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了解棕背鶇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了解棕背鶇
圖片來自百問中文網

棕背鶇(學名:Turdus kessleri)是鶇科、鶇屬型鳥類,體長24-29厘米。雄鳥整個頭、頸、頦、喉、兩翅和尾概為黑色,其餘上、下體羽栗色,翕和上胸棕白色,在上、下體羽黑色與栗色之間形成一棕白色帶,甚為醒目。雌鳥頭頸橄欖褐色,兩翅和尾暗褐色,其餘體羽棕黃色。野外特徵均甚明顯,容易識別。

背黑頭鶇是一種高山、高原鳥類,棲息於海拔3000-4500米的高山針葉林和林線以上的高山灌叢地帶,即使冬季一般也不下到海拔1500米以下的山腳和平原地帶。常單獨或成對活動,有時也成群,多在林下、林緣灌叢、農田地邊、溪邊草地以及路邊樹上或灌叢中活動。主要以鞘翅目、鱗翅目等昆蟲和昆蟲幼蟲為食。僅分布於中國四川北部、雲南西北部、甘肅西部、青海、西藏。

形態特徵

雄鳥前額、頭頂、頭側、後頸黑色,上背棕白色下背、腰和尾上覆羽深栗色,兩翅和尾黑色下體頦、喉黑色,上胸棕白色,往後轉為深栗色

雌鳥前額、頭頂、頭側、後頸、頸側橄欖褐色,耳覆羽亦為橄欖褐色具細的棕白色羽干紋;兩翅和尾暗褐色,上體餘部黃棕色。下體頦、喉棕黃色,喉側具少許暗褐色斑;胸橄欖褐色,腹棕黃色,尾下覆羽暗褐色具棕黃色端斑。

幼鳥雄頭、頸黑褐色,背至尾上覆羽棕黃色具黑色橫斑,兩翅和尾黑色,三級飛羽羽緣暗栗色。下體棕黃色密被黑色橫斑。雌性頭、頸橄欖褐色,兩翅和尾暗褐色,翅上覆羽具棕白色斑點。三級飛羽具橄欖褐色羽緣,其餘上體棕白色密被暗褐色橫斑。下體淡棕黃色被暗褐色橫斑。

虹膜褐色,嘴黃色,腳角褐色。 大小量度 性別 體重 體長 嘴峰 翅 尾 跗蹠 雄性 85-120克 226-292毫米 19.5-24.0毫米 136-151毫米 115-140毫米 32-40毫米 雌性 75-110克 240-290毫米 20-25毫米 135-165毫米 112- 132毫米 32-39毫米

繁殖方式

繁殖期5-7月,通常營巢於溪邊岩隙中,巢主要由枯草莖、草葉、草根等構成,內墊有毛髮和鳥類羽毛。每窩產卵4-5枚。據Baker(1924)測量的5枚卵,平均大小為31.5毫米×22.7毫米。

棲息環境

背黑頭鶇是一種高山、高原鳥類,棲息於海拔3000-4500米的高山針葉林和林線以上的高山灌叢地帶,即使冬季一般也不下到海拔1500米以下的山腳和平原地帶。

生活習性

習性:留鳥。常單獨或成對活動,有時也成群,多在林下、林緣灌叢、農田地邊、溪邊草地以及路邊樹上或灌叢中活動。性沉靜而機警,一般較少嗚叫,遇有危險時則發出大而刺耳的驚叫聲。飛行時常貼近地面低空飛行,通常在鼓翼飛翔一陣後又接着滑翔。

食性:主要以鞘翅目、鱗翅目等昆蟲和昆蟲幼蟲為食。

冬季成群,在田野取食。於地面上低飛,短暫的振翼後滑翔。喜吃檜樹漿果。[1]

分布範圍

僅分布於中國四川北部松潘、若爾蓋、馬爾康、紅原、西北部德格、西部理塘、巴塘、稻城、康定,雲南西北部中甸,甘肅西部天堂寺、南部岷山,青海東北部、東南部、南部及柴達木盆地東緣,西藏東南部察雅、左貢、芒康、東久和昌都地區北部與西南部。

地理分布

分布範圍:青藏高原、中國中北部;有迷鳥冬季至尼泊爾及喜馬拉雅山脈。

分布狀況:甚稀少罕見的留鳥,見於西藏東部、甘肅、青海、四川及雲南西北部。越冬於西藏南部。繁殖在海拔3600~4500米林線以上多岩地區的灌叢,冬季下至2100米。

保護現狀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2016年 ver 3.1)——無危(LC)。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