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五原抗日烈士陵园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五原抗日烈士陵园

中文名称;五原抗日烈士陵园

位置;在巴彦淖尔市五原县城北

安葬人数;679位

来历;五原战役

五原抗日烈士陵园位于巴彦淖尔市五原县城北,安葬着679位抗日阵亡将士的忠骨,是第二批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之一。

这次战役中,我军679名将士为国捐躯,长眠塞北。傅作义将军为了缅怀英烈,当年在此修建抗日烈士墓一座。1942年,由绥远省政府拨专款对烈士公墓进行了修缮,并增建了灵堂纪念碑各一座,傅作义亲笔提写了碑文

序言介绍

1940年2月,包头、绥西战役后,日寇退守五原,负隅顽抗,傅作义将军在亚马赖村主持召开团长以上将官会议,议定收复五原。

3月18日,傅将军抓住春温回升快、黄河解冻早之有利时机,下达作战命令,各部迅速进至指定位置,采取阻击、伏击、奇袭、巷战、夜战、掏心战和攻坚战等战术,于20日午夜同时向五原各敌据点发起进攻,21日拂晓县城外之敌大部被歼。此时,我便衣突击队反正了警戒城门的伪军团,顺利进入城内与潜伏人员配合,破坏了全部通讯设施;新三十一师利用外围被歼日伪服装化装入城,与警备旅二团占领了旧城敌据点;新三十二师击溃伪蒙军占领广圣西,攻克新城外围敌据点和城区;一O一师和新六旅击溃据守乌加河乌拉壕之日寇,放水淹没"包--五"公路,阻击包头、安北、固阳之援敌。日敌在飞机和重炮掩护下反复冲锋,战斗异常惨烈,双方伤亡惨重。经过三昼夜激战,日伪守军全线崩溃,23日县城光复。[1]

在收复五原的战役中,中共地下党组织与傅部密切配合,同心抗日,区委负责人王致中白杨白享等率领游击队伏击日寇,组织群众转移,发动民众支前参战。村民们拿起铁锹、锄头、大刀、棍棒等与日敌拼杀,妇女们组织起战场救护队,村民高桂英刘三女等带领男女老少给官兵们送水送饭、运子弹、救助伤员,刘大宽、郭四毛旦将昏死在战场上的伤员抬救到家中,薄根长等协助我军破坏路桥、掘堤放水阻击援敌,王大老虎、王二老虎和金三等杀死11个日本兵。

此战役全歼日伪军5000余人,其中击毙日军总指挥官水川伊夫皇族中将等军官及官员300余人,生俘日军指挥官、警务指挥官和伪军师长等50余人。俘获伪蒙军和伪军1800余人,缴获各种炮30余门、汽车50余辆、轻重机枪50余挺、步枪3000余支及大量军用物资,焚毁击损敌武器装备不计其数。

威震华夏的五原战役,开创了抗战反攻胜利之先河,牵制住了日军主力南下,有力地配合了全国各抗日战区的其它战役。史称"五原大捷"。

这次战役中,我军679名将士为国捐躯,长眠塞北。傅作义将军为了缅怀英烈,当年在此修建抗日烈士墓一座。1942年,由绥远省政府拨专款对烈士公墓进行了修缮,并增建了灵堂、纪念碑各一座,傅作义亲笔提写了碑文。但后因年久失修,到文革前原址已成为一片废墟。2005年五原县委、政府将建设五原抗日烈士陵园作为实施"文化兴县"战略的重要工程之一,于9月18日起在原址上进行恢复修葺。这就是我们看到的主体由牌楼、纪念碑、烈士名录纪念墙和墓冢组成的陵园。

我们来到烈士名录纪念墙前,墙的正面是由曾任内蒙古政协副主席傅守正亲笔撰写的"五原大捷",记载了五原战役的战斗经过及其战果。纪念墙下方的图案反映了傅作义将军在部署作战计划、全军将士奋勇抗战以及医务人员为抗战中受伤的将士治疗的场面。纪念墙的背面是在五原战役中为国捐躯的679位烈士名录,与名录对应的是长眠于此的英雄们的墓冢,排在最前面的是在 抗战中牺牲的最高将领贾宴如,是第八战区傅作义部驻守河套地区的警备旅第二团团长,旁边是傅作义部三十五军新三十二师九十五团第一营营长赵寿江的墓冢。为了纪念贾宴如、赵寿江两位烈士,1942年傅作义将军在河套地区实行新县制时,取二位烈士英名中的"宴"、"江"二字命名,在五原西部地区建立宴江县,在五原县城隆兴长镇桥东居民区建立宴如路。

地理位置

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五原县隆兴昌镇

所获荣誉

五原抗日烈士纪念园是内蒙古地区纪念抗日战争、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红色旅游景区。

相关视频

2007年4月五原县东侧一座抗日烈士陵园落成,致敬我们的先烈

参考资料

  1. 五原抗日烈士陵园 , 新浪网 2010-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