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乌兰乌苏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乌兰乌苏镇,地处新疆沙湾县城以东19千米,东距石河子5千米,西邻金沟河镇,南邻143团,北与145团、尚户地乡相互穿插环绕。国道312线、省道S115线、北疆铁路、乌奎高速公路横穿其间,交通十分便利。全镇辖总面积100.67平方千米,主要由汉、维、回、哈、蒙古等民族构成,全镇下辖22个行政村和34个企事业单位,总人口19462人(2017)。[1]

2016年10月14日,被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以及住建部共同认定为第一批中国特色小镇。

中文名称: 乌兰乌苏镇

行政区类别: 镇

所属地区: 新疆沙湾县

下辖地区: 22个村委会

电话区号: 0993

地理位置: 新疆乌伊公路

面 积: 100.67平方千米

人 口: 19462人(2017)

车牌代码: 新G

概况

乌兰乌苏镇地处沙湾县城以东19千米,东距石河子5千米,西邻金沟河镇,南邻143团,北与145团、尚户地乡相互穿插环绕。国道312线、省道S115线、北疆铁路、乌奎高速公路横穿其间,交通十分便利。

全镇辖总面积100.67平方千米,主要由汉、维、回、哈、蒙古等民族构成,全镇下辖22个行政村和34个企事业单位,总人口19462人(2017)。是60年代西北五省“五好建设”四十面红旗之一,是国家现代农业“一村一品”示范区,有着良好的农业发展基础。

乌兰乌苏镇紧紧围绕“休闲之都示范区、特色乡镇排头兵”的总目标,抢抓机遇、扎实工作,两个文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

行政区划

辖22个村委会:头浮村、乌兰乌苏村、黄家渠村、万家槽子村、西树窝子村、老榆树村、水磨沟村、北湖村、泉源村、李家坪村、城庄子村、皇宫庄子村、王家渠村、鸭子泉村、庙公地村、三道桥村、下四宫村、小庙村、苏家庄村、三宫店村、下三宫村、南渠村。

发展方向

乌兰乌苏镇党委、政府始终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充分发挥资源、地缘和人文优势,把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发展的第一要务,坚定不移地走“农业稳镇、工业强镇、科技兴镇”的特色发展道路,紧紧围绕“增加农民收入、壮大集体经济”两大目标,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抓手,按照“抓畜、增经、促蔬、推果、稳棉、兴工”的十二字方针,不断推进畜牧养殖、早期番茄、高产棉花、绿色蔬菜“四大产业”发展、强力打造奶牛养殖、牛羊育肥、家禽养殖、早期番茄、高产棉花、优质林果六大基地建设。全面实现经济繁荣和社会的发展。

农业

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依托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围绕特色调结构,围绕镇域四大特色产业,把优化品种结构,提高产品质量作为调整的主攻方向,按照绿色无公害品牌的要求,推进农业标准生产,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水平。加快发展棉花产业,重点在提高单产和品质上下功夫,2006年棉花预计单产可达320公斤,人均纯收入1000元,占人均总收入的15%;大力发展番茄产业,充分发挥早熟优势,重点在育苗移栽上下功夫,提早上市时间,争取价格优势,与龙头企业联手打造早期番茄基地,番茄全部实行“订单”农业,平均单产达到6.5吨,仅番茄一项人均纯收入达1200元;不断培育蔬菜产业,在创建绿色无公害品牌和扩大复播面积上下功夫,以韭菜和红薯为主栽品种,争创品牌。2006年已注册了红薯商标,计划制成小包装,实现蔬菜产业的保值增值;加快现代畜牧业发展,继续抓基地建设和畜产品的销售,强力推进南山坡千头奶牛养殖基地建设,大力发展牛羊育肥业和家禽养殖业。依托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加强该镇高新农业技术示范基地的建设,大力培训种植业、畜牧业典型示范户,发展专业示范养殖大户、专业示范养殖小区、专业示范养殖村,推广规模化、集约化、工厂化养殖模式。加强牲畜疫病体系建设,严格落实“五强制”、“两强化”的综合防治措施,保证畜牧业生产安全。畜牧养殖业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达到31.2%;积极培育壮大后备产业林果业。大力发展以葡萄、蟠桃为主的林果种植,强力推进南山坡千亩优质林果基地建设,增加科技含量,实现林果保鲜增值。截止到目前,全镇经济林已达3000亩,保鲜库面积达1900平方米。经济林的品种主要有美国红提葡萄、蟠桃、李子、红枣等。其中美国红提葡萄葡萄1300亩,蟠桃1000亩,酿酒葡萄500亩,其它杂果200余亩。人均纯收入212元,占人均总收入的3.5%。

