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乡趣(杨文礼)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乡趣
图片来自免费素材图片网

《乡趣》中国当代作家杨文礼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乡趣

此“乡”仅指我的家乡。生我养我的故乡——志丹县城。

志丹县,位于陕西省北部,延安市西北部,东接安塞,北邻靖边,西北与吴起相连,西南和甘泉交界,南部与甘泉、富县毗邻,总面积3781平方公里。地属陕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海拔最高达1741米,最低为1093米,相对高差648米。以洛河、周河、杏子河三大水系网形成三个自然区域,称西川,中川,东川。境内沟壑纵横,梁峁密布,山大坡陡,河谷深切,地广人稀,自然资源较为丰富。

志丹县原名保安县。在这块土地上,五千年前就有先民生息,已发现有60多处原始村落遗址。周、秦、汉、唐更是烟火旺盛,留下不少古迹。保安之名始于宋,宋之前无建置。西周属狄。春秋属北狄。战国时地处北地郡与上郡交界处。秦汉时仍由北地郡和上郡分制。三国两晋属匈奴地。隋属延卅地。唐武德二年置永安县,不久并入金明县。宋太宗太平兴国二年(977)置保安军,寓永保安宁之意。公元1130年保安地归于金,金废保安军置县,后又升为州。1269年元降保安州为保安县。明、清、民国仍沿旧制。1936年为纪念民族英雄刘志丹而命名志丹县。

我是1954年12月生于志丹县城,1983年离开。基本每年都回家乡,日新月异,县城如今变得繁华亮丽。但儿时县城的模样永恒的刻在记忆中。每次梦中的家乡都是儿时的模样。我现已退休三年,随着岁月流逝,担心某一天会因记忆的损丧,而想不起儿时县城的模样,就是现在回县城,已是面目全非了。家乡变得富裕漂亮,但我还是忘不了那贫瘠且过于朴素的儿时家乡。我借助县志,想用文字把儿时县城的模样描述一二,想了这么些年,终于下笔描述,心里有的可能只能表现出一二而已。

先说说城郭变迁。志丹县城所在地一一保安镇即古保安城,位于本县中部,周河二、三级阶地上。地处东经108度46秒,北纬36度46秒,海拔1218米。史料记载,保安城初建于唐朝。唐咸亨年间(670-674),曾住禁军于此。贞元十四年(798)改建为神策军。后置永康镇。宋太宗太平兴国二年(977)置保安军,保安城因之而得名。范仲淹知延卅时,保安城增筑栲栳砦,位于古保安城东北(我小时候,破毁的城墙尚有,就是马岔果园所在的地方,从河畔沿攀上栲栳山,也叫高岇山)。金大定十一年(1171)废保安军置保安县,二十二年(1182)升为州。元世祖至元六年(1269)降保安州为县。州、县治均于此。明洪武二年(1369)起,保安县城几经扩建、改建,初具规模。清保安县志载:“明洪武二年(1369),县丞洪道修之;嘉庆四十年(1562),吏目郭邦靖修之;万历三十三年(1606),知县陈桂芳修之。周九里三分,高二丈,池深一丈。”明弘治《延安府志》载,当时的保安县城南北四条街,东西四条街,纵横交错,县署衙门居于城中。明崇祯中因连年战争,县城遭到严重破坏。后截西南一角为城,周长一里五分,东西街道,城门开东南角,仅可通车马,西南角一个小门,仅可行,北门不开,名为小城。清顺治年间(1644-1662),知县张嗣贤扩建县署衙门,东西两旁修兵房数间,并修城南楼一座,名为迎熏楼。同治六年(1867),回民起义军攻破保安城,匪盗趁乱四起,房舍焚之殆尽。十一年(1872),湘军协镇唐成遂率防勇驻守保安,就残墙断垒进行补修,成陋城一座,开西南二门。光绪二十一年(1896),知县丁秉干又在原基础上稍加修葺,添兵防四所,仓库一所,城小而狭,形如釜底,民不愿居住,兵不能守其冲。自修复之后,城内无人居住。至清末,保安城已有残城故址三处。清《保安县志略》载:“今阅城故址,三城如联珠,缘山南东,西临周水,水自北来至沙道子折而东抵城足,又折而西,绕城半周而南。县东北上有故城踞山如箕,下滨于河,或即栲栳故寨。城左下有谷,城而南上为钟楼山,有城突,如东枕岭脊,西饮河唇,与北城对峙。县东城楼,南府郭,若半环,谓之南城。颓垣断垒,虽非昔日旧观,而规制依然宏廓也。”民国年间,国民党保安县政府迁往永宁山寨子,保安城日渐衰落,除国民党高桂滋部驻一个营外,居民寥寥无几。

