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中国文化的开端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来自 孔夫子旧书网 的图片

内容简介

日本顶尖大学知名教授编写,带读者从不同的角度来解读中华文明的萌生过程,领略中华文明的无穷魅力

☆内容丰富详实,论证严谨客观,叙述流畅自然

☆运用考古学和古生物学的相关研究成果,结合大量的文献资料,通过严密的论证,多个角度还原从旧石器时代到西周王朝结束这段 中华文明萌生时期的历史情况

☆从西周礼乐制度、宗法制度在内的一系列早期制度中,一窥中华文明渊源与发展的真相

本书运用了大量考古学、历史学的知识还原了从北京猿人的旧石器时代到西周王朝结束这段中华文明萌生时期的历史,通过考古资料及甲骨文、金文等文字资料,深入发掘商、西周时代的社会,关注商、西周时代的礼乐制度是如何被儒家吸收并逐步形成中华文明的基础的,是一部有助于读者深入了解中国文化渊源的有深度、有广度的畅销级著作。

作者简介

水野清一(1905—1971),日本考古学家,专业领域为中国考古学。京都帝国大学文学部史学科毕业,曾留学北京,后任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教授。除调查报告书,另著有《云冈石窟》(合著)、《东亚考古学的发展》《殷周青铜器与玉》《法隆寺》《中国佛教美术》等。

◎ 译者简介

杨晓钟,男,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翻译学、中日词汇比较。出版译著有《SONY 调查》《看日本: 逝去的面影》《春琴抄》《猫之墓》等二十余部。

吴震,女,1976 年生。西安外国语大学硕士,现为西安翻译学院讲师,常年从事中日翻译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出版译著有《雪日》《惜别》等。

书评

第一次阅读国外史学家写的中国历史书籍,关于中国文化的开端,无论是三皇五帝的传说,还是夏商周三代得考古发掘研究一直还没有定论。该书出版与1966年,半个多世纪之前的考古研究,作者水野清一也在中日建交的前一年去世,虽然有些信息滞后,但还是收获颇丰,无法系统的论证总结,几个感触梳理下。

1,读史越多,越发觉自己无知

不同于之前看过的史学作品,这本书主要是从考古学和古生物学的角度,结合诸多古代文献,论证还原从旧石器到西周王朝的历史,其他作品中一笔带过的细节被不断挖掘,诸多国内外出土的考古遗址和铭文传说等论证,都已经超出了已有的知识储备,仰韶文化,龙山文化,蓝田文化,良渚文化,耳熟能详的一个个遗址,都会有如此系统完备的理论知识,再次感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渺小感。

2,石器时代

从距今约五十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北京猿人,周口店,萨拉乌苏遗址,一直到出现农耕文明的仰韶和龙山文化,随着生产工具的更新进步,人类文明史迎来了新的进步。人与猿什么时候开始有质的差别至今人没有定论,杂食性、会实用工具、会使用火、社会意识、宗教意识,这些都不能明确区分两者,也是这样的不确定性,才给了后人更多的猜测和进一步探究。

3,青铜时代

安阳殷商遗址的挖掘对中国文明史的溯源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甲骨文的出现,都城和社会组织,殉葬制度等,中华文明终于迎来了青铜时代,商业出现,农业的进步,南方渔猎北方畜牧,商王朝迎来自己的时刻。

4,天命于周

牧野之战之后,西周走上了历史舞台,并留下了整个后世交口称赞和仰慕不已的礼乐文化,但周的统治和扩张本身也是一段伟大的征程。从周武王伐纣,到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再到周平王迁都改东周,八百余年的历史,最终迎来了吞并厮杀的战国时代。

5,郁郁乎文哉

以血缘关系为纽带诞生的封建制度,以封邦建国为基础,以及大宗小宗的带带传承,构成了西周的宗法制度,以家治国,终形成国家的理念和实质。周礼是一项制度,是对生活方方面面约束的准则,是权利和统治渗透到民间的执行,也是谦谦有礼的儒雅和传承,这是属于中国的骑士精神,远在三千年之前。 [1]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