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新羅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新羅(英文音譯:Silla,公元前57年~935年),朝鮮半島國家之一,從傳說時代起,立國達992年。公元503年開始定國號為「新羅」。 新羅最初由辰韓朴氏家族的朴赫居世居西干創建。

新羅(前57年—935年)為朝鮮歷史上的國家之一。

據《三國史記》記載,新羅於前57年由朴赫居世居西干所創建。532年兼併伽椰,在朝鮮半島上開始與高句麗百濟形成三足鼎立。660年新羅聯合唐消滅了百濟。668年,新羅與唐又消滅了高句麗。羅唐戰爭後,新羅統一了朝鮮半島大同江以南地區後成為統一的新羅。9世紀末期,統一的新羅被分裂成後三國。935年,後三國被高麗統一。[1]

歷史

歷史學者傳統上將新羅的歷史分成三部分:早期(前57年-654年)、中期(654年-789年)和晚期(780年-935年)。

建國

據高麗史書《三國史記》記載,新羅前57年由朴赫居世居西干金城(今韓國慶州)創建。新羅最初是辰韓的12個部落之一,共有6個村莊和6個家族。據說,赫居世居西干是從天上飛來的白馬生下的蛋中出生的。赫居世居西干13歲的時候,新羅六個家族推舉他為國王。赫居世居西干也被認為是目前朝鮮半島常見的朴姓的祖先。目前的考古發現表明,在這一時期,可能有新羅政權的存在,但還不能稱其為真正的國家。金富軾這樣寫的原因可能是想讓新羅的歷史看上去比高句麗百濟的長。而較之高句麗百濟公元前建國,新羅可能是建國最晚的。公元503年始定國號為新羅,之前曾經用過「雞林」、「斯羅」等國號,而最早的歷史接近於部落聯盟國家或者城邦國家。

新羅騎士瓷雕。

初期

建國初期,新羅先後被朴氏、石氏(又叫昔氏)和金氏三大家族統治。到2世紀,新羅發展成朝鮮半島東南的一個國家,對其周邊的辰韓部落的影響也不斷擴大。3世紀,新羅成為辰韓最強大的城邦國家。

250年,在新羅西邊百濟取替了馬韓形成了一個中央集權的國家。在新羅西南伽椰取代了弁韓。50年,在朝鮮半島北部,高句麗已初具規模,並在313年侵吞樂浪郡後成為很有威脅性的地區霸王。而新羅的北部也有靺鞨部落的侵擾。[2]

擴張和中央集權化

356年,金氏家族的奈勿尼師今繼位後,開始世襲君主結束了新羅三大家族輪流掌權的局面。377年,新羅與今中國境內的南北兩朝東晉前秦以及高句麗分別建交,並向東晉朝貢。

4世紀後期, 由於新羅西有百濟,南有日本的包圍,新羅最初與高句麗結盟。不過當高句麗遷都到平壤並開始南擴後,427年新羅被迫和百濟結盟。智證王四年(公元503年)正式定國號為新羅,取意新者德業日新,羅者網羅四方之義。在很多國際場合以羅作為簡稱之一。

法興王在位時期(514-540年),新羅已發展成為一個羽毛豐滿的國家,以佛教為國教並有自己的年號。在伽椰與新羅的戰爭中,新羅吸收了伽椰。532年,新羅兼併金官伽椰;562年,吞併大伽椰,使疆土到達洛東江

真興王在位時期(540-576年),新羅建立起了強大的軍隊。新羅幫百濟高句麗漢江流域趕走後,553年又將這一戰略要地從百濟手裡奪走,結束了與百濟120年盟友關係。真興王在位期間還建立了花郎制度。

真德女王去世後,骨品制度的終止標誌着新羅早期歷史的結束和中期歷史的開始。

新羅佛國寺。

統一的新羅

7世紀,新羅開始與結盟。660年,武烈王在唐的幫助下征服百濟(見白江口之戰)。唐朝在朝鮮半島百濟故地上設置熊津都督府(660年設立)等5個都督府之後,又設立了雞林州都督府,下設州和縣,羈縻州的「雞林州都督」由新羅王金法敏為擔任。《舊唐書》卷199上《新羅傳》載「龍朔三年,詔以其國為雞林州都督府」。

《三國史記·新羅本紀》文武王三年載:「大唐以我國為雞林大都督府」「際天所覆,悉臣而屬之。薄海內外,無不州縣」。自663年起,先後有16位新羅王被唐朝委任為雞林州都督,歷時200餘年。安史之亂後,平盧節度使移駐山東半島,改稱淄青平盧節度使,兼押雞林州都督府

