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中国戏剧(京剧)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中国戏剧(京剧) 100种中国符号-8

京剧有“ 国剧 ”之称。以梅兰芳命名的京剧表演体系被视为东方戏剧表演体系的代表,为世界三大表演体系之一。京剧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其中的多种艺术元素被用作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符号。 [1]

1790年,清代乾隆五十五年起,原在南方演出的三庆、四喜、春台、和春四大徽班陆续进入北京,与来自湖北的汉调艺人合作,同时接受了昆曲、秦腔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又吸收了一些地方民间曲调,通过不断的交流、融合,最终形成京剧。[2]

京剧以历史故事为主要演出内容,传统剧目约有一千三百多个,常演的在三四百个以上。 [3]

2006年5月,京剧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4]

2010年11月16日京剧被列入“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5]

京剧表现程式

在文学、表演、音乐、舞台美术等各个方面都有一套规范化的艺术表现程式。[6]

唱腔属板式变化体,以二簧、西皮为主要声腔。

伴奏分文场和武场两大类,文场以胡琴为主奏乐器,武场以鼓板为主。

角色分为生、旦、净、丑、杂、武、流等行当,后三行已不再立专行。各行当都有一套表演程式,唱念做打的技艺各具特色。

音乐

唱腔 京剧的唱腔以二黄腔和西皮腔为主。二黄有正二黄与反二黄之分,板式有导板、回龙、慢板、慢三眼、中三眼、快三眼、原板、散板、摇板、滚板等。西皮腔板式有导板、板、慢三眼、快三眼、原板、二六、流水、快板、散板、摇板等。

伴奏乐器

京剧的伴奏乐器分文武场,文场主要指管弦乐器,有京胡、京二胡、月琴、弦子、笛、笙、唢呐等。武场主要指打击乐器,有檀板和单皮鼓(班鼓)、大锣、铙钹、小锣等。现代京剧也有使用西洋交响乐伴奏的,如《智取威虎山》。

京剧脸谱

脸谱是运用色彩和线条构成各种图案,以象征人物的性格和品质。[7]

脸谱的根源,不少学者皆归纳为以下两个来源:

祭舞面具说:源于古代祭典所用面具,像驱逐旱魃的傩舞,使用凶宁的面具来突出恶魔可怕的形象。

乐舞面具说:历史传说中北齐的兰陵王面目秀美,作战时戴上威猛的面具,以慑服敌人。

由于俳优头罩面具,在舞台施展动作,究竟不自然,而且无法操纵面部肌肉和眼神的收放来表达现实人物的情绪,于是逐渐放弃面具,于是发展到以脸谱替代面具,提高面部化妆的戏剧功能。

脸谱的作用可归纳成四点:暗示性格、介绍特点、褒贬善恶、明辨美丑。

【整脸】 :一种颜色为主色, 以夸张肤色,再勾画出眉、眼、鼻、口和细致的面部肌肉纹细。

【三块瓦脸】 :又称“三块窝脸”,是在整脸的基础上进一步夸张眉、眼、鼻的画片, 用线条勾出两块眉,一块鼻窝,所以称“ 三块瓦脸”。其中又再分“正三块瓦” “尖三块瓦” “花三块瓦” “老三块瓦”等。

【十字门脸与六分脸】 :十字门脸由三块瓦脸发展出来,特点是 将三色缩小为一个色条, 从月亮门一直勾到鼻头以下,用这色条象征人物性格。主色条和眼窝构成一个“十”字,故名“十 字门脸”,又分“花十字门”、“老十字门”。六分脸特点是将脑门的主色缩为一个色条,夸大眉形,白眉形占十分之四,主色占十分之六。“六分脸”也称“老脸”。

【碎花脸与歪脸】:碎花脸由“花三块瓦脸”演变而来,保留主色,其他部位用辅色添勾花纹,色彩丰富,构图多样和线条细碎,故称“碎花脸”。歪脸主要用来夸张帮凶打手们的五官不正, 相貌丑陋, 特点是勾法不对称, 给人以歪斜之感。

