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貓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雲貓 |
中文學名 雲貓 拉丁學名 Pardofelis marmorata 別稱 石貓、石斑貓、草豹、小雲豹 界 動物界 門 脊索動物門 亞 門脊椎動物亞門 綱 哺乳綱 亞 綱獸亞綱 目 食肉目 亞 目貓型亞目 科 貓科 亞 科貓亞科 屬 紋貓屬 種 雲貓 命名人及年代 Martin,1837 英文名 Marbled cat |
雲貓,英文名叫做「marbled cat」,意為「石紋貓」。棲息於原始雨林或次生雨林環境中。主要食物是鳥類,其次是松鼠(包括鼯鼠)。在中國,雲貓僅出現在雲南和藏東南的雨林中。從外型上來看,有一些和雲豹與雪豹相同的特徵,像是這兩個物種的中間型;最顯著特徵是大理石斑紋的皮毛。
目錄
外形特徵
體形略大於家貓,尾長近於身長,具斑駁花紋或大理石斑紋。尾形粗圓,尾毛蓬鬆。四足的各趾均具發達的爪鞘。
體背面褐黃、褐灰或赭褐色。腹面灰黃色。自頸背沿中線有兩行斷續黑紋。體側有斜行排列的黑緣小斑塊。有時模糊或融合,形成黃黑相間的獨特體紋。貌似大理石斑。頭部、四肢和尾均為黃色上散布黑斑點。耳小而圓,耳背黑色,具一小白斑。瞳孔大,淡褐色,收縮時呈圓形。
顱形較高,鼻骨短,前頜骨鼻支並不擴展。顴弓寬,顴骨眶突細長向上與眶後突連接組成眼眶環。眶間區窄。二顳嵴呈弧形,僅老年個體才合併成短的矢狀嵴。翼間孔拱狀。前緣並非平直,側緣較厚些。枕骨區較寬。顳乳突間的顱寬,大於顱基長之半。
第三上門齒顯著大於其餘門齒。第一上前臼齒極小。上臼齒較大、呈菱形、橫列。齒式: (顆)。
大小量度:頭體長400~660毫米;尾長450~560毫米;後足長115~120毫米;耳長35~40毫米;顱全長79~91毫米;體重3~5.5千克。
動物習性
棲息環境
主要棲息在低地熱帶森林,新採伐的森林中也有發現。在喜馬拉雅東部山麓,棲息於海拔1500~3000米的濕潤落葉和半常綠森林中。
生活習性
夜行性,獨居。雲貓為森林居住者,在樹上活動的時間多。雲貓善攀爬,長尾有助於在樹枝上平衡活動。可在河岸陡壁的樹枝間棲息。雲貓有向上拱起脊背的典型姿態,當蹲坐或臥伏時,常略縮回頭部,拱起脊背。
捕食小型脊椎動物,如松鼠、老鼠、蜥蜴、蛙類,其他嚙齒類和鳥類,也可獵食大至雉雞類的野禽;鳥類是其主要食物組成。
分布範圍
原產地:不丹、文萊、柬埔寨、中國、印度、印度尼西亞、老撾、馬來西亞、緬甸、尼泊爾、泰國、越南。在中國僅見於雲南、西藏。
繁殖方式
獨行性,繁殖期配對。每月發情,無季節性波動。妊娠期66~82天,每胎產仔2~4隻,2年性成熟。圈養幼仔59天左右可食固體食物,這大致也是野生幼仔的斷奶時間。
毛被較石斑亞種為短,體色淺呈棕黃色,暗色的小斑塊比較清晰。
分布於東南亞熱帶地區,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文萊、越南以及中國西南的雲南省。該種模式產地在蘇門答臘島。
雲貓的來源和傳說
如布依族的傳說大象和小花貓
故事中的大象是個傲慢自大的傢伙,仗着身強體壯,嘲笑小花貓全身還沒有它的半截腳蹄子大,哪能叫動物呢?小花貓客氣地回答,雖然它身體小,有需要的時候,它很樂意互相幫助。然而小花貓善意的表示只換來大象更大的譏笑。沒想到幾天後,一隻老鼠爬進大象的鼻子,怎麼甩都甩不掉,大象正痛苦得呼天搶地時,小花貓從樹從里跳出來,一爪把老鼠抓出來吃了,令大象既感動又慚愧。
大象雖大,卻對老鼠無可奈何;貓雖小,老鼠卻不敢在它面前造次。大象擁有令人望而生畏的魁梧體形,幾乎所向無敵,看似先天在食物鏈中享有較優越的條件;但在某些情況下,龐大的身軀反而顯得遲鈍笨重,不如貓身靈巧敏捷。大象與貓,就和世間萬物一樣,各有所長,亦各有所短,不宜妄自尊大,亦不必妄自菲薄。
景頗族的傳說
野貓是既狡會又貪婪的角色。故事是這樣的:山上有一棵大樹,老鷹住在樹梢,野貓住在中間,野豬住在樹下,原本相安無事。有一天,狡猾的貓動了壞心眼,離間老鷹和野豬說對方想吃它們的小孩,它們因此不敢外出覓食,餓得頭昏眼花。後來終於忍不住,老鷹和野豬都出外覓食,野貓趁機把小鷹都吃了。老鷹回來,以為是野豬吃了它的孩子,氣得把小豬都啄死了。老鷹飛走後,野貓去吃小豬,正好被返家的野豬看見,野貓趕緊逃回自己的窩;野豬守在樹下,伺機報仇,嚇得野貓不敢出門,最後活活餓死了。這個故事是在抨擊挑撥離間,企盼人與人之間、甚至各物種間和平相處,為了一己之私破壞了原本的和諧關係,最後吃虧的反而是自己。這是先民的智慧,反觀今日珍稀物種的瀕危、生態的失衡及大自然的反撲,不也正印證了這個道理嗎?
