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为纪念父亲诞辰一百周年而作(袁清)

为纪念父亲诞辰一百周年而作
图片来自免费素材图片网

《为纪念父亲诞辰一百周年而作》中国当代作家袁清写的散文。

目录

作品欣赏

为纪念父亲诞辰一百周年而作

今天是2024年2月24日,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俗话说,每逢佳节倍思亲,在这个万家灯火户户团圆的日子里,我十分想念我那沉默寡言、老实巴交、辛苦劳作一辈子的父亲。

2024年,是父亲诞辰一百周年,也是父亲去逝二十五周年。从上个世纪二十年代初到九十年代未,父亲在这个世界上生活了七十五个春秋。七十五年,相对历史长河而言,只是一瞬间。对于有些人来说,也许是享快乐时光,叹人生苦短。而相对父亲而言,却是漫长的难熬的艰难岁月和苦难人生。

父亲生于乱世,少年丧父,命运坎坷。父亲出生于民囯十六年(1924年)。这个时期,正是军阀混战的动荡年代。曾经辉煌的家族,到了祖父这一代,已是家道中落,几近赤贫。饱读诗书的祖父由于家贫拮据,无缘科举功名,只能靠在族馆教书为生,勉强养家糊口。父亲9岁时,祖父突患重病,撤手人环,英年早逝。留下祖母带着三个不满十岁的小孩(父亲9岁,姑姑4岁,妈妈是祖母6个月大抱回的童养媳当时只有6岁),过着孤儿寡母的生活。大家闺秀出身、缠过小脚的祖母不得不扛起了生活的重担。刚念一年多私熟的父亲,只得丢下书包,扶起犂耙,从此,走向田间地头,开启了长达六十多年的躬耕劳作生涯。祖母38岁守寡育儿,父亲9岁扶犂掌耙,一时在四邻八乡传为佳话,以至于事隔多年人们谈起当年情形,仍然嘘唏不已,敬佩有加。

父亲一生辛劳,历尽困苦,饱经沧桑。父亲一生,历经了民囯战乱、抗日战争、土地改革、文化革命、改革开放各个时期,可谓是历尽苦难,饱经沧桑。少年时期,辍学务农,辅助祖母,耕田种地,劈柴挑水,内外兼顾,以瘦弱的肩膀扛起了家庭的重担。人到中年,又经历了三年自然灾害的极端困难时期和文化大革命的动荡不安,还经历了中年丧妻之痛。几十年间,面对一家老小的吃穿用度,父亲忍饥挨饿,默默耕耘,撑起了一个风雨飘摇的家。及至老年,仍未得到片刻休养,七十多岁高龄依然独自一人在老家守着几亩薄田,艰难度日,直至病魔缠身,重疾而终。

父亲一生忠厚,默默无闻,于世无争。坎坷的经历,苦难的人生,造就了父亲沉默寡言、坚韧不拔的性格,锻就了父亲忠厚老实、正直守诚的品德。从我记事时起,就只看到过父亲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归(很多时日落也没归)的身影,从未见过父亲快乐嬉笑、闲话安逸的情形。有时想,父亲一生所说的话,也许加起来还没有别人一天的话多。诚信稳重、忠厚老实之人最能得到他人的信任,父亲从上世纪六十年代末开始,干了三十多年的生产队保管员。经父亲之手,进出过无数钱粮,保管着全队几百号人的公有财物,几十年如一日,从不懈怠,从未出错。几十年来,无论是灾荒年景,还是丰收时节,父亲从未从集体仓库中私自带走过一粒谷、一滴油、一个红薯、一粒芝麻,从未在自己身上开支过公家一分钱。连七十年代在我们生产队驻点公社书记都称赞父亲为“红管家”。父亲的忠厚老实,表现在为人处世方面,就是默默无闻,于世无争。父亲一辈子没有与人红过脸,一辈子没有与人争过高低,真正是“宁可天下人负我,我终身不负他人”。这么多年,每每有人提到父亲时,有的都是溢美之词,从未有人说过半个“不”字。

情,触景而生;文,有感而发。写下这段文字,我是信手拈来,一气呵成,不加纹饰,未加雕琢。因为父亲的生平、经历、品行、操守,早已存之于我的内心深处,镌刻于我的脑海之中。

在父亲诞辰一百年之际,谨以此文,以资纪念。

2024.2.24(元宵节)于龟山垴陋室[1]

作者简介

袁清(野钓山人),湖北阳新人,1963年出生,当过老师和基层公务员。喜欢读书和码字,爱好听戏和钓鱼,不喜繁华与热闹,偏爱平淡与清静。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