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中國科學院黑土區農業生態重點實驗室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中國科學院黑土區農業生態重點實驗室成立於2009年12月,坐落在地處我國典型黑土區的哈爾濱市長春市,建有海倫黑土農田生態系統國家野外研究站、海倫黑土水土保持監測研究站、大安鹼地生態試驗站、長嶺草地農牧生態研究站和長春綜合農業實驗站5個長期定位研究平台。實驗室以土壤生態學、農田生態學和作物生理學為學科基礎,融合地理學[1]、環境科學和生態學等學科理論和方法,圍繞黑土區農業可持續發展中的耕地保育、環境健康和生態優化等重大科學問題,開展基礎性、戰略性、前瞻性及學科交叉研究,為國家糧食安全和生態安全做出重要的科技貢獻。

定位與目標

面向國家糧食安全和生態安全重大科技需求,針對黑土區農業發展面臨的耕地質量下降、黑土退化、農田水土調控能力降低等關鍵科學問題,開展土壤生態、農田生態系統過程與管理、作物生理生態等學科領域研究,揭示黑土農業生態過程及驅動機制,闡明黑土農田生態系統物質循環及作物高產高效栽培的生理生態機制,攻克提升黑土地力、建立作物資源高效新型種植模式、破解鹽鹼地高效治理等關鍵技術難題,推進黑土區高產、優質、高效、生態農業發展,為實現黑土資源可持續利用、黑土區農業可持續發展提供科技支撐。

以東北黑土區農業生態為重點研究領域,形成基於地表系統過程的農業生態學自主創新體系,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生態安全,提升為東北區域農業可持續發展提供理論基礎和技術支撐的能力,建成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東北區域農業研究中心,建成特色鮮明的農業生態學人才培養基地。

研究方向

研究方向一:黑土區土壤質量演變與驅動機制

重點研究黑土質量退化關鍵過程與時空變異、黑土侵蝕營力作用過程與關鍵控制因子、土壤鹽漬化過程及障礙機理,揭示土壤水肥氣熱耦合過程及機理、侵蝕溝空間分布特點及發展趨勢、鹽漬土的空間分布規律及主控因子,建立土壤質量保育和定向培育的理論與方法,構建黑土質量動態數據庫[2]和時空分異預測模型,建立水土保持耕作技術體系、鹽漬土生態恢復及綜合治理關鍵技術體系。

研究方向二:作物生產力與生理生態機制

針對作物高產高效理想群體構建過程中的光合碳同化、養分轉運及源庫調控等關鍵環節,重點研究作物抗逆穩產與品質提升的關係,探討作物-微生物-土壤養分循環過程,揭示作物響應極端逆境及環境適應性的調控機理,明確作物高產高效理想群體定向調控途徑,闡明現代農業生產技術對作物生產力提升的影響機制,建立作物豐產綠色高效生產模式及技術體系。

研究方向三:農田與草地生態系統過程與管理

重點研究黑土農田和草地生態系統生產力穩定增長機理與優化管理,建立黑土區水土資源動態評價指標體系和預測模型,探討全球氣候變化對農田和草地生態系統的影響並提出管理對策;研究黑土農田和草地生態系統植物—土壤生物間關係及其相互作用機制,明確土壤生物對農藝措施的響應與適應機制及其在農田生態系統中的功能地位,定量描述黑土中微生物、動物和線蟲等種類和變化特徵,挖掘黑土區有益微生物資源,提高土壤養分利用效率和作物抗病蟲害能力。

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張福鎖

實驗室主任:田春傑

實驗室副主任:王光華、李向楠

研究團隊

土壤物質循環學科組

土壤資源與利用學科組

土壤微生物與養分循環學科組

農田分子生態學科組

作物生理與栽培學科組

林下植物資源學科組

草地農牧業學科組

鹽漬土生態與改良學科組

黑土有機碳與保護性耕作學科組

黑土退化與修復學科組。

參考文獻

  1. 地理學的 5 個主題 ,搜狐,2022-07-11
  2. 史上最全分布式數據庫概述,搜狐,2019-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