1935年,保安县解放。1936年6月保安改为志丹。1936年7月至1937年1月,中共中央机关和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进驻志丹,志丹城成为领导中国革命的中心,被称为“红都”。1947年,国民党胡宗南部进犯陕甘宁边区,保安城又一次遭受破坏。

新中国成立后,县城建设不断发展,残城故地崩裂倒塌,先后拆除,新型建筑拔地而起。至1995年,除炮楼山、高峁山山坡及二道街中段,侧西有几处断残旧城墙外,保安古城遗迹已了无存在。1995年出的《志丹县志》载:今志丹县城,东依炮楼山和小石山,西临周河,北处马岔台,南至柳树坪,建成面积1.2平方公里。有南北长街两条,东西巷道四条,设农贸市场两处,党政机关和事企业单位150多个,个体私营商业、服务、加工等行业300多家,常住人口12869人,其非农业人口9709人,暂住人口1447人。1995年县城已是大改观了。我铭记的县城是五十、六十年代时的。县城被东面的炮楼山和小石山拥抱着,从城隍庙沟至前桥沟,从炮楼山顶烽火台向北伸下一道土城墙,一直到城隍庙沟南沿,抱揽北部沿向西直到周河边,再向南约一里多,经西阳沟口,一直延续到石子园子,经白老五园子再向东,过城上小石山,南沿也就是桥沟了。在西阳沟口东对的地方,有大路,大路北侧是县委西边城墙最高处,像小山峰似的。它又向北连着一个四方小城,城墙完整,城墙根底全挖成窑洞住人,城墙高在十米以上,墙上面宽有四米许,耸着一个个烟囱。上面长着麻黄、枸杞、粘草等,我们小孩经常在上面玩耍。小城四方形,边长百米左右,里面有畜牧局,奶牛场,水利局,县中队曾一度也在里面。东面中间开大缺口是路。小城里面烂砖破瓦成堆,缝隙里长着高大的臭蒿和成片的荨麻,不小心碰在身上,又蛰又疼,发红发肿,只有随手扯一把臭蒿叶,揉碎擦摸,手和发肿处变成青绿色,可止疼痒。小城北墙外是一条深沟,是从志丹陵东侧一直向南延伸约三四百米,到小城北城墙又转向西,通周河。这条沟叫志丹陵前沟,沟东面依次是菜园,庄稼地,县医院西墙(太平房就在西墙边),又是莱园子,才到一片民房区。沟西基本是中学的范围。沟也是大路,深约15米,北边上长坡,直北就上志丹陵坡,东侧有《死犹生》石碑,北上50米后到志丹陵大门。长坡上来,向西偏一点就是大路,此路是头道街直通过来,在志丹陵坡前交叉,偏西五六十米后,又向北延伸,路东是庄家地,露西是县体育场。体育场长方形,南北有百二十米,东西不足百米,大门向东,出去就是大道;西边留有小门,外面是从南到北过境公路,石子压铺,公路西边是县城西城墙,城墙外,很窄的地畔,长草或有人种几行庄稼,地畔西临周河,高在二三十米。从头道街延伸向北的这条大道,在北城墙西头与过境公路交叉,公路向北,穿过墙缺口,过城隍庙沟桥,向北五六十米后,向西北拐,又百米左右,又出城墙缺口,下过周河,经马岔台地边河道地,向北去二道河,沙道子方向。过河处西北边是马岔生产队。在北城墙西头,交叉后的从头道街过来的路,偏西,过另一个城墙缺口通下周河,是在城隍庙沟河水西入周河的南面,也有路通往马岔。过城隍庙沟小河,东北坡上面就是县屠宰厂,平时还养着猪,县城肉食主要由该厂提供。