納西族的故事則啟示我們:人的成就端看其格局的大小。虎、豹、貓本是三兄弟,有一天它們商量着輪流覓食,先由老三貓開始,但貓外出獵食後,帶回一隻小老鼠,只夠它自己吃,只好再讓老二豹出動;豹帶回了一隻黑毛狗,也只夠它自己吃,老大虎只好出外覓食。他帶回了一隻大黃牛,讓三兄弟吃了三天三夜都還沒吃完。從此以後,貓會捉鼠,豹擅拿狗,而老虎則成了萬獸之王。
傣族的傳說
從前有一對親兄弟,貪心的哥哥獨占了父母的遺產,不愁吃穿,所以人們都叫他「艾龍杭」(富大哥);善良的弟弟一無所有,靠捕雀鳥度日,所以人們都叫他艾宰多」(窮小弟)。一天早上艾宰多上山捕雀時,聽到一陣優美動聽的歌聲,不由得循聲走去,看到一隻野貓坐在樹從里,用尾巴蒙着臉,正在專心地唱歌。艾宰多就把這只會唱歌的野貓帶回家,並取了個別致的名字——哼笙傣語音譯,「哼」意指野貓,「笙」意指歡樂)。
每天早上哼笙唱歌,都會引來許多鳥雀、馬、鹿等如痴如醉地來聆聽,從此艾宰多不必出門打獵,也能捕到許多動物,日子一天天好過起來。艾龍杭看了很羨慕,就想借哼笙兩天,忠厚的艾宰多立刻答應了。然而哼笙到了艾龍杭家,不肯吃東西、也不肯唱歌,只是一個勁兒地流眼淚。艾龍杭生氣地把它丟到河裡淹死了,艾宰多傷心地把它葬在自己的竹樓旁。
後來,從埋葬哼笙的地方長出了一些竹子,艾宰多用這些竹子做成豬食槽,養出來的豬又大又肥;但艾龍杭借去用,豬群卻病死了。艾龍杭氣得把豬食槽燒了。艾宰多把剩下的竹子做成引水道,每天用引來的水洗澡時,都有一對金手鐲被衝來套在他手上。艾龍杭聽到這個消息,也偷偷跑去這個引水道下洗澡,沒想到卻衝來一堆屎,他氣得把引水道敲成碎片。艾宰多把碎片做成筷子,用它夾菜吃飯後變得一天比一天年輕。艾龍杭把筷子偷來跟妻子一起用,沒想到變得老態龍鍾,他們把竹筷丟在竹樓下,就氣得一命鳴呼了。
艾宰多把哥哥嫂嫂安葬後,從竹筷被丟掉的地方長出了一棵苦竹,竹里隱隱有聲。艾宰多走近細聽,發覺那聲音跟哼笙的歌聲一樣悠揚婉轉,就把苦竹砍下來做成幾管巴烏」。巴烏是幾個民族共有的一種樂器,尤其在雲南的彝、哈尼、傣族、伍、布朗等民族流傳得最為廣泛。製法是在一根竹管上開八個音孔孔前七後一),在吹口處裝一銅質簧片,能吹奏九個音;其音色優雅柔和,在感情表達上頗能表露獨具一格的風采,因此有人稱它為會說話的樂器」。艾宰多用這些出色的巴烏吹出美妙的樂曲,成為遠近馳名的演奏家。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