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乔治伯纳萧」修訂間的差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行 1: 行 1:
 +
{{Infobox person 
 +
| 姓名    =
 +
| 图像    = <img src="http://www.gov.cn/lssdjt/000c2911133511fcea5503.jpg" width="250px"> <br> [http://www.gov.cn/lssdjt/content_2256017.htm 来源网页]
 +
}}
 +
 
'''萧伯纳'''(George Bernard Shaw,1856年7月26日-1950年11月2日),[[爱尔兰]]剧作家。一生创作了52部戏剧,1925年因作品具有理想主义和人道主义而获[[诺贝尔文学奖]],他是[[英国]]现代杰出的现实主义戏剧作家,是世界著名的擅长幽默与讽刺的语言大师,同时他还是积极的社会活动家和费边社会主义的宣传者。他支持妇女的权利,呼吁选举制度的根本变革,倡导收入平等,主张废除私有财产。
 
'''萧伯纳'''(George Bernard Shaw,1856年7月26日-1950年11月2日),[[爱尔兰]]剧作家。一生创作了52部戏剧,1925年因作品具有理想主义和人道主义而获[[诺贝尔文学奖]],他是[[英国]]现代杰出的现实主义戏剧作家,是世界著名的擅长幽默与讽刺的语言大师,同时他还是积极的社会活动家和费边社会主义的宣传者。他支持妇女的权利,呼吁选举制度的根本变革,倡导收入平等,主张废除私有财产。
  
 
 萧伯纳的一生,是和社会主义运动发生密切关系的一生。他认真研读过《[[资本论]]》,公开声言他"是一个普通的无产者","一个社会主义者"。他主张艺术应当反映迫切的社会问题,反对"为艺术而艺术"。其思想深受[[德国]]哲学家[[叔本华]]及[[尼采]]的影响,而他又读过[[马克思]]的著作,不过他却主张用渐进的方法改变资本主义制度,反对暴力革命。
 
