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二王等书录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二王等书录

来自 呢图网 的图片

作者;张怀瓘

类别;书法评论

作者身份;官翰林供奉、右率府兵曹参军

年代;唐代

'''二王等书录'''》是张怀瓘的书法评论著作。张怀瓘,唐代书法家、书学理论家。官翰林供奉、右率府兵曹参军。著有《书议》、《书断》、《书估》、《评书药石论》等,为书学理论重要著作[1]

原文

夫翰墨之美,多以身后腾声。二王之书,当世见贵,献之尝与简文帝十纸,题最后云:“下官此书甚合作,顾聊存之。”此书为桓玄所宝,玄爱重二王,不能释手,乃选缣素及纸书正行之尤美者,各为一帙,常置左右。及南奔,虽甚狼狈,犹以自随。将败,并投于江。晋代装书,真、草浑杂,背纸皱起。范晔装治,微为小胜。宋孝武又使徐爰治护十纸为一卷,明帝科简旧秘,并遣使三吴鸠集散逸,诏虞和、巢尚之、徐希秀、孙奉伯等更加编次,咸以二丈为度。二王缣素书珊瑚轴二帙二十四卷,纸书金轴二帙二十四卷,又纸书玳瑁轴五帙五十卷,并金题玉躞织成带。又扇书二卷,又纸书飞白章草二帙十五卷,并旃檀轴。又纸书戏字一帙十二卷,并书之冠冕也。自此以下,别有三品书,凡五十二帙,五百二十卷,并旃檀轴。其新购获者为六帙一百二十卷,既经丧乱,多所遗失。齐高帝朝,书府古迹惟有十二帙,以示王僧虔,仍更就求能者之迹。僧虔以帙中所无者,得张芝索靖卫伯儒、吴大皇帝、景帝归命侯王导王洽王珉张翼桓玄等十卷;其与帙中所同者,王恬、王珣、王凝之、王徽之、王允之并奏入秘阁。梁武帝尤好图书,搜访天下,大有所获,以旧装坚强,字有损坏,天监中,敕朱异、徐僧权、唐怀允、姚怀珍、沈炽文析而装之,更加题检,二王书大凡七十八帙,七百六十七卷,并珊瑚轴织成带,金题玉躞。侯景篡逆,藏在书府,平侯景后,王僧辩搜括,并送江陵。承圣末,魏师袭荆州,城陷,元帝将降,其夜,乃聚古今图书十四万卷,并大小二王遗迹,遣后阁舍人高善宝焚之。吴越宝剑,并将斫柱,乃叹曰:“萧世诚遂至于此,文武之道,今夜穷乎!”历代秘宝,并为煨烬矣。周将于谨、普六茹忠等捃拾遗逸凡四千卷,将归长安。大业末,炀帝幸江都,秘府图书,多将从行,中道船没,大半沦弃,其间得存,所余无几。弑逆之后,并归宇文化及。至辽城,为窦建德所破,并皆亡失。留东都者,后入王世充。世充平,始归天府。贞观十三年,敕购求右军书,并贵价酬之。四方妙迹,靡不毕至。敕起居郎褚遂良、校书郎王知敬等,于玄武门西长波门外科简,内出右军书相共参校,令典仪王行真装之。梁朝旧装纸见存者,但裁剪而已。右军书大凡二千二百九十纸,装为十三帙,一百二十八卷。真书五十纸,一帙八纸,随本长短为度;行书二百四十纸,四帙四十卷,四尺为度;草书二千纸,八帙八十卷,以一丈二尺为度,并金缕杂宝装轴织成帙。其书每缝皆用小印印之,其文曰“贞观”。大令书,不之购也,天府之内,仅有存焉。古之名书,历代帝王莫不珍贵。齐、宋已前,大有散失。及梁武帝鸠集所获,尚不可胜数,并珊瑚轴织成帙,金题玉躞。二王书大凡一万五千纸,元皇帝狂悖,焚烧将尽。文皇帝尽价购求,天下毕至。大王真书惟得五十纸,行书二百四十纸,草书二千纸,并以金宝装饰。今天府所有,真书不满十纸,行书数十纸,草书数百纸,共有二百一十八卷。张芝一卷,张昶一卷,并旃檀轴锦褾而已。既所不尚,散在人间,或有进献,多堆于翰林杂书中,玉石混居,薰莸同器,然书性不易,不以宝之则工,弃之则拙。岂徒书也,人亦如之,用舍行藏,言行之间,不可玷缺。亦犹兰桂虽在幽隐,不以无人知而不芳也。往在翰林中,见古钟二枚,高二尺,围尺余,上有古文三百许字,记夏禹功绩,字皆紫磨金钿,光彩射人,似大篆,而神彩惊人,非其时,不敢闻奏,然弃于泥土中,久与瓦砾同也。然滥吹之事,其来久矣。且如张翼及僧惠式效右军,时人不能辩。近有释智永临写草帖,几欲乱真。至如宋朝多学大令,其康昕王僧虔薄绍之羊欣等亦欲混其臰味,是以二王书中多有伪迹。好事所蓄,尤宜精审。傥所宝同乎燕石,翻为有识所嗤也。乾元三年五月日。