668年,唐朝和新羅的聯軍征服了高句麗。百濟和高句麗滅亡後,唐朝建立的是熊津都督府安東都護府等,管理百濟和高句麗的故地。然而新羅不滿於唐朝對朝鮮半島的控制。通過670年到676年的新羅反唐朝運動,新羅聯合百濟和高句麗的遺民,唐朝被迫退出了大同江以南的朝鮮半島,新羅宣稱繼承高句麗,百濟和新羅,建立了統一的新羅

新羅中期的歷史主要特點是君主權威的壯大。新羅對朝鮮半島的統一使新羅君主財富增加,威望提高。在統一朝鮮半島期間,新羅成功地鎮壓了幾起貴族反叛,清除了對其中央集權最具威脅的貴族勢力。統一後的新羅開始進行官僚制度的改革,之後新羅進入鼎盛時期,農業、商業、手工業、藝術、教育、宗教等都得到蓬勃發展,同中國、日本等國家的貿易、文化往來十分密切。

衰落與滅亡

780年惠恭王死後,因王位繼承問題發生暴亂事件,新羅由此走向衰落。地方割據勢力強大,農民暴動頻繁出現。沿海地區出現海盜侵擾日本等地(韓寇)。892年甄萱建立後百濟、901年新羅王族弓裔建立泰封國,朝鮮半島進入後三國時代。泰封國武將王建奪取泰封國政權,建立高麗王朝,於935年吞併新羅,重新統一朝鮮半島

社會與政治

6世紀起,新羅開始採納骨品制度,將貴族分成5個等級。骨品制度決定着法律權限,社會地位和官職。人們要依照骨品等級來着裝,建房和結婚。

骨品制度的採納使新羅的成為等級嚴格社會。聖骨和真骨為王室。金春秋繼位前只有聖骨才能繼承王位。真德女王去世後,骨品制度終止。

新羅統一朝鮮半島後,開始效仿中國的官僚機制來管理擴大了的國家。

官位制度

新羅將官僚分為十七等,不同的位階,只能由特定等級骨品的貴族擔任。詳見下表。

骨品 外位 等級 京位 讀法 別名、
備考(※)
真骨 1 伊伐飡[註 1] 이벌찬 伊罰干、于伐飡、角干、角餐、舒發翰、舒弗邯
2 伊尺飡 이척찬 伊飡
3 迎飡 잡찬 迎判、蘇判
4 波珍飡 파진찬 海乾、破彌干
5 大阿飡 대아찬 大阿飡以上的官位由真骨擔任、其他宗族不得擔任。
六頭品 6 阿飡 아찬 阿尺干、阿餐
※從重阿飡四重阿飡,共設有四個階層。
岳干 7 一吉飡 일길찬 乙吉干
述干 8 沙飡 사찬 萨飡、沙咄干
高幹 9 级伐飡 급벌찬 级飡、及伏干
五頭品 貴幹 10 大奈麻 대나마 大奈末
※從重奈麻至九重奈麻,共設有9個階層。
選干 11 奈麻 나마 奈末
※從重奈麻至七重奈麻共設有7階層。
四頭品 上干 12 大舍 대사 韓舍
13 舍知 사지 小舍
一伐 14 吉士 길사 稽知、吉次
一尺 15 大烏 대오 大烏知
彼日 16 小烏 소오 小烏知
阿尺 17 造位 조위 先沮知

行政區劃

下分九州(溟州、新州、漢州、朔州、熊州、武州、全州、尚州、良州、康州)、五小京(中原京、北原京、金海京、西原京、南原小京)。

九州

舊領 創設時間 九州完成時間(687年) 景德王
改稱(757年)
備考、異稱、移轉(州治)
州名 州治今名 創設年 州名 州治今名
高句麗 悉直州 江原道三陟市 505年 河西州 江原道江陵市 溟州 何瑟羅州[註 2]
新州 京畿道廣州市 553年 漢山州 京畿道廣州市 漢州 南川州(利川市
比列忽州 江原道安邊郡 556年 首若州[註 3] 江原道春川市 朔州 達忽州(高城郡)、牛首州
百濟 所夫里州 忠清南道扶餘郡 671年 熊川州 忠清南道公州市 熊州 686年以泗沘州為郡、熊川郡為州[4]
發羅州 全羅南道羅州市 671年?[註 4] 武珍州 光州廣域市 武州 686年以發羅州為郡、武珍郡為州[4]
完山州 全羅北道全州市 685年 完山州 全羅北道全州市 全州 可能是「下州」的誤記[註 5]
新羅 上州 慶尚北道尚州市 525年 沙伐州 慶尚北道尚州市 尚州 甘文州(金泉市)、一善州(龜尾市
下州 慶尚南道昌寧郡 555年 砍良州 慶尚南道梁山市 良州 比斯伐州、大耶州(陝川郡)、押督州(慶山市
居烈州[註 6] 慶尚南道居昌郡 685年 菁州 慶尚南道晉州市 康州 685年,從居烈州分割出來設置。