招商引资

加大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力度,提高经济发展水平把招商引资工作作为“一号工程”、“一把手项目”,充分调动全镇各方面力量齐抓招商引资工作。积极与143团花园乳业公司洽谈,在该镇建立5个鲜奶收购站。计划投资1500万元,今年投资600万元,建设包括挤奶厅、冷藏罐20台及乳品厂;现已投资160万元,两座空心砖厂即将建成。2006年该镇计划完成招商引资700万元。已引进到位资金880万元。全力做好项目库建设。按照做好招商引资工作的要求,围绕农、林、牧产业和六大基地建设,筛选优势项目,超前规划,加快项目前期工作,谋划储备项目,使招商引资工作保持连续性。利用政府网站和信息服务中心等媒介,加大宣传力度,转变政府职能,努力创建服务型政府。

2006年,乌兰乌苏镇预计实现国内生产总产值29000万元,较上年增长10.2%,人均收入达到6754元,较上年增长5 %。

合作化经营情况

发掘优势资源,因地制宜推进合作化经营模式。利用荷花池合作社位于千泉湖湿地与蘑菇湖湿地的交汇地及富硒黑炭土资源区的特点,发展以荷花种植、荷花鲜花、荷叶、莲子、莲藕销售;渔业养殖;休闲垂钓;生态旅游;农家餐饮;体验式采摘农业等为一体的经营模式成立荷花池合作社。

充分发挥富硒资源,推动智慧农业的发展。康仁农业发展富硒产业,结合“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在乌兰乌苏镇建立富硒食品基地。完善腾龙湾水产养殖合作社,推进休闲渔家乐休闲农业。开展虹鳟商品鱼养殖和繁殖技术应用,开发养殖中华鲟等稀有冷水鱼品种,带动整村推进采摘、观光、农家乐等旅游农业,实现养殖高端鱼种。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大土地入股合作社建设。完成黑土地合作社2600亩机采棉、通力源合作社2500亩、康顺合作社2100亩的土地入股运行分红,棉花机采实现新突破。大力发展规模化肉牛养殖基地建设,建立清真肉牛生产产业链。以初兰香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为引领,形成“合作社示范+农户饲养+合作社加工+合作社统一销售”的产业化发展模式。全镇拥有各类专业合作社62个,农产品品牌15个。

特色产业发展

将现代农业与旅游有机结合,发展体验式休闲农业。通过与自治区林科院、水产科学院合作,引进虹鳟、金鳟、中华鲟、冰葡萄、樱桃育苗、无花果等新品种。以采摘农业、休闲农业和“农家乐”为重点,乡村旅游业发展为现代农业注入新活力。

乌兰乌苏镇皇宫村御园农场,占地500亩,由农家菜园、养殖体验区、休闲娱乐区三大部分组成。是沙湾集休闲农业种植、蔬菜采摘、农家餐饮于一体的旅游休闲农业园,吸引认领菜园游客600余人,初步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三方面的统一,创新了沙湾休闲旅游农业发展新模式。

御园开心农场、绿创林家乐、兰翔设施林果、润泽园双面设施林果、蔬菜种植、农家乐旅游、冷水鱼养殖等有机结合,带动整村乃至全镇推进采摘、观光、农家乐等体验式休闲旅游农业,为乌兰乌苏镇打造丝稠之路旅游休闲之都建设示范乡镇增添活力、为我镇农民土地经营新模式、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发展“一村一品”现代农业开辟了新途径。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