作者简介

唐代书法家、书学理论家。官翰林供奉、右率府兵曹参军。著有《书议》、《书断》、《书估》、《评书药石论》等,为书学理论重要著作。海陵(今江苏泰州)人。活动于开元(713-714)间,官翰林供奉、右率府兵曹参军。南宋陈思《书小史》称其善正、行、草书。对自己书法十分矜恃,自称:“正、行可比虞(世南)、褚(遂良),草欲独步于数百年间。”手迹无存。

书法著作

张怀瓘的书法评论著作,有《书断》、《证书药石论》、《书估》、《书议》、《玉堂禁经》、《用笔十法》、《书诀》、《六体论》、《文字论》等行于世。又著《画断》,可惜久已亡佚,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引有部分逸文。

书断》述十体书源流,评书家三品等第。《书估》评书之价值贵贱,《书议》评议19位名书家,《文字论》系与友论书,《玉堂禁经》、《用笔十法》、《书诀》、《评书药石论》等皆叙书艺技巧,《画断》评画家三品等第。

作者生平

活动于唐代开元至乾元年间的张怀瓘,因其身世历代史乘均未著录,故生卒年代均不详。据大历年间窦氏《述书赋》记载:“怀瓘,海陵人。”开元年间因书名被征召为翰林供奉,先在右率府挂官领俸,后领取升川司马的俸禄,但并未实际到任。乾元年间外放为鄂州司马。张怀瓘以第八品下入官,终从第五品上。

从《唐文拾遗》中收入的《张府君墓志》一文可以知道,张怀瓘的父亲叫张绍宗,擅长书法。张怀瓘在其《书断》中说到他父亲的书法:先学高正臣,后有褚遂良风调,再变出己意。张绍宗终官为邵州武岗县令。在《六体书论》中,张怀瓘又述及其弟张怀瓌,张怀瓌也擅长书法:“臣及弟怀瓌,叨同供奉,臣谨进怀瓌书大小篆及八分,臣书真、行、草合成六体。”张怀瓌官盛王府司马,与张怀瓘同为翰林供奉。

出生于官宦、书艺世家的张怀瓘,书法兼擅真、行、草、小篆及八分,在《六体书论》中,他自谓真、行“可以比于虞(世南)、褚(遂良)”,草书在“数百年内,方拟独步其间”。此言虽不无高自矜夸之态,但晚唐吕总的《续书评》、北宋朱长文的《续书断》,对张怀瓘书艺却都有着客观的评价。《续书评》“草书十二人”中有张怀瓘的名字,认为其草书“如露花濯锦,渊月沉珠”,“继以章草,新意颇多”;《续书断》列张怀瓘为能品。只可惜,张怀瓘的墨迹帖刻皆未曾流传于后世。

张怀瓘留给后人的,是丰富庞杂的书史和书论专著,仅传世的就有《书断》三卷、《书估》一卷、《书议》一卷、《文字论》一卷、《六体书论》一卷、《论用笔十法》一卷、《玉堂禁经》一卷、《评书药石论》一卷、《二王等书录》一卷。此外,尚有《古文大篆书祖》一卷、《书赋》一篇,惜不传。张怀瓘的这些专著,对书法起源与发展、书法本质、书法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学书方法、书法技法理论、书法鉴赏、书法批评等方面都有很深刻的认识和具体论述。他的书论著述涉及到中国书法理论的方方面面,构筑起一个中国古代书法理论的基本框架。

张怀瓘还是一位绘画评论家,其《画断》评顾恺之、陆探微、张僧繇之优劣,“且相当精彩”。逸文被收入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中:“顾公运思精微,襟灵莫测,虽寄迹翰墨,其神气飘然在烟霄之上,不可以图画间求。象人之美,张得其肉,陆得其骨,顾得其神,神妙无方,以顾为最。喻之书,则顾、陆比之钟、张,僧繇比之逸少,俱为古今之独绝,岂可以品第拘!谢氏黜顾,未为定鉴。”

张怀瓘还喜欢收藏,《书议》记其“尝有其草写《绝交书》一纸,非常宝惜。有人与吾两纸王右军书,不易。近于李造处见全书,了然知其平生志气,若与面焉”。

书断》成稿的时候,张怀瓘30岁(727年),他最后一篇系年文章《二王等书录》,写在乾元三年(760年),如此,张怀瓘在世生活了至少60年。

参考来源

《二王书法全集》发布仪式在临沂开幕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