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敏(作家)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于敏 | |
---|---|
艺人或艺术家 | |
民族 | 汉族 |
籍贯 | 山东潍县 |
出生 |
1914年 中国 |
职业 | 电影家、作家、文艺理论家 |
教育程度 | 专科 |
母校 | 山东烟台英语专科学校 |
代表作品 | 《桥》 |
于敏,男,原名于民,1914年出生于山东潍县,毕业于山东烟台英语专科学校。于敏是中国电影编剧,小说家,著名电影家、作家、文艺理论家。[1]
2014年10月13日中午,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100岁。[2]
人物经历
1914年出生于山东潍县,毕业于山东烟台英语专科学校。[3]
于敏一度在上海当电影公司场记。
1938年春到延安陕北 公学学习。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任《新中华报》记者、鲁艺实验剧团副团长、延安中学教导主任。
1946年在山东大学任教。
1947年从影,同年进东北电影制片厂、电影局剧本创作所、长春电影制片厂。
1948年创作电影剧本《桥》。
1949年完成《赵一曼》。
1952年举家落户到鞍钢。
1953年后创作电影剧本《高歌猛进》、《无穷的潜力》、《工地一青年》、《炉火正红》等。
"文革"后除创作小说外,还出版电影论文集《树人》、《探索》等。
曾在中国影协任职,并于1985年任中国影协顾问。
2014年10月13日中午,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100岁。
人物成就
自1947年从事电影工作以来,他先后创作了新中国的第一部故事片《桥》、讴歌抗日女英烈的爱国电影《赵一曼》,以及《高歌猛进》、《我们是一家》、《工地一青年》等多部展现新中国工人面貌的电影剧本。他的作品还有长篇小说《第一个回合》、《千里从军行》、《风雨入华年》等,以及多部长篇报告文学和译著。
"《桥》的剧本大约一半是在膝盖上完成的。"1947年冬初,主持东影的袁牧之和陈波儿提出试拍故事片。于敏来到哈尔滨机车车辆厂体验生活,3个月后,退出来写剧本。于敏生前回忆,"当时招待所已住满,所内大厅中有圆柱,圆柱周围是环形的椅子。我占领了一个圆柱和环形椅。膝盖是我的写字台,环椅是我的宝榻。夜里,我屈身而卧,如虾米状,好处是不受干扰,翻身时,要站起来,转一个方向,再抱柱而眠。《桥》的初稿大约有一半是在膝盖上完成的。"1949年,《桥》问世,一举拿下新中国电影史上5个第一:第一部故事片;第一部"写工农兵,给工农兵看"的人民电影;第一部以工人阶级为主人公的电影;第一部体现执政党知识分子政策的电影;第一部"反现代的现代性电影"。
抱着写工人的志愿,于敏1952年举家落户到鞍钢,一去26年。在这段时间里,他写出了《老孟泰的故事》等多部报告文学,以及《高歌猛进》、《无穷的潜力》、《炉火正红》等多部电影剧本,它们无一例外地取材于我国钢铁工人及其家属的生活。上世纪80年代初,于敏与其他电影界的领导一起创立了中国电影金鸡奖,并作为评选中的核心人物之一,一连参加了13届的评选。他提出的金鸡奖评选的"学术、争鸣、民主"六字方针和"六亲不认,只认作品;八面来风,自己掌舵;不抱成见,从善如流;充分协商,顾全大局"二十四字原则,至今依然引领金鸡奖的发展方向。有评论家认为,金鸡奖在电影界所具有的权威性和影响力,与于敏的六字方针和二十四字原则是分不开的。
获奖记录
第22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第29届中国电影金鸡奖终身成就奖。
视频
参考资料
- ↑ 于敏同志, 中国艺术报 2013-10-21
- ↑ 著名电影家于敏在京逝世, 北京青年报 2014-10-15
- ↑ 于敏:彰显时代性与人民性——当代文学作品中的英雄形象塑造, 中国社科文学 2018-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