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中国民主同盟中山市委员会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来自 搜狐网 的图片

中国民主同盟中山市委员会中国民主同盟(简称民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爱国统一战线的组成部分,是同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的参政党,是主要由从事文化教育以及科学技术工作的高、中级知识分子组成的,具有政治联盟特点的,致力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参政党。

基本简介

民盟于1941年3月19日在重庆秘密成立,当时的名称是“中国民主政团同盟”。 1944年9月,中国民主政团同盟在重庆召开全国代表会议,更名为“中国民主同盟”。在长期的奋斗发展历程中,民盟同中国共产党肝胆相照,通力合作。民盟从一个在新民主主义革命[1]中主张团结抗战、反对内战、反对独裁、争取国家和平民主独立富强的党派,到今天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中的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参政党,经历了一条曲折而又光荣的道路。

发展简史

中山民盟是中山民主党派中时间最长、人数最多的党派。1946年已有盟员在中山活动,1948年,民盟中山分部成立,并于1950年召开第一次盟员大会。1952~1954年,进行组织整顿。1955年,召开第二次盟员大会,民盟易名为民盟石岐市委员会。1958年召开第三次盟员大会,因石岐市与中山县合并,民盟石岐市委员会易名为民盟中山县委员会。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民盟组织停止活动,至1979年恢复。1980、1984、1988、1992、1997、2001、2006年分别召开了第四次、第五次、第六次、第七次、第八次、第九次、第十次盟员大会。截至2007年12月,共有民盟支部18个,盟员253人,平均年龄55.3岁;其中具有中高级职称的盟员191人,占盟员总数的75.5%,界别包括教育、科技、政府机关、金融、医卫等。现有市人大代表6人(其中市人大副主任1人,常委1 人),镇人大代表1人;市政协委员15人(其中常委2 人)。历任主任委员为苏翰彦、黄华健、林昆、邓建珍,现任主委马志刚,副主委赵晷湘、段亚平。

进入新的历史时期以来,民盟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2]的指导下,坚持与中国共产党“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以“民主、团结、求实、开拓”的工作作风,加强与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以及市委统战部的沟通联系,坚持“工作重心下沉”的工作思路,深入基层了解盟员思想动态,加强培训学习,提高盟员思想政治素质和参政议政能力。加强组织建设,把发展、培养、选拔和推荐人才作为盟组织建设的紧迫任务认真落实,后备干部队伍的年龄、界别和知识结构进一步完善。切实履行参政议政、民主监督职能,组织成立专门工作委员会和专家咨询小组,充分利用盟内的人才优势。在坚持开展“一人一议”、“一支部一提案”的基础上,给每个支部下拨调研经费,让他们自定课题开展调研,并推行激励机制,广泛调动盟员的参政议政积极性。

近年来,围绕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积极建言献策。盟市委先后开展《有效整合教育资源,促进中山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加速建设我市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对策研究》、《加快东部沿海地区开发的几点建议》、《理性应对人口机械增长,促进和谐中山建设》等课题的专题调研,提出了一些具有前瞻性的见解和建议,得到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盟市委提出的《关于加强实施“工业立市”战略的几点建议》、《加速发展我市第三产业的几点建议》、《关于加强我市工业名牌保护的几点建议》《理性应对人口机械增长,促进和谐中山建设》等提案荣获市政协优秀提案奖。此外,《关于优化中山市零售商业布局的建议》、《关于对我市医疗机构加强合理用药管理的建议》、《关于加快推进我市“村改居”工作的几点建议》、《关于完善我市社会征信系统的建议》、《要求加大对“双抢”(抢劫、抢夺)的打击力度减少犯罪,维护中山稳定》、《理性应对人口机械增长,促进和谐中山建设》等提案、建议先后被列为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重点提案、建议。近三年来,民盟在市“两会”上提交提案、建议100多份,其中集体名义的提案41份,约占市政协集体提案总数的1/3。目前,5位同志被聘为特约“四员”,多位同志被聘为各系统监督员。经盟市委推荐,黄朝霞同志成功当选中山市第十二届人大代表,陈远同志成功当选2006年度“十杰市民”,他们分别是我市以民主党派名义推荐当选的首位市人大代表、“十杰市民”。广大盟员在各自岗位上建功立业,做出出色的成绩,积极为建设“两个适宜”和谐中山贡献力量

民盟市委会正、副主委名单

主 委:马志刚(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副主委:赵晷湘(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区域经济研究所所长)

段亚平(黄圃镇副镇长)

办公地址:广东省中山市兴中道2号市政协大楼7楼。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