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义湘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义湘
出生 625年
逝世 702年

義湘(625年 - 702年),新羅僧人及朝鮮華嚴宗之祖。

人物生平

義湘俗姓金氏 ,出身貴族,644年(善徳女王13年)19歲時於慶州皇福寺出家。650年(真徳女王4年)26歲時與同學元曉到唐留學,但到邊境時為高句麗所阻。661年37歲時再次前往唐留學,翌662年年隨唐華嚴宗第二祖智儼學習,671年(文武王16年)47歲時回國,676年(文武王16年)、文武王勅命建立浮石寺作為新羅華嚴宗根本道場。後前往海印寺玉泉寺梵魚寺華嚴寺等草嚴十剎教學,悟真・智通・表訓・真定・真蔵・道融・良圓・相源・能仁・義寂等門弟輩出,號稱義湘十哲。

702年(聖德王元年),78歲圓寂。

人物思想

义湘哲学思想的理论基础是华严宗的“理事说”。他在《华严一乘法界图》中系统地、集中地论述了世界的本原问题。认为世界是由普遍的、绝对的精神实体“理”所构成的统一体。“理”不仅是众生成佛的依据,而且是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的万物共同的本质和存在的依据。还有与“理”相应的现象世界或个别存在“事”(见理与事)。现象世界“事”是本体世界“理”的显现,本体世界是现象世界的依据。从这种理论观点出发,他又提出“圆融”说,认为既然事物都是本体“理”所显现出来的现象,每一现象都包含着本体“理”,因此,各种事物都是互相包容的,事物之间没有差别,没有对立。他在《华严一乘法界图》中说:“法性圆融无二相,诸法不动本来寂,无名无相绝一切。……一中一切多中一,一即一切多即一。”“一”即“理”,指一般;“一切”即“事”,指个别。他在这里实际上是取消了一般与个别、部分与整体的区别,否认了事物的差异性,陷入了唯心主义与形而上学的泥淖。他从“事事无碍”的立场出发,虚构出一种既没有差异,又不存在矛盾和对立的圆满的幻想的精神世界,这实质是要掩盖新罗后期日益激化的阶级矛盾,为新罗封建统治阶级作理论上的论证。

主要著作

  • 『華嚴一乗法界圖』1巻
  • 『入法界品抄記』1巻(已失)
  • 『華嚴十門看法觀』1巻(已失)
  • 『阿彌陀經義記』1巻(已失)
  • 『諸般請文』(已失)
  • 『白華道場發願文』(一部現存)
  • 華嚴一乘發願文
  • 投師禮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