我小时候,上述的城墙虽残断不已,但大轮廓仍实实在在,环城墙只要能住人处,都打了窑洞住人,城墙坚硬,打窑洞住人,没听说窑塌伤人的是事情。沿墙根往里挖宽约丈余,深约两丈的窑洞,收拾出来,就是生儿育女温馨的家;再在门前整理小院菜园什么的,篱笆一耸,就成独家小院;但又左邻右室抬头可见,气息相闻。我有许多同学,就是在这种环境长大的。当时县城北高南低,北面最高处是志丹陵,她是靠近炮楼山北坡,坐北向南建造的,在大门口可俯视县城。大门楼高大雄伟,两边砖围墙,进大门口,北向陵园有近百米的缓坡路,宽五六米,全用青砖平铺,路两旁是密密的小柏树丛,柏香沁人肺腑,有花砖栏分隔;小柏树丛有一米多宽,丛外是槐树林,伟岸挺拔,树下茂草覆盖,槐树荫基本把天空能遮蔽。每年五月,槐花缀树,香飘全城。陵园是另一个四方院子,砖砌花墙,大门是半圆形拱门,走进去,迎面是地上凸起的半个地球,上面树立着石碑,浮雕中国地图及突出陕甘宁边区地图;后面是一个碑楼,砖石建筑,还可上到楼上;最后是灵堂,从东向西,五个大砖石窑洞,顶上面可上人,有穹形墓冢,立碑“刘志丹将军之墓”。陵园四方四正,四角内建四个亭子,陵堂五个砖石窑洞外镶嵌有石碑,陵园四周也均匀分立着石碑,镌刻的全是中央及西北局领导题辞。整个陵园插空耸立着杏树,还精心种植着牡丹、芍药等花卉,四时基本有花香守伴。志丹陵的杏又大又甜,是志丹名杏。杏花开时,整个园林一片香雪海。想吃志丹陵的杏,从小孩儿知吃起,就是我们期盼和奢望。

城隍庙沟北面是高岇山,是县城四周最高的山。山的西面到河边,也有一圈城墙遗留,是栲栳城,也叫栲栳砦。规模与现县城相仿。城南边是前桥沟,一条小河,一座石桥叫前桥。前桥的北和南都长一棵大白杨树,人们叫背当树。北面树最大,得四五个大人才能围抱,树冠也是很繁茂,是南进县城的标志物。前桥沟北坡住户不少,很多是城关社员 ,就围着大树圈了一个牛圈养牛。多年牛粪尿浸蚀,大树终究没抗得住。沟对面偏南点也有一棵大白杨树,稍小于北面这棵。当年红军大学办在桥沟南面寨子山北边底的石窑洞,有时上课就到大树底下,据说毛泽东、朱德、林彪等人均在树下讲过课。这棵树后被保护起来,也用砖围了个护台,但上世纪70年代后期,也枯死挖掉了。前桥沟桥过了向北,就是县汽车站,路通头道街,通西河沿过境公路。特小的时候,车站是靠东小石山南根下,车站西边,街头中间还有一座庙,好像叫关老爷庙还是别的什么,那在50年代中期已折除了。

儿时的街道,头道街,即旧街,位于炮楼山与小石山根,始修于明代,南北走向。南边从车站开始向北,街东边依次是粮站,电厂,尚家园子,乱坟窊,槐树窊,木业社,百货公司,招待所沟,招待所,陈贡院子,旧居,兵役局,后公社到志丹陵;街西边,从南到北依次是周开红店,铁业社,董家骡马店,毛毛匠(实为毛纺艺术家,当地形象叫毛毛匠,入城随俗)巷子,邮电局,电影院巷子,商店,陈登焕杂货店,县联社,剧团,市镇管区,银行,砖窑院巷子、李清海诊所,农行,官井巷,县医院,冯家菜园子。小时候是土路,有的地方铺石头,凹凸不平,小孩走跑,时不时绊倒嘴啃地。据县志:1974年以前为土质路面。1975年进行修补,拓宽,加长,改造为渣油混凝土路面。1986年返修,用沥青混凝土铺筑路面,为一坡式。1991年用沥青混凝土重新造面,北起周河乡政府与二道街衔接,南至汽车站衔接环城路,全长1097米,道路宽6.3-7米,红线宽度14米,两边人行道各3.5米,路沿用砖,石块砌筑。沿街两旁栽植中槐、白蜡等树种,建筑有楼房、平房,临街最高建筑为楼房五层19米。

