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成立于2006年12月23日。学会的宗旨是广泛团结和联络全国艺术人类学领域的学者,开展艺术人类学理论与实践的深入研究,注重实地的田野考察,更进一步地认识与宏扬中国自己的民族文化和艺术,为增强中华民族的自信心和凝聚力,为中国艺术人类学学科的发展而努力。

历史沿革: 2006年12月23日 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在北京成立。经过严格规范的选举过程,大会选举产生了组织机构。王文章任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名誉会长,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化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1]博士生导师方李莉任会长。常务秘书处设在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人类学研究中心。

目标、宗旨与性质

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并备案,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直接管理的国家一级学会,是由全国从事艺术人类学研究的相关大专院校、学术研究机构的教师、学者及专业研究人员自愿组成,是一个全国性、非营利性、专门从事艺术人类学专业研究的社会学术团体。。学会宗旨是:遵守国家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遵守国家道德风尚;广泛团结和联络全国艺术人类学领域的学者,开展艺术人类学理论与实践的深入研究,注重实地的田野考察,更进一步地认识与宏扬中国自己的民族文化和艺术,为增强中华民族的自信心和凝聚力,为中国艺术人类学学科的发展而努力。

机构设置

学会最高权力机构是会员代表大会,每届五年。还设立常务理事会,是会员代表大会的执行机构。

主要任务

(一) 广泛团结和联络全国艺术人类学方面的学者和有关研究人员,开展艺术人类学理论方法与实践的深入研讨,积极推动实地的田野考察工作,努力使我国艺术人类学的学科体系逐步完善化。 (二) 定期或不定期举办国内、国际有关艺术人类学领域的研讨会,并致力相关学术成果的出版与宣传。为我国艺术人类学的学术研究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通过学者间的交流与研讨,促进我国艺术人类学学科建设的不断发展。 (三) 为了不断加强艺术人类学的学术研究与交流,并及时总结研究的成果与信息,为全体会员提供国内外有关艺术人类学研究的最新资料与信息,每年推出《艺术人类学研究通讯》若干期。同时组织力量翻译和编写艺术人类学方面的专著与教材。积极做好《民族艺术》杂志的协办工作。 (四) 积极参与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的相关工作,以艺术人类学田野工作的优势,深入城乡基础社和少数民族地区进行民族民间文化才艺术方面的考察,为国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的工作提供可靠资料与必要的理论支持。 主要成果: 学会会员积极进行田野调查,注重田野考察实践和理论结合,重点关注民间艺术和当代艺术现象,整合艺术学与人类学学科的学术资源与研究方法,开展艺术人类学理论方法与实践的深入研讨,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如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会员曹娅丽主持2007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唐蕃古道文化遗产的人类学研究,课题组于2007月7月23-8月23日前往青海玉树、果洛、海西、海南等藏族自治州对唐蕃古道文化遗产进行田野考察。出版有《青海黄南藏戏》、《中国北方游牧民族造型艺术》、《中国北方民族萨满出神现象研究》、《戏曲文化中的性别研究与原型分析》等著作。 多次召开艺术人类学的论坛及学术讨论会,加强国内外学者的交流与合作,及时把握国际艺术人类学研究的前沿学术动向。 在努力推动艺术人类学学术研究与学术交流[2]的基础上,还积极参与国家文化遗产保护工程的相关工作,以艺术人类学田野工作方法的优势,为国家的文化遗产保护工程的工作提供可靠资料与必要的理论支持。

视频

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 相关视频

《生命的艺术》|“中国艺术人类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纪实
中国艺术人类学方向复试真题分数线参考资料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