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中纳言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中纳言

图片来自sakura-paris

中纳言(ちゅうなごん)为太政官中设置的令外官。在太政官中相当于四等官的次官。唐名黄门侍郎,俗称黄门[1]

介绍

天武天皇治世下有“纳言”官职存在、飞鸟浄御原令之下亦设置有以“中纳言”为名的职位,但跟后世的中纳言可能有所不同。此中纳言于大宝元年(701年)3月的大宝令施行时废止。

庆云2年(705年)4月、大纳言定员由4人减为2人、为补不足于是设置新的中纳言。基本职务与大纳言同様为宣下和奏上、与各大臣议论政务。官位相当制于当初为正四位上天平宝字5年(761年)2月改为从三位。定员为3人、其后设置权官(权中纳言)、定员变为有名无实。

平安时代贵族人口增加、为应付求官位昇进的贵族,必须先当参议15年以上的中纳言就任条件放宽,在任者亦增加。后白河院政期达10人、后白河之死后、九条兼实把其压抑在8人。其后、后鸟羽院政期再回复为10人。

正治2年(1200年)由平基亲著的‘官职秘抄’记述中纳言的昇进路径有“五道”,包括“参议大辨近卫中将检非违使别当摄政·关白的儿子、二位三位中将。当参议十五年以上之辈。”。

参考文献

  1. 中纳言,sakura-par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