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了解云和哺鸡竹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了解云和哺鸡竹
图片来自中国植物网

云和哺鸡竹(学名:Phyllostachys yunhoensis S. Y. Chen et C. Y. Yao)是禾本科,刚竹属乔木状竹类。竿高可达6米,幼竿绿色,被白粉,老竿色较淡,竿环与箨环稍隆起而同高,箨耳绿色,繸毛较密,箨舌拱形,紫色,边缘生紫色长纤毛;箨片带状,叶耳及鞘口繸毛均发达;叶舌膜质,叶片披针形至带状披针形,笋期4月中旬。

分布于中国浙江,在云和县有零星栽培。 云和哺鸡竹笋味美,供食用;篾性脆,宜整竿使用。

形态特征

乔木状竹类。高5-6米,直径3-4厘米,幼竿绿色,被白粉,老竿色较淡被灰白色粉;中部节间长13-14厘米;竿环与箨环稍隆起而同高,节内长2毫米

箨鞘背面暗绿色至棕黄色,密被大小不等的褐色斑点,在先端尤密,光滑无毛,微被白粉;箨耳绿色,镰形或卵形,脱落性;繸毛较密,紫色,长5毫米;箨舌拱形,紫色,边缘生紫色长纤毛;箨片带状,外翻,皱曲,紫绿色或绿色,边缘桔黄色。 末级小枝通常具2(3)叶;叶耳及鞘口繸毛均发达;叶舌膜质,高1.5毫米;叶片披针形至带状披针形,长9.5-14厘米,宽1.6-1.9厘米。笋期4月中旬。[1]

繁殖方法

云和哺鸡竹是依靠其所连接的竹鞭长鞭出笋而成林的,所以种竹的优良程度相当重要。最好选择1年生的无病虫害的健壮新竹为种竹,按来鞭30厘米,去鞭35厘米的长度截鞭起竹,同时需带一定大的土球,防止种竹与竹鞭连接的螺丝状松动,影响造林成活率。然后在留枝2-3盘的上方削去竹梢。并用薄膜或胶纸封住或包住截口,防止水分流失和竹秆积水腐烂。

栽培技术

造林季节:选择在梅雨季节移栽,这样既有利于栽活,提高成活率,又能于次年出笋,比冬季移栽提早一年出笋。

造林地准备:在已全垦整好的造林地上按株行距3米×3米-3米×4米的密度挖好定植穴,定植穴规格为长75厘米、宽60厘米、深50厘米。表土和心土分开。

定植:栽植时先回表土i0厘米,轻轻踏实,施入农家肥每穴50千克,放入种竹竹鞭入土30厘米,让竹鞭自然舒展并与穴的长边平行,分层压实竹兜、竹鞭周围的土,使竹鞭与土壤紧密相接,不要伤及鞭根和鞭芽,植穴稍做土墩,然后浇水。

合理施肥:

⑴催笋肥:出笋前一个月左右大约在2月底3月初这时正是鞭芽初放,笋的孕育期,施肥能使笋芽快速生长、膨大、早发此时用速效肥,施尿素357千克/公顷;

⑵长鞭肥:在6月份结合松土,用速效肥和有机肥混施既能补充地力又能满足新竹生长的需要,同时还能诱使竹鞭的伸展和加速笋芽的分化,此时施栏肥7500千克/公顷,过磷酸钙750千克/公顷;

⑶孕笋肥:每年12月份结合覆盖施用速效肥和有机肥,能加速笋牙膨大早发,施笋竹专用肥750千克/公顷,或尿素750千克/公顷。 覆盖:林地覆盖后,能提高地温,还能保温、保湿、防草,促进提早萌芽出笋。覆盖材料可选用:废弃的竹叶、谷壳、麦壳、油菜壳或切断的稻草、野草等。最好选用废弃的竹叶,于11-12月间覆盖竹林林地地面,厚约30厘米左右,覆盖前应浇透水,保持林地湿度。

病虫防治

云和哺鸡竹的主要虫害有竹笋夜蛾、竹斑蛾、黄脊竹蝗等。

竹笋夜蛾

危害部位:竹笋一旦受害就会造成大量退笋,即使成竹也常断头折技、失去韧性、成为废材或次材。

防治措施:⑴加强抚育:冬季在清理园地时要清除林地杂草,出笋前要培土覆盖,减少虫卵的越冬场所;⑵除退笋:应及早挖除退笋,降低

虫口密度;⑵保护天敌:竹笋夜蛾的天敌有鸟、蜘蛛、螳螂等;⑷灯光诱杀:有条件的可用黑光灯利用成虫的趋光性来诱杀;⑸药剂防治:对危害的竹林可采用90%晶体敌百虫或80%敌敌畏乳剂I500-2000倍液喷杀。

竹斑蛾

危害部位:幼虫每小时啃食竹叶成膜状,3龄后可将竹叶吃光、严重影响竹林生长和笋芽的分化。

防治措施:⑴消灭虫茧:冬季在清理园地时,在受害的竹林内搜集虫茧予以消灭;⑵农药防治:可用90%敌百虫1000倍液喷杀。

黄脊竹蝗

危害部位:2龄若虫喜食竹梢和嫩叶,暴发成灾时常在几天内将竹叶吃光,使新竹发黄枯死。

防治措施:⑴卵期灭卵:8月到次年5月为卵期,卵多产竹林土层4厘米深处,结合抚育,可人工挖除;⑵蝻期灭蝻:5月问为卵孵化盛期,孵化后10天内,2龄蝗蝻尚未上竹是灭蝻最佳时机;杀灭成虫:可用灯光诱杀和烟薰杀;⑶保护天敌:青蛙是黄脊竹蝗的天敌,能捕食大量的幼虫,应加以保护。

产地生境

分布于中国浙江,在云和县有零星栽培。模式标本采自云和。 云和哺鸡竹适应性很广,一般年降水量在100毫米以上的均能生长,对土壤肥力要求也不高,一般香灰土和砂质壤土均可生长。

主要价值

云和哺鸡竹是中国的优良笋用竹之一,具有产量高、成竹快、笋味美、品质优良的特点。云和哺鸡竹地下茎横走土中,形成散生茎;每公顷产竹笋225-270吨,单笋重在500-700克之间,笋极肥壮,笋肉白色,质脆味甘,风味独特。

参考来源

  1. 云和哺鸡竹植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