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学会环境地质专业委员会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中国地质学会环境地质专业委员会由中国地质学会主持召开的中国地质学会环境地质专业委员会成立暨首届学术交流会于1987年3月3—7日在北京举行;来自地质,环保,城建,冶金,煤炭,石油[1],地震系统,中国科学院和高等院校的代表共95人出席了大会。大会收到论文159篇,内容涉及矿山环境地质,地下水水化学,地面沉降,区域环境地质评价,环境背景与改水防病,土壤盐渍化治理,地质自然保护区,遥感的应用等。
相关资讯
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联合多家单位开展地球日宣传活动
4月22日至24日,由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与江西省赣州市信丰县人民政府联合主办,中央国家机关精神文明建设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自然资源部直属机关党委、中国地质调查局直属机关党委、中国地质调查局科技外事部指导,中国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行业协会[2]、中国地质调查局南京地质调查中心、中国地质学会环境地质专业委员会、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环境经济专业委员会、江西省地质调查院、江西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赣州市矿产资源管理局等多家单位协办的第49个世界地球日“根在基层、情系民生”主题宣传系列活动在江西省信丰县举行。本次活动以科普报告会和科普专题展览为主要形式,介绍了地下水资源保护、地质灾害防治、地质遗迹保护、矿山环境治理等地质环境知识,旨在推广地质环境保护与地质灾害防治科普知识进校园,推动城乡携手共建,创造美丽中国。
此次活动在信丰县陈毅广场、信丰县安西中心小学以及赣县五云中心小学举办了三场主题科普展览普及地质环境保护知识,并邀请了地质遗迹调查与保护专家为安西中心小学与五云中心小学做了《美丽地球,我们的家》科普讲座。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向安西中心小学和五云中心小学捐赠了280余本科普图书和300余份文具用品。
据介绍,本次活动是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继“第48个世界地球日”乐山科普宣传活动后第二次将地质遗迹科普与地质环境保护相结合,以身边的地质遗迹景观为切入点向人们介绍地学知识和地学文化,倡导人们对地质美学的追求以及对自然国土的热爱和保护。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院长马军提到:“讲好地球故事,就是要告诉人们,自然资源不是无穷无尽的,人类对资源的索取也是要有限度,绿水青山可以带来金山银山,但金山银山却买不到绿水青山。人们曾经游历过的很多山水名胜以及追寻的很多自然风光都是地球经过漫长的演化过程缓慢形成、发展并遗留下来的,对于地球的馈赠,我们要保护好,为子孙后代留下宝贵的地质财富。”
信丰县第三小学六年级的学生俞海茹告诉记者,在参观展览时她最喜欢有关地质遗迹的展览内容,一方面她为家乡拥有这样美丽的地质遗迹景观感到自豪,另一方面通过了解地质遗迹的科普知识,她开启了认识美丽地球的一个新视觉。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主办者介绍,通过将地质环境保护科普知识和当地人们的生活环境结合起来,科普传播的效果更加明显,今后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还将继续这种模式,将地质环境科普知识和保护自然的理念传播到更多地域。
参考文献
- ↑ 石油究竟是如何形成的?,搜狐,2018-01-18
- ↑ 行业协会相关知识,我来给您普及,搜狐,2021-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