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临江战役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临江战役中国共产党和后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又称之为四保临江,或经常与其配合的北满军事行动并称“三下江南、四保临江”。1946年11月国共内战期间,陈云等领导长白山区的东北民主联军坚守南满根据地,对国民革命军进行机动作战,破坏杜聿明的“先南后北,南攻北守”战略[1]

背景

1946年5月,杜聿明率领的国军主力取得本溪进攻战、四平会战胜利后,推进至长春、吉林市以北的松花江南岸;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民主联军北撤到松花江北,与国军隔江对峙。南满的东北民主联军趁国军主力空虚,发动鞍海战役,1946年5月22日攻克鞍山,并乘胜南下海城,迫使驻守海城的滇军第60军第184师师长潘朔端率部起义,进而又一鼓作气拿下大石桥和营口等城市,并在新开岭全歼第52军第25师,俘虏师长李正谊。东北国军被迫改变作战方针为“先南后北”,集中主力先扫平南满再图谋北满。国军一方面固守沈阳抚顺鞍山等大中城市,一方面用王牌新六军扫荡民主联军辽南独立师。

南满东北民主联军在1946年10月25日在国军进攻下放弃安东市通化市后,至11月下旬在南满仅存的临江县、长白县、抚松县、靖宇县四座人口稀少的小县,形势十分危急。

1946年11月中共中央东北局决定派遣中共东北局副书记、东北民主联军副政委、辽东分局书记、辽东军区政委陈云萧劲光赴临江,组建辽东分局(亦称南满分局)组织反抗。陈云兼任分局书记和辽东军区政治委员,萧劲光任辽东军区司令员,萧华任分局副书记、辽东军区副司令员兼副政委。12月,在七道江会议上,陈云坚持主张所在部队坚守南满,反对北撤到北满的方针。

而此时,由杜聿明率领的国军进攻北满共军根据地,陈云同萧劲光指挥辽东军区部队,落实七道江会议派主力部队跳入敌后游击作战策略,与国军在临江地区胶着。萧华亲临辽南“岗边根据地”的南台村,向辽南省委、辽南军区传达了七道江会议精神,并作了目前形势与任务的报告:“肯定了辽南党、政、军坚持辽南、出击敌后有功;要求抓紧时间补充扩大部队和进行休整,准备下一步的作战”,发出了“进行反攻、打出去、收复辽南失地”的号召。辽南党政军以“生在辽南,战斗在辽南,胜利在辽南”的口号,在“四保临江”“三下江南”战役中,辽南独立师和辽南第一、第五2个军分区及县、区武装向国军占领的中长路辽南沿线的城市主动进攻,先后进行了三打鞍山、五打大石桥、三打海城、二打营口等拉锯战。经过百余次战斗,牵制了新六军三个师,歼敌2400余人,减轻了保卫临江正面战场的压力,完成了拖住新六军的战略任务。陈云在1947年有过评价: “辽宁出击敌后有功,将新六军主力牵制在辽南,对四保临江起了很大作用[2]。”并且赞誉辽南军区地方武装是“辽南檐下一盏灯”。

1946年12月3日吉林省委召开会议,研究敌人向桦甸增兵后的形势,决定吉东警备二旅和吉南二十四旅应该采取积极军事行动,以保卫东满并配合西北面我军对敌作战。会后,吉林军区副司令员赖传珠、副政委唐天际等组成前方指挥所进驻桦甸县江东,直接指挥吉东警备二旅和吉南二十四旅,挺进敌后活动,配合保卫临江作战。12月6日 吉林军区命令吉南军分区二十四旅撤回桦甸江东执行防务。12月8日 驻桦甸国民党六十军一八二师五四四团一营在县保安大队的配合下,从大勃吉口子过松花江对江东解放区进行骚扰,吉南军分区副司令员蒋克诚率七十一团、七十二团在鸭绿沟阻击,毙敌50人,俘敌250人。

视频

临江战役 相关视频

四保临江战役,韩先楚专挑蒋介石的嫡系打,旋风司令名不虚传
“四保临江”战役解说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