记
◆1950年5月19日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所(即我院前身)成立,吴有训兼任所长,钱三强任副所长。所址在北京东黄城根甲42号。
◆1952年1月通过制定第一个五年科研工作计划,明确以原子核物理研究为中心,以实验研究为重点,并为原子能应用准备条件,充分发展放射化学。
◆ 1953年10月6日,中国科学院院务会议决定我所改名为“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 1954年1月,物理所从东黄城根迁到西郊中关村。
1954年底,我所在云南落雪山海拔3222米处建造了我国第一个高山宇宙线实验室,开始了奇异粒子和高能核作用的研究工作。
◆ 1955年1月15日,在中央书记处扩大会议上,毛主席听取李四光、刘杰、钱三强关于铀矿资源和原子能科学研究基本情况的汇报,并对发展原子能事业作了重要指示。
1955年8月15日,中央决定在北京西南郊坨里附近建设新的科研基地(代号为“六○一厂”,1959年改称为“四○一所”,即我院现址)。
◆ 1955年11月26日,新科研基地(六○一厂)破土动工。
◆ 1956年5月26日,实验性反应堆和回旋加速器开工兴建。
◆1956年9月我所中关村部分与正在建设中的新科研基地——六○一厂合并,名称仍用“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所长钱三强。
◆ 1957年年底,研制成功第一台能量为2.5兆电子伏特的质子静电加速器。
◆1958年7月1日反应堆正式运行,回旋加速器也已建成。我所改名为“中国科学院原子能研究所”。
◆ 1958年8月22日,周恩来总理,贺龙、陈毅副总理陪同柬埔寨王国首相西哈努克亲王来所参观。
◆ 1958年9月27日,国务院为我国第一座实验性重水反应堆和回旋加速器建成举行隆重的移交典礼。典礼仪式由科学院张劲夫副院长主持,郭沫若院长、聂荣臻副总理先后讲话,陈毅副总理剪彩。
◆ 1958年12月,中央下达研制核潜艇的任务,代号“09”。部决定,今后“09”工程的研究实验任务,从堆理论、堆物理、堆材料到热工水力、元件考验等全部由我所承担。
◆1958年12月2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邓小平、中央书记处书记兼北京市市长彭真来所视察并指导工作。
◆ 1959年2月24日,由我所自己设计、制造和安装的我国第一座零功率反应堆基本完工。
◆ 1960年4月1日,我所自行设计制造的中国第一座动力堆零功率装置东风3号达到临界,并开始运行。
◆ 1960年9月,建成第一个六氟化铀简法生产工艺——“615”乙工程,10月获得合格产品。 1961年—1970年 ◆ 1962年7月,接受部下达生产六氟化铀任务。
◆1963年10月6日“615”乙丙胜利完成任务,为我国第一次核试验提供了足够的六氟化铀原料。
◆ 1964年7月23日,王方定小组承担的点火中子源研制任务全部完成,为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做出了重要贡献。
◆1964年10月17日在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的第二天,向部准确地提出了燃耗测试分析报告。
◆ 1965年8月,胜利完成35#-1、35#-2任务,为研究选择氢弹装置的技术路线提供了重要数据。
◆ 1965年11月,“616”电磁分离器正式投产,经试分离完全达到了预期目标。从此,我国就拥有了生产克量级稳定同位素的手段。
◆1967年年内101室抵制派性干扰,完成了“09”元件综合考验任务,为我国第一艘核潜艇建造做出了贡献。
◆ 1969年5月,为我国第一艘核潜艇下水,提供了两个2X108中子/秒的强钚铍中子源。
◆ 1970年2月至3月,我所为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地面测试装置提供了1070居里的钋-210α热源。 1971年—1980年
◆ 1978年3月,全国科学大会召开,我所76项科技成果受到了大会的奖励,约占大会奖励总数的1%。
◆ 1980年6月27日,改建后的重水反应堆达到临界,受到国家多项奖励。
◆ (1981年—1990年 )1981年3月10日,召开党委常委办公会,传达贯彻核工业部工作会议精神。中心是“保军转民”,在优先保证军用的前提下,把工作重点转移到民用。
◆ 1982年9月16日,部决定将“二机部北京四○一所”改为“核工业部原子能研究所”。
◆ 1984年3月,我所研制的我国第一座微型堆物理启动达到临界。
◆ 1984年11月12日,我所改名为“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中央军委副秘书长张爱萍题写了院名。
◆ 1985年9月27日,院隆重集会,庆祝建院35周年。国务委员张劲夫、政协副主席周培源等出席大会。
◆ 1986年10月16日,从美国引进的HI-13串列加速器建成并举行验收移交签字仪式。
◆ 1987年5月15日,从即日起实行院长负责制。
◆ 1987年7月29日,核工业部决定将快堆工程由一院移交我院。
◆ 1988年10月13日,我院开发的第一座商业用微型堆在深圳大学建成。
◆ 1988年12月22日,经国家科委批准,HI-13串列加速器核物理实验室列为国家实验室。
◆ 1989年1月,《原子能院关于推行多种形式责任目标承包制试行办法》开始试行。
◆ 1989年11月5日,我院为巴基斯坦援建的微型反应堆举行移交和验收仪式。
◆ 1990年11月19日,快堆研究中心工程奠基,国务委员、国家科委主任宋健为其奠基揭幕。
◆1992年2月13日,我院参加建造的阿尔及利亚15兆瓦多用途重水研究堆(MWHRR)达到临界。
◆ 1993年3月12日,对外经贸部、国家科委、国防科工委、教育部联合召开“国家赋予首批科研院所科技产品对外经营权”授权大会,我院获首批授权。
◆1993年11月20日我院在串列加速器上建成国内第一条放射性次级束流线,首次获得碳-11和氟-17放射性核素。
◆ 1994年2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胡锦涛亲切看望了王方定院士。
◆ 1995年12月29日,中国实验快堆工程经国务院批准立项。
◆ 1996年12月24日,我院建成的强流质子回旋加速器,被列为“1996年中国重大科技事件”之一;白希祥、柳卫平的“为太阳中微子失踪之谜,提供了新的实验证据”,被列为“1996年中国十大科技新闻”之一。
