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乐山归来,我心向阳(许建军)

《乐山归来,我心向阳》中国当代作家许建军写的散文。

目录

作品欣赏

乐山归来,我心向阳

老早接到远在南安北邑的友人信息,邀请有空到他老家山上一聚。友人数年前曾经到过我工作地的乡镇政府部门当过合同工,如今返乡成为一村之长,红红火火,带领着村民们创业、脱贫致富。

闻名的五台乐山历史人文钓足了我们的胃口,友人逆行返乡创业的原因吸引着我们远道而来,一探究竟。沿着蜿蜒盘旋的山路,一路前行,偶遇天空中一只雄鹰展翅翱翔,一行心情随之放飞。

友人早已等候在村口,笑脸相迎。海拔五百余米的村庄,道路出奇干净整洁,门前竹簸上,萝卜干条条向阳而晒。

友人的老房前,从山上采撷的各种野生兰花]叶脉明晰,清新脱俗,迎风摇曳。从庭院眺望,高耸的燕脊指向不远处的青山。短暂茶叙,一行直奔心仪已久的五台山

入“五台圣境”山门,一排盛开的樱花格外醒目。片片花儿在风中婀娜绽放,飘零的红晕含情脉脉,也许它们在向阳五台山的暖冬里遗忘了开花的季节,今天特意提早绚丽现身,迎接远方来客。

徜徉在樱花的温柔花丛中,想起宋诗人方岳《入村》诗:“山深未必得春迟,处处山樱花压枝。桃李不言随雨意,亦知终是有晴时。”,正在遐思,友人招呼着进庙拜谒通远王,一抬头,昭惠庙就坐落在不远处青山绿树之中。

据《南安县志》(民国版)载:乐山在县北六十里,属八都,山有通远王庙。《永春县志》(民国版)亦载:“乐山王,古之隐士也。尝居台峰,俗谓白须公,升仙之后,人为立祠祀之。”有关志书也明确记载:唐天宝至年间,蜀人进士李元溥因避安史之乱弃官归隐,云游入闽,结庐于五台山之巅,在此修禅二十余年,其间大行善道,深受百姓爱戴。相传,至宋嘉祐年间,通远王与朱相公在五台乐山显灵,祈雨有应,朝廷加封通远王李元溥为“广福普利帝君”、朱相公为“昭惠福宁元帅”,赐庙额“昭惠”。

心中存着疑问:护佑乐山的通远王怎么化身成海神?见识多广的友人为我们解疑。原来历史上通远王曾施展神力助建南安九日山延福寺,屡显神验,武荣郡民感恩建祠祀之,遂从山神、水神华丽转身变为海神,成为护佑刺桐港商舶远航之神祇。

观日台之北,古老的宋代朱相公墓塔地极清幽,四周草木葱郁,有古楹联“显化乐山留圣迹,累封宋代纪元勋”永载了相公爷的功绩。

转眼来到昭惠祖庙。宽阔的演武场上,元代的“五台”碑刻伫立七百余年,高傲昭显它的悠久历史;明代万历进士李开芳所书“海日台”石刻低调隐于新建祖庙一隅;清代“霓羽仙坛”石刻,娓娓讲述一段神奇的通远王坐化升仙神话。

宁静的山间镶嵌着翡翠般的一潭碧水,忘情盛开的樱花点缀四周,这里是传说中神仙沐浴的“神池”,池畔罕见的“连理枝”更为神秘的神池增添了几许浪漫,乐山的山山水水,不也是我们神往的连理携手之世外桃源、人间乐土吗?

一路向着山的深处行进。走上斑驳的千年古官道,石径覆青苔,行者足底滑。始建于宋朝的交通要道,是古代泉州通往永春、从福州进京赶考的必经之路。遥想当年,多少达官贵人,春风得意赴征程,马蹄响;多少平民百姓,车水马龙奔生计,脚步急。

在昭惠祖庙前,古道被分为“平步青云”和“跬步千里”两路。《荀子·劝学》曰:“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今日我们沿着传说中张瑞图、朱熹、李光地等名人走过的官道,跬步千里,梦想着有朝一日平步青云。

官道两侧山坡梯田里,茶树长势郁郁葱葱,向阳盛产绿茶,“高山云雾出名茶”就是乐山名茶最好的写照。

倒垂盘曲绿树下,潺潺流水叮咚,宋代拱形卧云石桥隐于其中,行走其中,跨越历史,静待云烟,诚如楹联“座有高朋观日出,门无俗客卧云来”所赞。

从千年古官道返回现代向阳,友人侃侃而谈:近年来,向阳乡大力发展佛手等特色农作物种植产业,成立各种农村合作社,通过网上电子商务平台等方式,把农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同时大力实施乡村振兴策略,推动乡村旅游,乡村呈现一派繁荣景象……

向阳不仅有乐山通远王信仰,还有佛手等特色农作物,更有向阳人一双双勤劳创业的巧手,向阳人向阳奋进,阳光施予明媚,自然给予宠爱,历史赋予积淀。

我想,这大概也是友人毅然选择从城镇逆行返回向阳乡创业的原因吧!

乐山归来,我心向阳。[1]

作者简介

许建军,男,籍贯:福建南安石井。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