【僧脸与太监脸】 :“僧脸”又名“和尚脸”。特征是腰子眼窝 花鼻窝 花嘴岔,脑门勾一个舍利珠圆光或九个点,表示佛门受戒。太监脸专用来表现擅权害人的宦官 ,色彩只有红白两种 ,形式近似“ 整脸 ”与“ 三块瓦脸 ”,只是夸张太监的特点;脑门勾个圆光,以示其阉割净身,自诩为佛门弟子。脑门和两颊的胖纹,表现出养尊处优 脑满肠肥的神态。

【元宝脸与象形脸】 :无宝脸的脑门和脸膛的色彩不一,其形如元宝,故称“元宝脸”。分“ 普通元宝脸 ”、“倒元宝脸”、“花元宝脸” 三种。象形脸一般用于神话戏,构图和色彩均从每个精灵神怪的形象特征出发, 无固定谱式。画法要似像非像,不可过于写实,讲究“意到笔不到”,贵在 “传神”,让观众一目了然,一看便知道何种神怪所化。

【神仙脸与五角脸】 :神仙脸由“整脸” “三块瓦”发展而来,都用来表现神、佛的面貌 ,构图 取法佛像。主要用金、银色,或在辅色中添勾金、银色线条和涂色块,以示神圣威严。五角脸又名“三花脸”或“小花脸”,特点是在鼻梁中心抹一个白色“豆腐块”, 用漫画的手法表现人物的喜剧特征。

【小妖脸与英雄脸】 :“小妖脸”表现的是神话戏中的天将 小妖等角色。这种脸谱又名“随意脸”。“英雄脸” 不是指杰出人物的脸,而是指扮演拳棒教师和参与武打的打手的脸。

行头

传统戏剧的服装统称为“行头”,保留了明朝服饰的特点。基本的行头包含:蟒、靠、褶、帔、衣、盔、靴等。这些行头依角色身分和行当来穿著,无时代、地域或季节的限制,一套行头通常可以在不同的情形下穿著。也就是说,同一套行头在不同的剧目里,各表现不同的角色。

根据《辞源》,“蟒衣为象龙之服,与至尊所御袍相肖,但减一爪耳。”蟒衣本指绣有蟒蛇形的袍衣。后为绣龙形有四爪的衣袍。明代为大臣所穿,清代则为各官员遇典礼时穿用。

道具

京剧的道具十分写意,比如一只马鞭就代表了胯下坐骑,两面绣著车轮的旗子就可以代表一辆车,而坐车人实际是走著。

起源与发展期

京剧前身为徽剧,通称皮黄戏,同治、光绪两朝最为盛行。道光年间,汉调进京,被二黄吸收,形成徽汉二腔合流。光绪、宣统年间,北京皮黄班接踵去上海,因京班所唱皮黄更为动听,遂称之为"京调",以示区别。其后因上海梨园整个被京班所掌握,于是正式称京皮黄为"京戏"[8]

《都剧赋》描述:“徽班日失丽,始自石牌”。表明安庆的徽班历史上曾经出现过辉煌,很多京剧前辈名伶都是这一带的人,因而有“无石不成班”的说法。

徽班

雄霸明清商界500馀年,富甲一方的徽州商帮,在事业成功上引发了文化消费欲望的高涨,随著戏曲声腔昆山腔的兴起,纷纷蓄养家班,角色斗艺,并卖力为乾隆下江南收集声色歌舞,不惜重金包装徽剧色艺,客观上为徽剧进京创造了条件。[9]

大江南北文人雅士和富商巨贾纷纷蓄养家庭戏班。已经在外地商界崭露头角的徽商也纷纷效仿。长期为某个徽州商人所养所用的戏曲班社就被外人称为“徽班”。

徽商广蓄家班,安徽沿江一带,包括古徽州的地方戏也开始兴盛。他们唱昆腔,由于语言的差异而不“谐吴音”,不经意间唱出了一点。尤以诞生在安徽安庆市怀宁县的石牌调最著名。徽州艺人带著乡音下扬州,得到了徽商们的亲情惠顾和重金扶持。他们或出没于码头街肆,或为徽商富贾所容留。技艺得到发展,乡音也渐占上风。

无石不成班

石牌是安庆市怀宁县一个古老的集镇,“无石不成班”的“石”即指这里,也泛指安庆及其所属各千艘。江西、福建、湖北等地客商纷纷在此设馆驻节。当时的石牌除本地居民外,大都是过往船帮和商户,在生存问题变得比较轻松的时候,他们开始构建自己的市井文化。