五小京

設置時期小京名
(括弧內為景德王所改)
設置時間 原地名 現地名 所屬州
國原小京(中原京) 557年(真興王18年) 高句麗:國原城 忠清北道忠州市 漢州
北原小京(北原京) 678年(文武王18年) 高句麗:平原城 江原道原州市 朔州
金官小京(金海京) 680年(文武王20年) 金官郡(金官伽耶國都) 慶尚南道金海市 良州
西原小京(西原京) 685年(神文王5年) 百濟:娘臂城 忠清北道清州市 熊州
南原小京(南原小京[註 7] 685年(神文王5年) 百濟:古龍郡 全羅北道南原市 全州

教育

新羅有着自己獨特的以人格完美、為國奉獻和尚武為目標的花郎教育,主要內容有武術、儒學經書和修身等。神文王二年(682年),統一新羅效仿建立起國立高等教育機構國學。國學以15-30歲的貴族子弟為招收對象,學制為9年,主要教授《論語》、《孝經》、《禮記》、《周易》、《左傳》、《尚書》、《春秋》、《文選》和算學等。學生畢業後被授予十品或十一品的官職。新羅時代代表性的教育思想家有元曉薛聰崔致遠等。[7]:146[8]:290-291

軍事

新羅的早期軍隊只是保護王室和貴族的御林軍。 隨着新羅與百濟高句麗日本衝突的增加,新羅在其所有的6個區域建立起了6個城堡,並逐步發展起大規模的軍隊。

真興王在位期間新羅還建立了花郎制度。花郎最初只是個社會組織。隨着朝鮮半島三國衝突的升級,花郎發展成了一個精銳部隊組織。花郎在新羅與高句麗和與的戰爭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佛教

527年,法興王在位時期,佛教被新羅正式採納。從法興王開始的6任新羅國王都取佛名,並樹立自己為佛王。[9] 新羅統一朝鮮半島後,隨着中國的官僚體制制度的採納,佛教在新羅政治上的影響開始減退。

文學

三國時期,新羅已經進入相當的文明時期[10]:37-38。公元545年,新羅大阿飡居柒夫等開始修撰《國史》。後世的文獻中還出現了《新羅古記》、《新羅別記》等大量三國時期的史書名字[10]:88-89[11]:28。不過,這一歷史時期的文獻大多在歷次戰火中被焚毀,可供參考的留世典籍很少[10]:37-38[12]:9

國語文學

三國時期,鄉歌的創作在新羅是最活躍的。但在文獻中流傳下來的僅有《彗星歌》和《運泥謠》兩首。《彗星歌》是新羅現存最早的鄉歌,作者是新羅真平王時期的僧人融天師。《彗星歌》共十句,反映了花郎在新羅在國家軍事上的作用和彗星在當時新羅社會不祥之兆的習俗。該詩帶有星怪即滅倭兵自退的咒術性質,開啟了朝鮮半島反侵略愛國主義詩歌的創作先河[10]:74-75[11]:22。《運泥謠》記載於《三國遺事》的《良志使錫》,是新羅善德王時期,人們為造靈廟寺佛像運土時所唱的歌謠。雖然歌謠中提到修建佛像是為「修功德」,但實際表現出的是勞動者對被剝削壓迫的悲慘命運的嘆息。《運泥謠》簡短,內容典型而深刻,感情真實、生動,在朝鮮國語詩歌史、社會學、歷史學、宗教史上有着珍貴的資料價值[10]:76[11]:22-23

除了鄉歌之外,朝鮮三國時期還興起了以本民族傳統音樂為基礎的歌樂「鄉曲」。鄉曲的鄉字與「鄉歌」的鄉字一樣,代表着本鄉本土,以區別與唐樂。鄉曲與鄉歌的區別是鄉歌用鄉札記詞,可以用配樂譜曲,而鄉曲用漢字記詞,大部分情況下配樂唱詞[12]:36-37[10]:77。《三國史記·樂志》中記載的新羅鄉曲有18種樂名屬總目,主要的鄉曲包括《堆樂》等。[12]:36-37[10]:77-83

