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臨高縣惠霖堂

來自 孔夫子舊書網 的圖片

臨高縣惠霖堂源於基督教於光緒十一年(1885年)傳入臨高縣說起,由駐海口市美國基督教長老會派傳教士林保羅、李惠霖、石鼎業到臨高地區進行傳教活動。初期,教堂附近村莊有李金養、王那壁、符國榮等接受洗禮入教。

光緒三十年符國榮在加來、南江地區主持傳教後,吸收了黃四文等5位教徒,初在加來市教徒林文根家中做禮拜活動,兩年後,教徒發展到20多戶,便建立一間茅屋作為禮拜場地。與此同時,和舍市基督教傳教士也租了一間寺院作為教堂活動場所,屬加來堂會分設機構。民國17年(1928年)加來堂會發展到南保、多文、東江等地區,信教200多戶。

民國19年,堂會在加來圩建起一間磚木結構的教堂作為固定的場地,命名為「惠霖堂」(當時由美籍傳教士李惠霖主持傳教,籌建教堂)。在南保、多文設立分堂會,歸加來堂會管轄。加來堂會建立後不久,由符國榮主管,符死後,由楊法電(那大市人)主持傳教,按立黃四文、辛四光、吳振江為長老

楊法電死後,由符文開(那大市人)牧師負責,堂會有長老符策勛、許有賢、陳元珍。民國25年,符文開到新盈傳教後,加來堂會由符任光(山東神學院畢業生)主持。符任光任職期間,按立王之勛、王必照、符撲瑞為長老。到民國34年,教徒發展達1300多人。

目錄

教堂的產生

基督教被正式承認之前,任何公開的祈禱和傳教活動都是不可能的。於是,早期基督教的宗教儀式和活動都是採取名副其實的「地下活動」。在秘密開挖的地道內,安放一張特製的長桌作為會議之用。地道的兩側壁上,挖出一個個的穴龕,裡面刻畫着粗拙的聖像作為信徒們膜拜的對象。由於怕教外的敵視者發現,這些聖像和聖經故事都採用象徵的手法。如陽光代表上帝,鴿子橄欖枝代表和平、幸福;牧童象徵耶穌,一群羔羊象徵人民,並以此代表耶穌愛人民;一個孩子在洗澡象徵皈依基督教的新教徒正在舉行洗禮[1]儀式;這種地下的穴龕盛行於公元1世紀到公元4世紀初葉,是基督教最早的教堂建築形式。

從公元4世紀君士坦丁大帝頒布了著名的「米蘭敕令」[2],使基督教取得了國教地位,在此之後,地下的穴龕活動終止停止了,地面的基督教教堂建築開始出現。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