 萧伯纳的一生,是和社会主义运动发生密切关系的一生。他认真研读过《[[资本论]]》,公开声言他"是一个普通的无产者","一个社会主义者"。他主张艺术应当反映迫切的社会问题,反对"为艺术而艺术"。其思想深受[[德国]]哲学家[[叔本华]]及[[尼采]]的影响,而他又读过[[马克思]]的著作,不过他却主张用渐进的方法改变资本主义制度,反对暴力革命。
 +
==生平==
 +
1856年7月26日,出生于爱尔兰的首都都伯林(注释:他出生的时候爱尔兰还是英国的一部分,故有些资料分类他的国籍为英国)的一个小公务员家里。他的父亲是个没落贵族,母亲出身于高贵的乡绅世家,从小受过严格的上等教育。
 +
 +
萧伯纳的童年、青年时代是很不幸的。他的父亲不仅形象极丑,而且是个谁都不喜欢的懒惰者,多半是整天醉醺醺的,老婆孩子的事情一概不管。
 +
 +
萧伯纳年幼时,研究音乐理论的万达里尔李与他们合租了一幢房子。受这位研究音乐的邻居影响,萧伯纳迷恋上了音乐。
 +
 +
13岁时,他就能用口哨吹出许多优秀歌剧的片段。
 +
 +
15岁的萧伯纳因为家里太穷辍学。为了维持生活,他进入都柏林的汤森地产公司当学徒。
 +
 +
1876年,他的父母离婚。萧伯纳告别了年迈的父亲,离开了贫困的故土爱尔兰,随母亲来到伦敦。
 +
 +
年轻的萧伯纳没有工作,靠母亲微薄的薪水维持生活,十分渴望找到一份称心的职业,他先在爱迪生电话公司外务部找到一份差事,可是不久这家公司倒闭了。
 +
 +
别人给他介绍到《大黄蜂》报撰写音乐评论,可不久这份报刊也停刊了。
 +
 +
万般无奈的萧伯纳想以写作谋生,但是他并不顺利,他接着写了5部长篇小说,全部被60家出版社拒绝,这令他更加沮丧。在长达九年的时间里所得的稿酬不过6英镑,其中5英镑还是代写卖药广告的报酬。
 +
 +
1876~1898年在伦敦从事新闻工作,在《明星报》、《星期六评论》上写了很多关于音乐和戏剧的评论文章。
 +
 +
他在易卜生影响下,一贯反对王尔德“为艺术而艺术”的观点,大力倡导和创作以讨论社会问题为主旨的“新戏剧”。
 +
 +
文学道路的坎坷并没有使萧伯纳灰心丧气,为了在社会上有立足之地,他更加勤奋的学习和写作,阅读了大量的文学作品,还热心于参加社会活动。他克服了从小害羞的缺点,为了给别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他特意留起了讽刺家式的发型,对着镜子练习怎样以潇洒的手势来加强演说效果。不久,他便以爱尔兰式的机智幽默赢得了听众,很快就成为了一位令人倾倒的演说家。
 +
 +
在12年的时间里,他是靠演讲过日子的。他吸取了当初演讲从失败到成功的经验,坚信自己在文学道路也不会失败。他鼓励自己,仍然每日写一定数量的文章。
 +
 +
1884年参加了费边社,主张用渐进、点滴的改良来改变资本主义制度,反对暴力革命。萧伯纳在费边社当了27年的执行委员。
 +
 +
1892年,萧伯纳正式开始创作剧本,他的第一个戏剧集《不愉快的戏剧集》,其中包括《鳏夫的财产》、《华伦夫人的职业》、《荡子》三个剧本;第二个戏剧集包含有《武器与人》等4部剧本;第三个戏剧集《为清教徒而写的戏剧集》包含《魔鬼的门徒》等3个剧本。他的戏剧果真改变了19世纪末英国舞台的阴霾状况,他本人也成为了戏剧界的革新家,掀开了英国戏剧史的新一页。
 +
 +
1896年萧伯纳结了婚,婚姻改变了萧伯纳的一些生活习惯,唯一不变的是他对戏剧的热爱,写出了《英国佬的另一个岛》、《巴巴拉少校》、《皮革多利翁》、《伤心之家》、《圣女贞德》等大量优秀的作品。
 +
 +
1906年至1907年期间任费边社的社长。
 +
 +
1925年,萧伯纳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他把这笔约合8000英镑的奖金捐给了瑞典的穷作家们。
 +
 +
三十年代初,萧伯纳访问苏联和中国,与高尔基,鲁迅结下诚挚友谊。
  
 +
1950年11月2日,萧伯纳在赫特福德郡埃奥特圣劳伦斯寓所因病逝世,终年94岁。
 +
<ref>[https://www.thn21.com/xiao/lius/28159.html 萧伯纳简介与生平] </ref>
 
==代表作品==
 
==代表作品==
 
*《圣女贞德》
 
*《圣女贞德》
 
*《伤心之家》
 
*《伤心之家》
 
*《华伦夫人的职业》
 
*《华伦夫人的职业》
 +
==参考资料==

於 2019年2月26日 (二) 21:27 的修訂

喬治伯納蕭

來源網頁

蕭伯納(George Bernard Shaw,1856年7月26日-1950年11月2日),愛爾蘭劇作家。一生創作了52部戲劇,1925年因作品具有理想主義和人道主義而獲諾貝爾文學獎,他是英國現代傑出的現實主義戲劇作家,是世界著名的擅長幽默與諷刺的語言大師,同時他還是積極的社會活動家和費邊社會主義的宣傳者。他支持婦女的權利,呼籲選舉制度的根本變革,倡導收入平等,主張廢除私有財產。

蕭伯納的一生,是和社會主義運動發生密切關係的一生。他認真研讀過《資本論》,公開聲言他"是一個普通的無產者","一個社會主義者"。他主張藝術應當反映迫切的社會問題,反對"為藝術而藝術"。其思想深受德國哲學家叔本華尼采的影響,而他又讀過馬克思的著作,不過他卻主張用漸進的方法改變資本主義制度,反對暴力革命。