石牌当时可供表演的戏剧舞台多达800处,不仅有戏园、戏楼,还有花戏台。

戏园,在石牌镇就有3家。上镇横街的长乐大戏院可容纳观众600多人,专供徽调、皮簧班演出。

戏楼,通常在祠堂内。祠堂戏楼通常只唱大戏,每年做冬至节、族内有人中举、升官以及族内官绅庆寿等,都要聘戏班在戏楼演出。此外,祠堂大修落成,也必邀班唱戏以示祝贺。

在石牌的弹丸之地涌现出了郝天秀、程长庚、杨月楼等多位开一代风气的色艺最优!”“无石(牌)不成班!”之说一时间广为流传。京剧的唱腔中有很多字辞的发音是与北京方言不相同,但这些字辞却与安庆方言里的发音一模一样。

镇石牌乡野间发源的徽剧,走出了古镇,走到了北京,徽班进京的辉煌历史光环至今还笼罩著古镇石牌。

安庆是中国较早接受现代文明的城市之一,也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同时安庆还是享誉世界,极具地方特色的戏剧— 黄梅戏的故乡。

苏唱街梨园

徽班进京的出发地在扬州,身怀绝技的优伶们,在位于苏唱街的梨园总局安商量和排演出剧目,并在那里一起摆个身段、甩两下水袖、扬几声珠圆玉润的歌喉。声情并茂,婀娜多姿,那时的苏唱街,十分热闹。

1790年秋,为庆祝乾隆八旬寿辰,扬州盐商江鹤亭(安徽人)在安庆组织了一个名为“三庆班”的徽戏戏班,由艺人高朗亭率领进京参加祝寿演出。这次北京的祝寿演出规模盛大,从西华门到西直门外高粱桥,每隔数十步设一戏台,南腔北调,四方之乐,荟萃争妍。或弦歌高唱,或抖扇舞衫,前面还没有歇下,后面又已开场,群戏荟萃,众艺争胜。在这场艺术竞赛当中,第一次进京的<三庆徽班>获得大大成功。后又有<四喜班>、<和春班>、<春台班>等徽班进入北京,并逐渐称雄于京华的剧坛。这就是所谓的“四大徽班进京”。

四徽班进京

四大徽班进京献艺,揭开了200多年波澜壮阔的中国京剧史的序幕。

四大徽班各有所长,有“三庆的轴子,四喜的曲子,和春的把子,春台的孩子”的说法,轴子指以连演整本大戏著称,曲子指擅长演唱昆曲,把子指以武戏取胜,孩子指以童伶见长。

在京的各声腔剧种的艺人,面对徽班无所不能、无所不精的艺术优势,无力与之竞争,多半都转而归附徽班。

交流与传播

京剧前身是清初流行于江南地区,以唱吹腔、高拨子、二黄为主的徽班。徽班流动性强,与其他剧种接触频繁,在声腔上互有交流渗透,因此在发展过程中也搬演了不少昆腔戏,还吸收了啰啰腔和其他一些杂曲。

1790年,清乾隆五十五年以高朗亭(名月官)为首的第一个徽班(三庆班)进入北京,参加乾隆帝八十寿辰庆祝演出。

《扬州画舫录》载:“高朗亭入京师,以安庆花部,合京秦二腔,名其班曰三庆。”

《随园诗话》批注中则更具体指出是“ 闽浙总督伍纳拉命浙江盐商偕安庆徽人都祝厘。”随后还有不少徽班陆续进京。

徽汉合流

汉剧流行于湖北,其声腔中的二黄、西皮与徽戏有著血缘关系。徽、汉二剧在进京前已有广泛的艺术交融。

1821年,乾隆末年,汉剧名家米应先进京后,道光年初先后又有著名汉剧老生李六王洪贵馀三胜,小生龙德云等入京,分别搭入徽班春台、和春班演唱。

汉剧演员搭入徽班后,将声腔曲调,表演技能,演出剧目溶于徽戏之中,使徽戏的唱腔板式日趋丰富完善,唱法、念白更具北京地区语音特点,而易于京人接受。

1845年,道光二十五年各大名班,均为老生担任领班。徽、汉合流后,促成了湖北的西皮调与安徽的二簧调再次交流。徽、秦、汉的合流,为京剧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形成期