漢文文學

朝鮮三國時期,漢字由中國引入朝鮮半島。三國利用漢字創製了吏讀文鄉扎標記法,來記錄本民族文學,同時也直接使用漢字和漢文文學體裁進行文學創作[10]:84。古代朝鮮人所創作的漢文文學是當時朝鮮半島社會的產物,屬於當時朝鮮半島的社會意識形態。就像中世紀歐洲一些國家創作的拉丁文作品屬於其本國文學一樣,古代朝鮮人利用漢字創作的漢文文學屬於朝鮮文學,是朝鮮文學史上的珍貴遺產[11]:27

《太平頌》是650年新羅真德女王織在錦緞上,贈送給唐高宗的五言排律,以表達對唐朝的敬意和聯唐的願望。該詩對新羅聯合唐朝在660年和668年先後滅百濟高句麗起到重要的外交作用。該詩在《全唐詩》、《三國史記》、《三國遺事》都有記載。《唐詩品匯》稱其「高古雄渾,與初唐諸作頡頏」[11]:32-33[10]:86-87。《諫真平王書》是6世紀新羅兵部金后稷寫給真平王的一封說理性書函體散文。金后稷在信中直言不諱地勸導真平王不要沉溺於打獵而荒廢政務。真平王當時並沒有接受金后稷的諫言。但在金后稷死後,真平王開始悔悟,不再沉溺於打獵,新羅也逐漸開始走向強盛[11]:30[10]:90-91。三國時期新羅的散文還存於一些碑誌和銘文中。立於現今昌寧、北漢山、磨雲嶺、黃草嶺的新羅真興王巡狩四碑碑誌中寫有「聯紹太祖之基,篡承王統,兢身自慎,四方托境,廣獲民土。鄰國誓言,和使交通」,顯示出新羅當時的興盛狀況。[10]:92-93[11]:29-30

史書中的新羅

隋書卷81中稱新羅國,在高麗東南,居漢時樂浪之地,或稱斯羅。魏將毌丘儉討高麗,破之,奔沃沮。其後復歸故國,留者遂爲新羅焉。故其人雜有華夏、高麗、百濟之屬,兼有沃沮、不耐、韓獩之地。其王本百濟人,自海逃入新羅,遂王其國。傳祚至金真平,開皇十四年,遣使貢方物。高祖拜真平爲上開府、樂浪郡公、新羅王。其先附庸於百濟,後因百濟征高麗,高麗人不堪戎役,相率歸之,遂致強盛,因襲百濟,附庸於迦羅國。

北史中記載:新羅,其先事詳北史,在百濟東南五千餘里。其地東濱大海,南北與句麗、百濟接。魏時曰新盧;宋時曰新羅,或曰斯羅。其國小,不能自通使聘。梁普通二年,王姓募名泰,始使使隨百濟奉獻方物。

三國史記·新羅本紀》在智證麻立干四年,即公元503年,載新羅群臣上言:「始祖創業已來,國名未定,或稱斯羅,或稱斯盧,或言新羅」,所追述國名與《梁書》相同。中國南朝梁立國於502年,而新羅定國名為新羅於503年,所以,《梁書》中才首次出現《新羅傳》。按《梁書·新羅傳》,新羅曾於普通二年(521年)遣使朝貢,則《梁書》所載新羅國名的沿革當出自新羅使臣的自述。

在清人所著滿洲源流考中,三韓被認為是三汗的訛傳,認為三韓為滿族人的來源之一,地理位置在『奉天東北,吉林一帶,壤接朝鮮』,遼代也在此設立國三韓縣。曹魏滅亡高句麗後,高句麗王東川王逃亡沃沮,留在沃沮地的被滿洲源流考的作者認為就是新羅,而雞林也被認為是滿語吉林的訛傳。「吉林烏拉」(Girin ula)在滿語中為靠近水邊居住地的意思。在《中俄北京條約》中吉林所有沿海地區被割讓,僅剩下內陸,而原本吉林沿海地區與古代沃沮地大體重合。

