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云猫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云猫

中文学名 云猫

拉丁学名 Pardofelis marmorata

别称 石猫、石斑猫、草豹、小云豹

界 动物界

门 脊索动物门

亚 门脊椎动物亚门

哺乳纲

纲兽亚纲

食肉目

目猫型亚目

猫科

科猫亚科

纹猫属

云猫

命名人及年代 Martin,1837

英文名 Marbled cat

云猫,英文名叫做“marbled cat”,意为“石纹猫”。栖息于原始雨林或次生雨林环境中。主要食物是鸟类,其次是松鼠(包括鼯鼠)。在中国,云猫仅出现在云南和藏东南的雨林中。从外型上来看,有一些和云豹与雪豹相同的特征,像是这两个物种的中间型;最显著特征是大理石斑纹的皮毛。

外形特征

体形略大于家猫,尾长近于身长,具斑驳花纹或大理石斑纹。尾形粗圆,尾毛蓬松。四足的各趾均具发达的爪鞘。

体背面褐黄、褐灰或赭褐色。腹面灰黄色。自颈背沿中线有两行断续黑纹。体侧有斜行排列的黑缘小斑块。有时模糊或融合,形成黄黑相间的独特体纹。貌似大理石斑。头部、四肢和尾均为黄色上散布黑斑点。耳小而圆,耳背黑色,具一小白斑。瞳孔大,淡褐色,收缩时呈圆形。

颅形较高,鼻骨短,前颌骨鼻支并不扩展。颧弓宽,颧骨眶突细长向上与眶后突连接组成眼眶环。眶间区窄。二颞嵴呈弧形,仅老年个体才合并成短的矢状嵴。翼间孔拱状。前缘并非平直,侧缘较厚些。枕骨区较宽。颞乳突间的颅宽,大于颅基长之半。

第三上门齿显著大于其余门齿。第一上前臼齿极小。上臼齿较大、呈菱形、横列。齿式: (颗)。

大小量度:头体长400~660毫米;尾长450~560毫米;后足长115~120毫米;耳长35~40毫米;颅全长79~91毫米;体重3~5.5千克。

动物习性

栖息环境

主要栖息在低地热带森林,新采伐的森林中也有发现。在喜马拉雅东部山麓,栖息于海拔1500~3000米的湿润落叶和半常绿森林中。

生活习性

夜行性,独居。云猫为森林居住者,在树上活动的时间多。云猫善攀爬,长尾有助于在树枝上平衡活动。可在河岸陡壁的树枝间栖息。云猫有向上拱起脊背的典型姿态,当蹲坐或卧伏时,常略缩回头部,拱起脊背。

捕食小型脊椎动物,如松鼠、老鼠、蜥蜴、蛙类,其他啮齿类和鸟类,也可猎食大至雉鸡类的野禽;鸟类是其主要食物组成。

分布范围

原产地:不丹文莱柬埔寨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老挝、马来西亚、缅甸、尼泊尔、泰国、越南。在中国仅见于云南、西藏。

繁殖方式

独行性,繁殖期配对。每月发情,无季节性波动。妊娠期66~82天,每胎产仔2~4只,2年性成熟。圈养幼仔59天左右可食固体食物,这大致也是野生幼仔的断奶时间。

毛被较石斑亚种为短,体色浅呈棕黄色,暗色的小斑块比较清晰。

分布于东南亚热带地区,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文莱、越南以及中国西南的云南省。该种模式产地在苏门答腊岛。

云猫的来源和传说

如布依族的传说大象和小花猫

故事中的大象是个傲慢自大的家伙,仗着身强体壮,嘲笑小花猫全身还没有它的半截脚蹄子大,哪能叫动物呢?小花猫客气地回答,虽然它身体小,有需要的时候,它很乐意互相帮助。然而小花猫善意的表示只换来大象更大的讥笑。没想到几天后,一只老鼠爬进大象的鼻子,怎么甩都甩不掉,大象正痛苦得呼天抢地时,小花猫从树从里跳出来,一爪把老鼠抓出来吃了,令大象既感动又惭愧。

大象虽大,却对老鼠无可奈何;猫虽小,老鼠却不敢在它面前造次。大象拥有令人望而生畏的魁梧体形,几乎所向无敌,看似先天在食物链中享有较优越的条件;但在某些情况下,庞大的身躯反而显得迟钝笨重,不如猫身灵巧敏捷。大象与猫,就和世间万物一样,各有所长,亦各有所短,不宜妄自尊大,亦不必妄自菲薄。