生平

1856年7月26日,出生於愛爾蘭的首都都伯林(注釋:他出生的時候愛爾蘭還是英國的一部分,故有些資料分類他的國籍為英國)的一個小公務員家裡。他的父親是個沒落貴族,母親出身於高貴的鄉紳世家,從小受過嚴格的上等教育。

蕭伯納的童年、青年時代是很不幸的。他的父親不僅形象極丑,而且是個誰都不喜歡的懶惰者,多半是整天醉醺醺的,老婆孩子的事情一概不管。

蕭伯納年幼時,研究音樂理論的萬達里爾李與他們合租了一幢房子。受這位研究音樂的鄰居影響,蕭伯納迷戀上了音樂。

13歲時,他就能用口哨吹出許多優秀歌劇的片段。

15歲的蕭伯納因為家裡太窮輟學。為了維持生活,他進入都柏林的湯森地產公司當學徒。

1876年,他的父母離婚。蕭伯納告別了年邁的父親,離開了貧困的故土愛爾蘭,隨母親來到倫敦。

年輕的蕭伯納沒有工作,靠母親微薄的薪水維持生活,十分渴望找到一份稱心的職業,他先在愛迪生電話公司外務部找到一份差事,可是不久這家公司倒閉了。

別人給他介紹到《大黃蜂》報撰寫音樂評論,可不久這份報刊也停刊了。

萬般無奈的蕭伯納想以寫作謀生,但是他並不順利,他接着寫了5部長篇小說,全部被60家出版社拒絕,這令他更加沮喪。在長達九年的時間裡所得的稿酬不過6英鎊,其中5英鎊還是代寫賣藥廣告的報酬。

1876~1898年在倫敦從事新聞工作,在《明星報》、《星期六評論》上寫了很多關於音樂和戲劇的評論文章。

他在易卜生影響下,一貫反對王爾德「為藝術而藝術」的觀點,大力倡導和創作以討論社會問題為主旨的「新戲劇」。

文學道路的坎坷並沒有使蕭伯納灰心喪氣,為了在社會上有立足之地,他更加勤奮的學習和寫作,閱讀了大量的文學作品,還熱心於參加社會活動。他克服了從小害羞的缺點,為了給別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他特意留起了諷刺家式的髮型,對着鏡子練習怎樣以瀟灑的手勢來加強演說效果。不久,他便以愛爾蘭式的機智幽默贏得了聽眾,很快就成為了一位令人傾倒的演說家。

在12年的時間裡,他是靠演講過日子的。他吸取了當初演講從失敗到成功的經驗,堅信自己在文學道路也不會失敗。他鼓勵自己,仍然每日寫一定數量的文章。

1884年參加了費邊社,主張用漸進、點滴的改良來改變資本主義制度,反對暴力革命。蕭伯納在費邊社當了27年的執行委員。

1892年,蕭伯納正式開始創作劇本,他的第一個戲劇集《不愉快的戲劇集》,其中包括《鰥夫的財產》、《華倫夫人的職業》、《盪子》三個劇本;第二個戲劇集包含有《武器與人》等4部劇本;第三個戲劇集《為清教徒而寫的戲劇集》包含《魔鬼的門徒》等3個劇本。他的戲劇果真改變了19世紀末英國舞台的陰霾狀況,他本人也成為了戲劇界的革新家,掀開了英國戲劇史的新一頁。

1896年蕭伯納結了婚,婚姻改變了蕭伯納的一些生活習慣,唯一不變的是他對戲劇的熱愛,寫出了《英國佬的另一個島》、《巴巴拉少校》、《皮革多利翁》、《傷心之家》、《聖女貞德》等大量優秀的作品。

1906年至1907年期間任費邊社的社長。

1925年,蕭伯納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他把這筆約合8000英鎊的獎金捐給了瑞典的窮作家們。

三十年代初,蕭伯納訪問蘇聯和中國,與高爾基,魯迅結下誠摯友誼。

1950年11月2日,蕭伯納在赫特福德郡埃奧特聖勞倫斯寓所因病逝世,終年94歲。 [1]

代表作品

  • 《聖女貞德》
  • 《傷心之家》
  • 《華倫夫人的職業》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