1840-1860年,道光二十年至咸丰十年间,经徽戏、秦腔、汉调的合流,并藉鉴吸收昆曲、京腔之长而形成了京剧。[10]

标志之一

曲调板式完备丰富,超越了徽、秦、汉三剧中的任何一种。唱腔由板腔体和曲牌体混合组成。声腔主要以二簧、西皮为主。

标志之二

行当大体完备。

标志之三

形成了一批京剧剧目。

标志之四

程长庚馀三胜张二奎为京剧形成初期的代表,时称“老生三杰” 、“ 三鼎甲 ”即:“ 状元 ”张二奎、“ 榜眼 ”程长庚、“探花” 馀三胜。他们在演唱及表演风格上各俱特色,在创造京剧的主要腔调西皮、二簧上和京剧戏曲形式上,以及具有北京语言特点的说白、字音上,做出了卓越贡献。

《同光名伶十三绝》是京剧史上的一幅名伶彩色剧装写真画,由晚清民间画师沈蓉圃绘制。他参照了清代中叶画师贺世魁所绘《京腔十三绝》戏曲人物画的形式,挑选了清同治、光绪年间(1860至1890)京剧舞台上享有盛名的十三位演员(程长庚、卢胜奎、张胜奎、杨月楼、谭鑫培、徐小香、梅巧玲、时小福、馀紫云、朱莲芬、郝兰田、刘赶三、杨鸣玉),用工笔重彩把他们扮演的剧中人物描绘出来,显示了作者的深厚功力。

1943年,民国三十二年《同光名伶十三绝》由进化社朱复昌在书肆收购,经缩小影印问世,并附编《同光名伶十三绝传》一册。

成熟期

1883年一1918年,京剧由形成期步入成熟期,代表人物为时称“老生后三杰”的谭鑫培、汪桂芬、孙菊仙。其中谭鑫培承程长庚、馀三胜、张二奎各家艺术之长,又经创造发展,将京剧艺术推进到新的成熟境界。

谭在艺术实践中广征博采,从昆曲、梆子、大鼓及京剧青衣、花脸、老旦各行中藉鉴,融于演唱之中,创造出独具演唱艺术风格的“ 谭派 ”,形成了“无腔不学谭”的局面。

1883年,光绪九年慈禧五旬寿日,挑选张淇林、杨隆寿、鲍福山、彩福禄、严福喜等18人入宫当差,不仅演唱,且当京剧教习,向太监们传授技艺。自此,清宫掌管演出事务的机构“升平署”,每年均选著名艺人进宫当差。

1911年,结止宣统三年计有谭鑫培、杨月楼、孙菊仙、陈德霖、王楞仙、杨小楼、余玉琴、朱文英、王瑶卿、龚云甫、穆凤山、钱金福等生、旦、净、丑的名家150馀人曾入宫。由于慈禧嗜好京剧,加之京剧名家频繁在宫中献艺,声势日强。[11]

京剧四大名旦

1917年以来,京剧优秀演员大量涌现,呈现出流派纷呈的繁盛局面,由成熟期发展到鼎盛期,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为,梅兰芳、余叔岩。

1920年代后的余叔岩、言菊朋、高庆奎、马连良等,均在宗“谭派”的基础上发展为各自不同的艺术流派。

1927年,北京《顺天时报》举办京剧旦角名伶评选。读者投票选举结果:梅兰芳以演《太真外传》,尚小云以演《摩登伽女》,程砚秋以演《红拂传》,荀慧生以演《丹青引》,荣获“ 四大名旦 ”。

“四大名旦”脱颖而出,是京剧走向鼎盛的重要标志。他们创造出各具特色的艺术风格,形成了梅兰芳的端庄典雅,尚小云的俏丽刚健,程砚秋的深沉委婉,荀慧生的娇昵柔媚“四大流派”,开创了京剧舞台上以旦为主的格局。

视频

昆曲《牡丹亭·游园惊梦》根据1959年录音配像,描写了杜丽娘与柳梦梅的爱情故事,体现了青年男女对自由爱情生活的追求。录音:梅兰芳,配像:杨春霞,饰杜丽娘;录音:俞振飞,配像:蔡正仁,饰柳梦梅。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