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了解棕背鸫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了解棕背鸫
图片来自百问中文网

棕背鸫(学名:Turdus kessleri)是鸫科、鸫属型鸟类,体长24-29厘米。雄鸟整个头、颈、颏、喉、两翅和尾概为黑色,其余上、下体羽栗色,翕和上胸棕白色,在上、下体羽黑色与栗色之间形成一棕白色带,甚为醒目。雌鸟头颈橄榄褐色,两翅和尾暗褐色,其余体羽棕黄色。野外特征均甚明显,容易识别。

背黑头鸫是一种高山、高原鸟类,栖息于海拔3000-4500米的高山针叶林和林线以上的高山灌丛地带,即使冬季一般也不下到海拔1500米以下的山脚和平原地带。常单独或成对活动,有时也成群,多在林下、林缘灌丛、农田地边、溪边草地以及路边树上或灌丛中活动。主要以鞘翅目、鳞翅目等昆虫和昆虫幼虫为食。仅分布于中国四川北部、云南西北部、甘肃西部、青海、西藏。

形态特征

雄鸟前额、头顶、头侧、后颈黑色,上背棕白色下背、腰和尾上覆羽深栗色,两翅和尾黑色下体颏、喉黑色,上胸棕白色,往后转为深栗色

雌鸟前额、头顶、头侧、后颈、颈侧橄榄褐色,耳覆羽亦为橄榄褐色具细的棕白色羽干纹;两翅和尾暗褐色,上体余部黄棕色。下体颏、喉棕黄色,喉侧具少许暗褐色斑;胸橄榄褐色,腹棕黄色,尾下覆羽暗褐色具棕黄色端斑。

幼鸟雄头、颈黑褐色,背至尾上覆羽棕黄色具黑色横斑,两翅和尾黑色,三级飞羽羽缘暗栗色。下体棕黄色密被黑色横斑。雌性头、颈橄榄褐色,两翅和尾暗褐色,翅上覆羽具棕白色斑点。三级飞羽具橄榄褐色羽缘,其余上体棕白色密被暗褐色横斑。下体淡棕黄色被暗褐色横斑。

虹膜褐色,嘴黄色,脚角褐色。 大小量度 性别 体重 体长 嘴峰 翅 尾 跗蹠 雄性 85-120克 226-292毫米 19.5-24.0毫米 136-151毫米 115-140毫米 32-40毫米 雌性 75-110克 240-290毫米 20-25毫米 135-165毫米 112- 132毫米 32-39毫米

繁殖方式

繁殖期5-7月,通常营巢于溪边岩隙中,巢主要由枯草茎、草叶、草根等构成,内垫有毛发和鸟类羽毛。每窝产卵4-5枚。据Baker(1924)测量的5枚卵,平均大小为31.5毫米×22.7毫米。

栖息环境

背黑头鸫是一种高山、高原鸟类,栖息于海拔3000-4500米的高山针叶林和林线以上的高山灌丛地带,即使冬季一般也不下到海拔1500米以下的山脚和平原地带。

生活习性

习性:留鸟。常单独或成对活动,有时也成群,多在林下、林缘灌丛、农田地边、溪边草地以及路边树上或灌丛中活动。性沉静而机警,一般较少呜叫,遇有危险时则发出大而刺耳的惊叫声。飞行时常贴近地面低空飞行,通常在鼓翼飞翔一阵后又接着滑翔。

食性:主要以鞘翅目、鳞翅目等昆虫和昆虫幼虫为食。

冬季成群,在田野取食。于地面上低飞,短暂的振翼后滑翔。喜吃桧树浆果。[1]

分布范围

仅分布于中国四川北部松潘、若尔盖、马尔康、红原、西北部德格、西部理塘、巴塘、稻城、康定,云南西北部中甸,甘肃西部天堂寺、南部岷山,青海东北部、东南部、南部及柴达木盆地东缘,西藏东南部察雅、左贡、芒康、东久和昌都地区北部与西南部。

地理分布

分布范围:青藏高原、中国中北部;有迷鸟冬季至尼泊尔及喜马拉雅山脉。

分布状况:甚稀少罕见的留鸟,见于西藏东部、甘肃、青海、四川及云南西北部。越冬于西藏南部。繁殖在海拔3600~4500米林线以上多岩地区的灌丛,冬季下至2100米。

保护现状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16年 ver 3.1)——无危(LC)。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