與百濟,高句麗的關係

滿洲源流考說百濟最初據於遼西柳城北平一帶),後被高句麗擊敗,退入南韓。隋書卷81中稱新羅國其王本百濟人,自海逃入新羅,遂王其國。

官方的歷史定位

傳統的朝鮮歷史系表較為側重於南方,為古朝鮮(包括檀君朝鮮、箕子朝鮮、衛滿朝鮮)———三國時代———統一新羅時代———高麗———朝鮮。在北朝鮮或者韓國長期來也一直以統一新羅為主線,但是北朝鮮於50年代提出主體史學後,渤海國代替統一新羅成為朝鮮歷史主線。認為渤海國在北部且繼承正統的高句麗,矮化新羅,百濟為地方割據,且統一新羅由於長期臣服於唐朝而有悖於主體思想。1993年受主體思想影響而產生的朝鮮史學新體系為古朝鮮(檀君朝鮮、衛滿朝鮮)———高句麗———渤海國———高麗———朝鮮[13]統一新羅時代從朝鮮民族史主流中去除,而高麗被稱為第一個統一朝鮮半島的國家,而現今的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被稱為朝鮮族的第六個國家主體。

朝鮮官方宣傳新羅是在古朝鮮高句麗的影響下,1世紀初由始祖王朴赫居世以今天的慶尚北道慶州斯盧封建小國為母體建立的封建國家。[14]

相關條目

注釋

  1. 「飡」字在書籍多作「飡」、然而朝鮮半島的金石文多作「湌」[3]。《三國史記》底本中、奎章閣韓國學研究院所藏的影印本作「飡」;慶州重刊本(1512年)和1931年影印的古典刊行會本(學習院東洋文化研究所學東叢書本)作「湌」。
  2. 《三國史記·35·地理志》溟州條記載,溟州即為原高句麗的河西良,分注「何瑟羅」。同書的新羅本紀和異斯夫傳中,以「何瑟羅州」的名字出現。
  3. 相當於原來的比列忽州、後來的朔州。687年置。《三國史記》(井上秀雄譯註,1972)作「牛首州」,《朝鮮史》(武田幸男編,2000)作「首若州」。無獨有偶,《三國史記·35·地理志》朔州條關於朔州由來的記載稱,善德女王6年(637年)設置牛首州,分注文武王13年(673年)設置首若州。新羅本紀中,善德女王、文武王本紀中沒有州名改稱直接記載。景德王本紀有地名改稱的相關記載(景德王16年(757年)12月條),首若州改名朔州。
  4. 以百濟故地的所夫里州之地設置[5]
  5. 《三國史記·36·地理志》全州條稱,完山州設置時間為真興王16年(555年),同26年(565年)廢止;神文王5年(685年)再次設置。相對應地,在新羅真興王本紀中稱完山州的州治為「比斯伐」(慶尚南道昌寧郡)。6世紀中葉全羅道仍然處於百濟的支配下,因此「全州」可能是「下州」的誤記。[6]
  6. 菁州為神文王5年從既存之州中分割出來設置的。《三國史記·新羅本紀・神文王紀》稱由「居烈州」中分割設置;同書地理志・康州條則稱由「居陁州」中分割出來設置。
  7. 景德王沒有將南原小京進行改名。其他小京在《三國史記·地理志》的各條中都有改名的相關記載,唯獨沒有南原小京改名的相關記載。

參考文獻

  1. 存檔副本. [2008-03-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3-21).  Retrieved on 2008-03-08
  2. 三國史記/新羅本紀/卷2
  3. 《三國史記》,井上秀雄 譯註,1980年、p. 35.
  4. 4.0 4.1 《三國史記·新羅本紀》神文王6年2月條
  5. 《三國史記》,井上秀雄 譯註,1972)
  6. 《三國史記》,井上秀雄 譯註,1980
  7. 田景 等. 《韓國文化論》. 廣州: 中山大學出版社. 2010年5月. ISBN 9787306036575. 
  8. (韓)林敬淳. 《韓國文化的理解》. 由尹敬愛、王研翻譯 . 大連: 大連出版社. 2012年1月. ISBN 978-7-5505-0190-4. 
  9. 存檔副本. [2008-03-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4-30).  Retrieved on 2008-03-08
  10. 10.00 10.01 10.02 10.03 10.04 10.05 10.06 10.07 10.08 10.09 10.10 李岩、徐建順、池水涌、俞成雲. 《朝鮮文學通史》. 北京: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10年9月. ISBN 978-7-5097-1511-6. 
  11.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韋旭昇. 《韓國文學史》. 北京: 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8年7月. ISBN 978-7-301-14042-0. 
  12. 12.0 12.1 12.2 李家源(韓). 《韓國漢文學史》. 由趙季、劉暢翻譯 . 南京: 鳳凰出版社. 2012年10月. ISBN 978-7-5506-1595-3. 
  13. 古朝鮮—高句麗—渤海—高麗這一朝鮮民族史主流
  14. 新羅與後扶餘[失效連結]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