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中国病理生理学会休克专业委员会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来自 搜狐网 的图片

中国病理生理学会休克专业委员会成立于1988年,对国内休克的学术交流起了积极的组织和推动作用,我国学者在休克的发病机理和实验治疗方面作出了一定的贡献,其中体液因子在休克发病中的意义、休克的细胞损害与保护、休克时血液细胞流变学变化、缺血—再灌注损伤在休克中的作用、休克时细胞信号转导、休克时脏器功能损害、中草药[1]对休克的防治作用等方面均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学术交流

建立了以第一军医大学全军休克微循环重点实验室和第三军医大学野战外科研究所休克研究室为代表的一批研究基地;造就出了以王宪、姜勇等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为代表的一批中青年研究骨干。专业委员会重视国际间的学术交流,曾多次邀请国际着名休克专家参加我国的休克会议,并多次应邀赴美国、日本、印尼、泰国、台湾、香港等地作学术交流。

1993年经国家科委批准,赵克森教授以中国休克学会代表的名义赴美国签署文件,创建国际休克学会联盟(IFSS),第一任国际休克学会联盟主席Baue教授向中国休克学会颁发了创建单位(founding member of IFSS)证书。由休克专业委员会第一任主任委员罗正曜教授主编的“休克学”一书为170万字巨着,2001年已出版发行,反映了当前休克研究的进展和我国学者研究的成就。由专业委员会[2]委员陈惠荪、刘良明、赵克森主编的“现代创伤休克基础与临床”一书也于1999年出版,反映了我国在创伤休克研究方面的成就。2008年6月,赵克森教授参加第六届国际休克大会,并发表“休克科隆宣言”。

会议主旨

媒体发布会上,赵克森教授作了“中国休克的近况”报告,代表中国签署了宣言,支持宣言中提出的加强休克研究和制定休克抢救指南等五项行动。2009年6月,应国际出版社(Research Signpost)邀请,赵克森主编出版“Molecular Mechanism of Severe Shock”(重症休克的分子机制)。从2009年1月至今,中国休克学会成为美国Shock杂志的主办单位之一(Official Journal of Chinese Shock Society)。赵克森、薛全福为第一届编委,现任编委姜勇、姚咏明,顾问编委赵克森。2013年3月,本着“加快基础与临床研究整合,促进研究成果转化”的会议主旨,“国际休克脓毒症大会”暨第九届中国病理生理学会休克专业委员会学术大会在广州番禺星河湾酒店召开。大会邀请了美国医学科学院院士、美国休克学会主席、欧洲休克学会主席、国际休克联盟主席、《SHOCK》杂志主编、《Inten Care Med》副主编等着名学者做特邀报告。参会人员超过1千人,规模空前。2015年1月,为反应中国建国五十年来烧伤救治经验的专着“Chinese Burn Surgery”(中华烧伤外科)在美国Springer出版社出版,赵克森、黄巧冰教授主笔了第二章“The alterations of microcirculations in burns”(烧伤时微循环的变化)。同年7月,应美国Nova科学出版社邀请(Nova Science Publisher),赵克森在Advances in Medicine and Biology(医学和生物学进展)一书中,撰写了第八章“Mitochondrial dysfunction in severe hemorrhagic shock”(重症失血性休克时的线粒体功能不全)。

通过学组的规范化建设,集中全国休克专业专家的力量,注重临床转化,紧密结合国际发展趋势,更好地开展学术工作。至今已连续举办了十届全国休克专业学术会议,实时展现休克专业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搭建国内外合作与交流的高水平平台,进一步促进我国医疗、科研活动的规范化、现代化和国际化,提高我国休克诊治水平和国际地位。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