◆1998年10月22日院隆重举行中国实验快堆主厂房开挖典礼。
◆ 1999年9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在北京召开表彰为研制“两弹一星”做出重要贡献的科技专家大会,曾在我院工作过的于敏、王淦昌、邓稼先、朱光亚、陈芳允、钱三强、彭桓武等荣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 2000年5月,国家主席江泽民为我院题写院名。
◆ 2000年9月27日,院隆重召开建院50周年庆祝大会,刘华清、朱光亚等领导人出席大会。
◆ (2001年—2009年 )2001年5月10日,北京原子高科核技术应用股份有限公司创立大会暨首次股东大会召开,标志着我院加速器与辐照产业改制及组建股份公司筹建工作基本完成。
◆2002年6月27日国务院总理朱鎔基对我院专项治理经费、运行费和提高待遇等方面的报告作出重要批示。
◆ 2003年3月21日,我院同位素产业改制转型大会召开,标志着同位素产业改制完成。
◆ 2004年3月11日,第八届中国国际核工业展览会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参观我院展台。◆ 2004年8月27日,“中国核事业50年成就展”在北京举办。胡锦涛、江泽民、温家宝、曾庆红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参观我院的展台时,听取赵志祥院长汇报。
◆ 2005年8月10日,中国实验快堆堆容器首批大型部件运抵现场,堆本体开始安装。
◆ 2005年7月18日,经过5年潜心研究的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加速器驱动洁净核能系统(简称ADS)物理及技术基础研究”取得重要进展,用于该项目研究的重点装置“启明星1号”实现首次装料。
◆2006年7月28日原子高科作为中核集团核技术应用系统第一家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代办转让系统成功挂牌,迈出了接通资本市场的第一步。
◆ 2006年12月5日,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埃尔巴拉迪来我院参观访问,并为CAEA-IAEA核保障与核保安联合培训中心揭牌。
◆ 2007年5月30日 我院研制的爆炸物检测装置通过验收,成为北京奥运会反邮件爆炸恐怖的关键装备。
◆ 2007年月6月,我院研制的放射性物质检测系统中标北京奥运安检设备,该系统的300余套产品将被安装在奥运公园、奥运村、奥运中心训练场等70多个个比赛场馆与训练场地。
◆ 2008年7月,院总体发展建设规划获国家批复。
◆ 2008年8月,我院研制的反恐及安检设备和提供的技术服务成功应用于29届奥运会。
◆ 2009年4月,我院荣获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的“全国五一劳动奖状”。
展望未来
面对未来,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将继续坚持“军民结合,寓军于民”,以“基础性、综合性、世界先进水平的核科技研究基地”和“创造一流业绩,造就一流人才,建设一流核科研基地”为目标,以中国先进研究
堆、中国实验快堆、北京串列加速器升级工程和核燃料后处理放化实验设施四大工程为科技创新平台,以国防科技、核电基础和先进核能、核基础科技与交叉学科、核技术应用及产业化为主要方向,继续发扬“以身许
国,敢为人先,严谨求实”的“四○一精神”,不断深化科技体制的改革,为我国核工业和核科学技术的发展再立新功。
所院文化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精神,简称“四○一精神”,其具体表述为:“以身许国,敢为人先,严谨求实”。
“以身许国”表现的是我院职工国家至上、魂牵梦萦的爱国情怀,科技报国、科技兴国的远大理想,艰苦奋斗、为国拼搏的献身精神;
“敢为人先”体现的是我院职工挺身而出、勇挑重担的豪迈气概,愈挫愈强、百折不回的顽强韧劲,敢想敢干、勇于开拓的创新意识;
“严谨求实”体现的是我院职工严格严谨、严肃严密的科学作风,实事求是、不尚浮夸的科学道德,大力协同、海纳百川的科学胸襟。
“四○一精神”是我院五十多年创业精神的高度概括和总结,是我院几代职工精神风貌的真实写照,体现了我院广大职工为了国家的强盛和民族的振兴,艰苦奋斗、无私奉献、顽强拼搏、开拓创新的报国志、进取心、科学魂。它是我院事业不断发展的思想动力和宝贵的精神财富。
科研获奖
获奖等级 获奖数量 全国科学大会奖 84 国家自然科学奖 6 国家发明奖 12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48 吴有训物理奖 5 何梁何利奖 6 王淦昌物理奖 1 叶企孙物理奖 1 胡济民物理奖 3 省部级奖 1289 合计 1455 8词条图册
视频
==中国原子能宣传片英文版 上传于 2019-12-25==
天坛周末14120 舞蹈《吉祥》中国原子能研究院上传于 2019-06-19
参考来源
- ↑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隶属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搜狗百科 - baike.sogou.com/v...- 2020-5-14
- ↑ 受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和中国科学院双重领导,搜狗百科 - baike.sogou.com/v...- 2020-11-5
- ↑ 其前身是1950年建立的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https://www.ifabiao.com/... - 2020-11-11
- ↑ 前瞻性核科学技术研究的综合性研究基地,233网校 - www.233.com/kaoyan/... - 2020-8-14
- ↑ 1958年该院一堆(反应堆)一器(加速器)的建成,标志着中国进入了原子时代,搜狗问问 - wenwen.sogou.com/z... - 2018-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