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伊朗馆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伊朗馆原图链接来自 中国广播网 的图片

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伊朗馆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代表伊朗的展馆,位于世博园区A片区,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伊朗馆的主题为“城市多元文化的融合”[1]

伊朗馆的设计突出了伊斯兰传统建筑的特色,以以及色彩作为设计的主要元素。展馆由三个部分组成,分别为历史、现状、未来。展馆中最有特色的则是一巨型的波斯地毯,每个游客都可以参与到地毯的编织中去,所有的游客会在6个月的展期内一同编积完成地毯。

设计理念

展馆以水、土、光和色彩为主要设计元素:在听觉视觉上制造水的流动感,象征宇宙;土象征着人类与创造;光象征大自然与神圣精神之源;色彩象征缤纷的物种

国家馆日

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2010年6月11日迎来了伊朗国家馆日。伊朗总统艾哈迈迪·内贾德,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出席伊朗馆日活动庆祝仪式并致辞。 俞正声在致辞中对伊朗国家馆日活动的举行表示祝贺。他说,世博会是人类文明成果荟萃的伟大盛会,为各国开阔视野、展现自我提供了机遇和舞台。上海世博会伊朗馆不仅让我们有机会细细品味伊朗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而且紧扣“城市多元文化的融合”这一主题,让我们感受到伊朗人民对城市变化多样性、经济繁荣、科技创新及城市治理的深刻理解和诠释。祝愿伊朗国家馆日活动取得圆满成功[2]

内贾德总统在致辞时对上海世博会的成功举办表示祝贺。他说,很高兴能有机会来到上海这座美丽的城市参加世博会,上海世博会宏伟漂亮的展馆、热情的参观者都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上海世博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体现了人类对未来更美好生活的设想。我们设想中的美好城市,不仅在于便利的交通、优良的服务系统和园林绿化,更在于人与人的和谐。让我们携手努力,共同造福人类

在伊朗馆日庆祝仪式上,伊朗艺术家带来了精彩表演

国宝地毯

两千年前波斯商人通过丝绸之路将他们引以为傲的波斯地毯传到了中国,如今在上海世博会的伊朗馆中,精美绝伦的波斯地毯同样成了展示伊朗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昨天伊朗馆迎来国家馆日,前来参观的世博观众们通过这一幅幅地毯杰作,寻找着伊朗的传统与变迁。

步入伊朗馆,左侧墙壁上悬挂着一副巨型地图,上面用橙色线条醒目地标记出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斑驳的地图,诉说着伊朗悠久的历史和光辉的足迹。一楼大厅里,陈设着一张编织地毯的织机,上面缠绕着各种编织地毯用的原料,参观者可以亲手触摸到这些毛料。顺着台阶拾级而上,是一块块精美的波斯地毯,每一块都价值不菲,大多数以万计,而编织时间也都需1年以上。位于二楼的展厅内,一块罩在玻璃框内的地毯长仅22厘米,宽不过17厘米,是世界上最小的一块波斯地毯,其价值却高达380万元。原来这块地毯全由蚕丝制成,上面的图像都是通过放大镜放大制作,耗时至少20年。

正宗的波斯地毯系全手工制作,这也是其价值不菲的主要原因。正宗的波斯地毯都是由分散的家庭作坊制作,没有工业流水线,往往需要制作者付出巨大的耐心,一块长3米、宽2米的地毯,平均制作时间至少3年。

波斯地毯的制作工艺与波斯文化密不可分。地毯上的花纹都是取自伊朗人的日常生活,比如波斯建筑文字动物植物等。在编织上更是讲究手法,耗时巨大。在染色技术上,采用的都是从植物、昆虫中提炼出来的天然颜料,地毯的颜色经久不变。由于地毯融入了古老的波斯文明,已渐渐演变成一种艺术品,记录着伊朗的传统与变迁。记者发现,这些精美的地毯上,除了传统图案,也有不少反映人与动物的现代写实图像。

伊朗馆的整个展厅分为三个部分,除了伊朗的历史,还有介绍伊朗的现状和未来。伊朗馆主题为“城市多元文化的融合”,为了呼应上海世博会的主题,展馆重点表现伊朗城市和乡村互相辉映的独特魅力。

位于伊朗馆一层巨大的球形展厅内,展出了不少伊朗在科技方面的探索。最吸引参观者的是一架没有琴弦的竖琴。这该如何演奏?只见工作人员按下琴身上的按钮,14道红色光束从琴上端射出,手指拨动“琴弦”,竖琴就会发出相应的声音。这是一架高科技激光竖琴,原本放在伊朗的科学馆里,此次展出主要是为了激起青少年音乐和科技的兴趣。

视频

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伊朗馆 相关视频

上海世博会 伊朗馆
伊朗传统手工波斯地毯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