景颇族的传说

野猫是既狡会又贪婪的角色。故事是这样的:山上有一棵大树,老鹰住在树梢,野猫住在中间,野猪住在树下,原本相安无事。有一天,狡猾的猫动了坏心眼,离间老鹰和野猪说对方想吃它们的小孩,它们因此不敢外出觅食,饿得头昏眼花。后来终于忍不住,老鹰和野猪都出外觅食,野猫趁机把小鹰都吃了。老鹰回来,以为是野猪吃了它的孩子,气得把小猪都啄死了。老鹰飞走后,野猫去吃小猪,正好被返家的野猪看见,野猫赶紧逃回自己的窝;野猪守在树下,伺机报仇,吓得野猫不敢出门,最后活活饿死了。这个故事是在抨击挑拨离间,企盼人与人之间、甚至各物种间和平相处,为了一己之私破坏了原本的和谐关系,最后吃亏的反而是自己。这是先民的智慧,反观今日珍稀物种的濒危、生态的失衡及大自然的反扑,不也正印证了这个道理吗?

纳西族的故事则启示我们:人的成就端看其格局的大小。虎、豹、猫本是三兄弟,有一天它们商量着轮流觅食,先由老三猫开始,但猫外出猎食后,带回一只小老鼠,只够它自己吃,只好再让老二豹出动;豹带回了一只黑毛狗,也只够它自己吃,老大虎只好出外觅食。他带回了一只大黄牛,让三兄弟吃了三天三夜都还没吃完。从此以后,猫会捉鼠,豹擅拿狗,而老虎则成了万兽之王。

傣族的传说

从前有一对亲兄弟,贪心的哥哥独占了父母的遗产,不愁吃穿,所以人们都叫他“艾龙杭”(富大哥);善良的弟弟一无所有,靠捕雀鸟度日,所以人们都叫他艾宰多”(穷小弟)。一天早上艾宰多上山捕雀时,听到一阵优美动听的歌声,不由得循声走去,看到一只野猫坐在树从里,用尾巴蒙着脸,正在专心地唱歌。艾宰多就把这只会唱歌的野猫带回家,并取了个别致的名字——哼笙傣语音译,“哼”意指野猫,“笙”意指欢乐)。

每天早上哼笙唱歌,都会引来许多鸟雀、马、鹿等如痴如醉地来聆听,从此艾宰多不必出门打猎,也能捕到许多动物,日子一天天好过起来。艾龙杭看了很羡慕,就想借哼笙两天,忠厚的艾宰多立刻答应了。然而哼笙到了艾龙杭家,不肯吃东西、也不肯唱歌,只是一个劲儿地流眼泪。艾龙杭生气地把它丢到河里淹死了,艾宰多伤心地把它葬在自己的竹楼旁。

后来,从埋葬哼笙的地方长出了一些竹子,艾宰多用这些竹子做成猪食槽,养出来的猪又大又肥;但艾龙杭借去用,猪群却病死了。艾龙杭气得把猪食槽烧了。艾宰多把剩下的竹子做成引水道,每天用引来的水洗澡时,都有一对金手镯被冲来套在他手上。艾龙杭听到这个消息,也偷偷跑去这个引水道下洗澡,没想到却冲来一堆屎,他气得把引水道敲成碎片。艾宰多把碎片做成筷子,用它夹菜吃饭后变得一天比一天年轻。艾龙杭把筷子偷来跟妻子一起用,没想到变得老态龙钟,他们把竹筷丢在竹楼下,就气得一命鸣呼了。

艾宰多把哥哥嫂嫂安葬后,从竹筷被丢掉的地方长出了一棵苦竹,竹里隐隐有声。艾宰多走近细听,发觉那声音跟哼笙的歌声一样悠扬婉转,就把苦竹砍下来做成几管巴乌”。巴乌是几个民族共有的一种乐器,尤其在云南的彝、哈尼、傣族、伍、布朗等民族流传得最为广泛。制法是在一根竹管上开八个音孔孔前七后一),在吹口处装一铜质簧片,能吹奏九个音;其音色优雅柔和,在感情表达上颇能表露独具一格的风采,因此有人称它为会说话的乐器”。艾宰多用这些出色的巴乌吹出美妙的乐曲,成为远近驰名的演奏家。 [1]

參考文獻

  1. 云猫的来源和传说, 喵星球,2019-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