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了解魁蓟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了解魁蓟
图片来自山草香网

魁蓟(学名:Cirsium leo Nakai et Kitag.)菊科蓟属植物,多年生草本,高达1米,茎枝被长毛,基部和下部茎生叶长椭圆形或倒披针状长椭圆形,羽状深裂,侧裂片8-12对,头状花序排成伞房花序;总苞钟状,径达4厘米,总苞片8层,瘦果灰黑色,偏斜椭圆形,冠毛污白色,花果期5-9月。

分布于宁夏、山西、河北、河南、陕西、甘肃及四川西北部,生于山谷、山坡草地、林缘、河滩及石滩地;岩石隙缝中或溪旁、河旁或路边潮湿地及田间海拔700-3400m处。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高40-100厘米。

根茎

根直伸,粗壮,直径可达1.5厘米。 茎直立,单生或少数茎成簇生,上部伞房状分枝,少有不分枝的,全部茎枝有条棱,被多细胞长节毛,上部及接头状花序下部的毛较稠密

基部和下部茎叶全形长椭圆形或倒披针状长椭圆形,长10-25厘米,宽4-7厘米,羽状深裂,叶柄长达5厘米或无柄;侧裂片8-12对,半圆形、半椭圆形、长椭圆形或斜三角形,中部侧裂片较大,不包括边缘针刺通常宽1.5-2.5厘米,全部侧裂片边缘三角形刺齿不等大,齿顶长针刺,针刺长(3)5-6毫米,或更长,长达1.2厘米,齿缘短针刺。向上的叶渐小,与基部和下部茎叶同形或长披针形并等样分裂,无柄或基部扩大半抱茎。全部叶两面同色,绿色,被多细胞长节毛,下面沿脉的毛稍稠密。

头状花序在茎枝顶端排成伞房花序,极少单生茎顶而植株仅有1个头状花序的。总苞钟状,直径达4厘米。总苞片8层,镊合状排列,至少不呈明显的覆瓦状排列,外层与中层钻状长三角形或钻状披针形,长2-3厘米,宽2-3毫米,边缘或上部边缘有平展或向下反折的针刺,针刺长达2.5毫米,顶端针刺长达3毫米,背面有稀疏蛛丝毛,内层硬膜质,披针形至线形,长达2厘米,顶端长渐尖。小花紫色或红色,花冠长2.4 厘米,檐部长1.4厘米,不等大5浅裂,细管部长1厘米。

瘦果灰黑色,偏斜椭圆形,长约5毫米,宽2毫米,顶端斜截形,压扁。冠毛污白色,多层,基部连合成环,整体脱落;冠毛刚毛长羽毛状,长达2.2厘米,向顶端渐细。花果期5-9月。

生长环境

生于山谷、山坡草地、林缘、河滩及石滩地,或岩石隙缝中或溪旁、河旁或路边潮湿地及田间,海拔700-3400米。

生态习性

茎粗壮、直立、具纵棱。叶片披针形至宽披针形,羽状浅裂至深裂,边缘有刺。头状花序单生枝顶,总苞宽针状,花紫红色,全部为筒状花。野生。[1]

分布范围

分布宁夏、山西、河北、河南、陕西、甘肃及四川西北部。模式标本采自河北雾灵山。

参考来源

  1. 魁蓟山草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