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二益丸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二益丸

【藥名】

二益丸 er yi wan

【處方】

黑附子、肉桂、吳茱萸、蛇床子、肉豆蔻、砂仁、山柰、海螵蛸、橘紅、木香、甘草、白芷、龍骨、當歸花椒、公丁香、細辛、母丁香、檀香、豆蔻、枯礬、硃砂。

【製備方法】

以上二十二味,除硃砂外,其餘二十一味粉碎成細粉,過篩,混勻。硃砂水飛或粉碎成極細粉與上述粉末配研,過篩。每100克粉末加煉蜜120~130克,製成大蜜丸,即得。

【藥方分析】

寒主收引,寒邪客於胞中,血行不暢,可致經行腹痛,帶下等症。「寒者熱之」,故方中用黑附子、肉桂、吳茱萸、花椒、蛇床子溫腎助陽;配用丁香、木香、檀香、肉豆蔻、砂仁、橘紅行氣寬中,使寒凝散而血行自暢。佐以白芷、細辛以加強散寒止痛的作用;海螵蛸、枯礬、龍骨相配固精止帶,當歸養血活血,硃砂通血脈,甘草調和諸藥。諸藥配伍共奏溫腎暖宮,調經止帶之作用。

【劑型規格】

大蜜丸。每丸重4克。為棕黑色的大蜜丸;味苦、辛。

【功能主治】

調經止帶,溫曖子宮。用於經脈不調,行經腹痛,瘀血癆症,下元虛寒,腰膝酸痛,赤白帶下。

【用法用量】

口服。每次服1~2丸,每日服2次。

【使用禁忌】

忌食生冷,孕婦忌服。 [1]

【臨床應用】

本丸為專治婦科寒證之劑。臨床多用於治療痛經、帶下等病,應用的基本指征為:小腹冷痛,畏寒,經行量少,帶下清稀量多,舌淡苔薄,脈沉細。這些指征體現了胞宮寒凝,沖任不調的病機。臨床常用於以下病症。   1.痛經:經前或經行小腹冷痛,得熱則舒,痛甚則牽連腰骶疼痛,經行量少,色暗,苔白,脈沉細。西醫之膜樣痛經、子宮頸管狹窄等疾病,見上述表現者,可運用本丸。   2.帶下病:表現為白帶清冷,量多,綿綿不斷,小腹冷感,腰酸如折,苔白,脈緩。西醫之婦女生殖器炎症等病,見上述表現者,可隨症用之。

【貯藏】

密閉,防潮。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