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乐寿堂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乐寿堂
图片来自去哪儿

乐寿堂北京颐和园中的建筑。

该堂最初建于乾隆十五年(1750年),是乾隆皇帝在他母亲孝圣宪皇后60岁生日时为庆祝所建的。后来在1860年为英法联军烧毁,一直到1887年再度重建。曾是慈禧太后寝宫。慈禧太后当政后期,许多重大决策都是在这里作出。

外有水木自亲码头,有牌坊,是清宫中最早安装电灯的地方之一。院子分为三路,中路乐寿堂为慈禧太后居所,中部为起居空间,内有宝座、御案、围屏、宫扇,西间为寝宫,东间为更衣室。堂前陈列铜鹿、铜鹤、宝瓶,取“六合太平”谐音。寝宫内的文物有用珍珠、玛瑙、翡翠制成的花篮,用金银和各种宝石镶嵌的四季花卉壁画等。乐寿堂前有明代米万锺遗留的“青芝岫”巨石,院中栽培玉兰、海棠、牡丹,取“玉堂富贵”之意。后院原有乾隆时期遗留之古玉兰树,2005年枯死移除。东跨院后半部称“永寿堂”,为太监总管李莲英住所。西跨院北部有假山,以及坐落于山上的扇面殿“扬仁风”。扬仁风院落西南角即长廊入口。

名字由来

其实,“乐寿堂”的“乐寿”二字,追溯起来,出自《论语——雍也》篇,孔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乾隆皇帝在《御制诗——乐寿堂》里,亦有自注,他说:“向以万寿山背山临水,因名其堂曰‘乐寿’。屡有诗,后得董其昌《论古帖》,知宋高宗内禅后,有乐寿老人之称,喜其不约而同,因此名宁寿宫书堂,以待倦勤后居之。

建筑布局

乐寿堂面临昆明湖,背倚万寿山,东达仁寿殿,西接长廊,是园内位置最好的居住和游乐的地方。堂前有慈禧乘船的码头“乐寿堂”黑底金字横匾为光绪手书。乐寿堂殿内设宝座、御案、掌扇及玻璃屏风。座旁有两只盛水果闻香味用的青龙花大磁盘,四只烧檀香用的九桃大铜炉。西套间为卧室,东套间为更衣室。室内紫檀大衣柜为乾隆时遗物。乐寿堂庭院内陈列着铜鹿、铜鹤和铜花瓶,取意为“六合太平”。院内花卉植有玉兰、海棠、牡丹等,名花满院,寓“玉堂富贵”之意。这里的玉兰花很有名,邀月门前一株是乾隆从南方移植来的。

乐寿堂原为两层建筑,咸丰十年(1860年)被英法联军烧毁。光绪十三年(1887年)重建时,改成新式样,并成为西太后慈禧在颐和园内的寝宫。乐寿堂按照宫廷原状陈列,中间为起居室,西套间为寝宫,东套间为更衣室。起居室内,用名贵木材紫檀雕制的相当精致的“御案宝座”,设置在室内中间,在其后有十五折的玻璃屏风,将室内照的格外宽敞。在其两侧,插列有孔雀羽毛掌扇。这对羽毛掌扇,不仅相当精致,而且能点缀出西太后慈禧的威仪。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