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茶艺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茶艺[1] 指茶仪式的泡茶与饮茶技艺,在中国已经存在很长一段时间,此名字的采用是经过讨论,以区分于源自日本的茶道,并从通俗而易于被大众接受的角度出发的。目前,开设茶艺馆在东亚文化圈已经蔚为潮流。
目录
由来
茶艺萌芽于魏晋南北朝,但早于西汉就有文献记载当时人已有较为讲究的品茶方式,王褒的《僮约》就有提到当时人烹茶已有专门的一套用具,品茶完毕就会好好贮存,虽然没有详细的品茶程序,但对茶具的重视已反映出当时饮茶已非纯粹的饮用一种饮料,而是作为艺术去欣赏、品尝。到了西晋,品茶的程序、步骤较前代更为讲究,除了择水、择器、烹煮外,还重视泡出来的茶之卖相,茶的泡沫成为观赏的对象,即后世称之汤花。而最早有较详细记载仪式化、艺术化饮茶是陆羽《茶经》中的煎茶艺,当中包括“五之煮”和“六之饮”。封演的《封氏见闻录》记载陆羽之徒常伯熊的茶艺,他讲究品茶的服饰、茶具、程序,形式富有观赏性、艺术性的茶艺,并且具备自己的风格,即风雅派煮茶艺。
当时僧侣用茶来集中自己的思想。皎然、卢仝、赵州禅师等人则是修行派煮茶艺的代表,赵州禅师曾经以“吃茶去”来接引学人。
唐代煮茶,多用姜盐添味,世称姜盐茶,诗人薛能《茶诗》云:“盐损添常戒,姜宜煮更黄。”当时已有痷茶法,即后世称的泡茶,但因为光时制茶工艺尚未为冲泡法创造普及的技术条件,痷茶会有草青味和苦涩味,故未能普及。
宋朝流行点茶法,把茶叶碾成抹茶,冲出来的茶汤要色白如乳,《观林诗话》载,北宋苏轼喜欢凤翔玉女洞的泉水,每次去,都要取两瓶携回烹茶。苏轼有《和蒋夔寄茶》一诗:“老妻稚子不知爱,一半已入姜盐煎。”。苏轼本人很注重茶的养生效果,吃完饭后用浓茶漱口,可解除烦腻。当时还流行一种把茶汤纹脉形成物象的技艺,称为茶百戏,又称分茶、水丹青、汤戏、茶戏等,类似西方的咖啡拉花。
明代起泡茶开始流行,又称煎茶,但与唐代流行的煎茶并不是同一方式。
类型
中国茶艺由于经历多个时代,而各时代、各地域又发展出不同风格的茶艺,因此类型、流派众多,仪式化的茶艺以瀹茶法可分为煮茶艺、煎茶艺、点茶艺、痷茶艺等,各大类中又可依茶具、品饮方式、精神思想等再分为小类。同样的技法用于各流派中又产生不同的变化。
以技法分类
煮茶艺
煮茶艺是把茶直接放进水中,经过较长时间烹煮后饮用,可使用生采茶、散茶、末茶,冷水投茶或热水投茶皆可。据西晋杜育《荈赋》载,煮茶艺,注重瀹茶水质、茶具材质等,要求以清流之水烹茶,以东隅之陶器为茶具,并以匏制的勺子舀茶。煮出来的茶,茶末沉底,浮在水面的汤花光如积雪,又如春花般灿烂。且重视茶的功效,喝下的茶要能调理精神,消除疲劳。也有加入其他材料煮成芼茶饮用。
芼茶艺
芼茶艺是把其他材料加入茶中一同饮用,可分为芼蔬艺(加入葱、姜、枣、橘皮、茱萸、薄菏等)、芼果艺(加入水果)、芼花艺(加入花朵)等。
煎茶艺
煎茶艺,是把茶饼灸烤后碾碎,再投入热水中稍为烹煮一下,再饮用。
陆羽煎茶艺
据陆羽《茶经》〈五之煮〉和〈六之饮〉记载,煎茶艺有九个重点,包括采制、鉴别、器具、用火、选水、炙烤、碾末、烹煮、品饮。烹茶前要先灸茶,烘干与晒干的茶有不同的灸法,再碾茶。要慎选烹茶之水、生火之燃料。烧水时要注意水温,茶煮沸后羁注意泡沫的状态,分茶时再把泡沫弄成均匀的汤花。对茶色、茶香、茶味也有一定标准。分茶的数量和冲泡次数也有一定限制。
痷茶艺
即泡茶艺,始于唐代,但至明代才开始流行。
点茶艺
把茶叶碾磨成抹茶,以茶筅搅动而成。其中五代有一种点茶艺称为漏影春,是把剪成镂空图案的纸贴在茶盏内,然后用茶和淀粉制成的茶糁贴在镂空上,再把纸拿掉,就成为花身,再以荔枝肉为叶,松实、银杏之类珍物为花蕊,再注入沸汤,然后以茶筅点搅,是在茶盏中造景之艺,娱口娱目。元代倪瓒又创出清泉白石茶,是用核桃、松子和以一些真粉,做成园林假山叠石形状,置于茶汤之中。
流派
风雅派
由陆羽之徒常伯熊开展,讲究品茶的服饰、茶具、程序,形式富有观赏性、艺术性。
禅茶派
即“修行派”茶艺,是僧侣用茶来集中自己的思想,逐渐形成追求正、清、和、雅的禅茶派茶艺,以皎然、卢仝、赵州禅师等人为代表,赵州禅师曾经以“吃茶去”来接引学人。
自然派
自然派茶艺始于明代,主张契合自然。由朱权开创,后有文徵明的征派茶艺,即文徵明所创的流派,重视品茶之环境,讲究幽静清雅的茶舍。
参考文献
- ↑ “中国茶艺会”惊艳中西方宾客,大纪元,2019-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