儿时的二道街没完全形成。从志丹陵沟向南,到小城稍向东拐30米左右,又向前是条土路,路东边是菜园,官井巷,白四骡马店,西边是小城东城墙,住满居民。在白四骡马店西大门外,大路向南上坡约20米,衔接砖窑院巷(也叫少爷巷、银行巷),拐西一点再向南,直到生化厂,被旧城墙所挡,只能向东拐入毛毛匠巷,与头道街相交。这条街西边是西城墙家属区,县委,我家大院落,县政府,新华书店,百货公司,石子园子,白老五园子。东边是小学,小学也是四围有城墙,刘蛮虎家,汪占鳌家,吴振宽家,小学西大门,县联社,影剧院,影剧院巷(通头道街),邮电局,药材公司,毛毛匠巷子。在县委和政府之间,有大路向西,直抵西河沿,与西阳沟对照。路南是县政府大院,路西边是家属院,路东口是我家大院,县委大门,直抵西河沿。我记事的童年就在这里度过,常去政府院子,坐北朝南,东西向青砖瓦房四五排,各个部门,每排20多间房子中间为过道房;最北是一排大砖窑,是县长等住处。我和小伙伴常常去翻每排垃圾木柜,用废油印的油盒油纸卷成火把或火船,下到西河沿,在周河夜里放火船。路东是小学,与我家隔路钭对。我上幼儿园、小学都在此。据县志,二道街在头道街西边,为县城正街。1972年--1974年,县上动员机关干部、居民、学校师生参加义务劳动,将一条深6米,宽8--10米、长350米的沟渠和一块低洼地修整填平,用渣油混凝土铺筑,建成新街即二道街,与头道街基本平行,相距100米左右。1985年又进行维修,用沥青混凝土铺筑。1991年用沥青混凝土重新造面。二道街北起城隍庙沟口,南至交通运输管理站,两端均与环城路交汇,全长1404米,道路宽9米,红线宽度18米,两边人行道各4.5米,用水泥预制板和机制砖砌筑。沿街两旁栽植中槐、松、柏等树种2000余株,建筑楼房和砖瓦房等,临街最高建筑为楼房五层19米。

现在的三马路,风景休闲景观集一身。过去仅是过境公路,公路靠周河边,离河畔宽窄不一,均是菜园和庄稼地。现成路,环城西,绕半周,南北向,西临周河,为延安(延安一定边)公路一段。1962年12月始修,铺筑碎石,建成四级公路。1978年返修、拓宽,用渣油和碎石混凝土混合铺筑为三级公路。北起城隍庙沟口,南至桥沟口,全长1500米,宽为7.5米,为本县,主要交通要道。现在,靠西边太平山、石公寺山另修了过境公路。原过境路改造成三马路,景观路,西伴周河碧清湖水,是县城靓点。

儿时的巷道。在头道街与二道街之间,由北向南依次有4条巷道(据1995年县志,现在不止这些了),即官井巷,银行巷,旧市场巷,农机厂巷。儿时的巷子,从北向南依次是:医院小巷,从头道街县医院曲弯拐折转向西南,通往小城大路,仅能通过架子车,也是后街同学上中学的必经之路。官井巷,又称纪念馆巷,东是炮楼山底纪念馆,西抵小城大路,长80米,宽4-5米。因官井水好而闻名全城。砖窑院巷(又叫银行巷,少爷巷),长近百米,宽10多米,石头铺路。影剧院巷,长百米,宽不足3米,中间北面有旧戏楼一座,有广场,“七月会”主会场。毛毛匠巷(后叫农机厂巷),长90米,宽10多米,因常有毛毛匠人在此纺毛线,织毛口袋而被人命名(我有同学的令尊大人就从事此工作,向前辈致敬)。

儿时县城住户,大多是传统的是土、石窑洞和砖木,土木房屋。1954年,建成志丹县第一座砖木楼,即原县委办公楼,共分上下两层14间(孔)270平方米。下层为砖拱窑洞,间隔7孔;上层采用立柱与梁檩构架,砖砌体,八楹七庑,双面坡向拱脊房,遮檐式青瓦制顶,房檐围围向上反曲,呈现舒展飘逸风度。楼上是大会议室,全是实木长椅,小时候没少玩过。

还有一个印象深的建筑是影剧院。1960年建成,属大跨度钢木框架混合结构建筑,长44米,宽22.6米,面积1100平方米,由门厅、放映楼、观众池、乐池表演厅组成,有观众席1297席。据说是大跃进的产物,是延安地区当时最大的影剧院。小时候每到黄昏,就盼望有大人能带我进影剧院看电影。文革中,公判,批判,逮捕、动员大会都在此。王廷璧书记被人抹黑脸,家父被人夺拐杖批斗,都在此上演过。后影剧院消失,令我伤怀。

儿时的县城模样,我无法用笔再现,只能粗鲁的描绘如此。现在的县城繁华秀丽,方方面面非昔日可比,每次回故乡,都有认不出的地方,令人惊喜异常。儿时的故乡,将永留铭刻在记忆中,愿今天的故乡,越来越令人神往。

儿时的故乡,别来无恙!向您致敬![1]

作者简介

杨文礼,陕西志丹人,陕西省委党校退休人员。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