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敏(作家)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于敏 | |
---|---|
藝人或藝術家 | |
民族 | 漢族 |
籍貫 | 山東濰縣 |
出生 |
1914年 中國 |
職業 | 電影家、作家、文藝理論家 |
教育程度 | 專科 |
母校 | 山東煙臺英語專科學校 |
代表作品 | 《橋》 |
于敏,男,原名於民,1914年出生於山東濰縣,畢業於山東煙臺英語專科學校。于敏是中國電影編劇,小說家,著名電影家、作家、文藝理論家。[1]
2014年10月13日中午,因病醫治無效,在北京逝世,享年100歲。[2]
人物經歷
1914年出生於山東濰縣,畢業於山東煙臺英語專科學校。[3]
于敏一度在上海當電影公司場記。
1938年春到延安陝北 公學學習。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先後任《新中華報》記者、魯藝實驗劇團副團長、延安中學教導主任。
1946年在山東大學任教。
1947年從影,同年進東北電影製片廠、電影局劇本創作所、長春電影製片廠。
1948年創作電影劇本《橋》。
1949年完成《趙一曼》。
1952年舉家落戶到鞍鋼。
1953年後創作電影劇本《高歌猛進》、《無窮的潛力》、《工地一青年》、《爐火正紅》等。
"文革"後除創作小說外,還出版電影論文集《樹人》、《探索》等。
曾在中國影協任職,並於1985年任中國影協顧問。
2014年10月13日中午,因病醫治無效,在北京逝世,享年100歲。
人物成就
自1947年從事電影工作以來,他先後創作了新中國的第一部故事片《橋》、謳歌抗日女英烈的愛國電影《趙一曼》,以及《高歌猛進》、《我們是一家》、《工地一青年》等多部展現新中國工人面貌的電影劇本。他的作品還有長篇小說《第一個回合》、《千里從軍行》、《風雨入華年》等,以及多部長篇報告文學和譯著。
"《橋》的劇本大約一半是在膝蓋上完成的。"1947年冬初,主持東影的袁牧之和陳波兒提出試拍故事片。于敏來到哈爾濱機車車輛廠體驗生活,3個月後,退出來寫劇本。于敏生前回憶,"當時招待所已住滿,所內大廳中有圓柱,圓柱周圍是環形的椅子。我占領了一個圓柱和環形椅。膝蓋是我的寫字檯,環椅是我的寶榻。夜裡,我屈身而臥,如蝦米狀,好處是不受干擾,翻身時,要站起來,轉一個方向,再抱柱而眠。《橋》的初稿大約有一半是在膝蓋上完成的。"1949年,《橋》問世,一舉拿下新中國電影史上5個第一:第一部故事片;第一部"寫工農兵,給工農兵看"的人民電影;第一部以工人階級為主人公的電影;第一部體現執政黨知識分子政策的電影;第一部"反現代的現代性電影"。
抱着寫工人的志願,于敏1952年舉家落戶到鞍鋼,一去26年。在這段時間裡,他寫出了《老孟泰的故事》等多部報告文學,以及《高歌猛進》、《無窮的潛力》、《爐火正紅》等多部電影劇本,它們無一例外地取材於我國鋼鐵工人及其家屬的生活。上世紀80年代初,于敏與其他電影界的領導一起創立了中國電影金雞獎,並作為評選中的核心人物之一,一連參加了13屆的評選。他提出的金雞獎評選的"學術、爭鳴、民主"六字方針和"六親不認,只認作品;八面來風,自己掌舵;不抱成見,從善如流;充分協商,顧全大局"二十四字原則,至今依然引領金雞獎的發展方向。有評論家認為,金雞獎在電影界所具有的權威性和影響力,與于敏的六字方針和二十四字原則是分不開的。
獲獎記錄
第22屆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第29屆中國電影金雞獎終身成就獎。
視頻
參考資料
- ↑ 于敏同志, 中國藝術報 2013-10-21
- ↑ 著名電影家于敏在京逝世, 北京青年報 2014-10-15
- ↑ 于敏:彰顯時代性與人民性——當代文學作品中的英雄形象塑造, 中國社科文學 2018-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