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五星出东方利中国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五星出东方利中国原图链接来自 搜狐 的图片

五星出东方利中国,汉代蜀地织锦护臂,为国家一级文物,中国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被誉为20世纪中国考古学最伟大的发现之一。1995年10月,中日尼雅遗址学术考察队成员在新疆和田地区民丰县尼雅遗址一处古墓中发现该织锦。收藏于新疆博物馆

该织锦呈圆角长方形,长18.5厘米,宽12.5厘米,用“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织锦为面料,边上用白绢镶边,两个长边上各缝缀有3条长约21厘米、宽1.5厘米的白色绢带,其中3条残断。织有八个汉隶文字:“五星出东方利中国。

通过“五星聚会”研究,科学家们推算出2040年9月9日将会出现罕见的五星聚会天文奇观[1]

发现历史

1995年10月,中国—日本尼雅遗址学术考察队成员在新疆和田地区民丰县尼雅遗址一处墓地上进行例行考古挖掘,然而几个月来,他们在尼雅遗址上的挖掘一直没有什么新的发现。

就在失望中,考古人员挖开了一座古墓。这是一个两人合葬墓。合葬的两人身上穿着许多衣物,最显眼的是,其中一具尸体的右臂上绑着一个色彩鲜艳的织锦。织锦色彩绚烂,文字激扬,纹样诡秘,意蕴神奇,立刻吸引了所有人的眼光。

没有经过太多的辨认,考古人员就看出织锦上织的文字:五星出东方利中国。

文物特征

五星出东方利中国除去文字之外,还有用鲜艳的白、赤、黄、绿四色在青地上织出的汉式典型的图案:云气纹、鸟兽、辟邪和代表日月的红白圆形纹[2],方寸不大内涵丰富。

尺寸

此护膊面积不大,长18.5厘米,宽12.5厘米,经密为2200根/10厘米,纬密240根/10厘米,经向花纹循环7.4厘米。

图案

织锦的右侧保留着幅边。纹样从右侧开始是一对牝牡珍禽,雄鸟站在云纹的低部,昂首挺立。它的头顶是汉隶“五”字,胸部左云纹上悬挂着一个茱萸花纹。雌鸟站在云纹上垂首面向雄鸟,其颈上方是一白色圆形纹象征“太阴”,背上方是一个“星”字,尾部下方有一个茱萸纹。与“星”字间隔一个茱萸花纹的是“出”字。“东”字在两个云纹间隙之上。“东”字的左下方、一个云纹之上是一红色圆形纹象征“太阳”。“太阳”左下侧是一倒悬云纹,云纹凹进处,有一张口伸舌,昂首嗥叫的独角瑞兽,尾部下垂,背上长有一翅膀,可能是“辟邪”。兽角上方云纹上端是一个“方”字。“利”字隔着一个云端在“方”字左上。“利”字下方云纹的左侧是一个身着竖条斑纹、眼圆睁的动物,后右足踩在云纹上,举步向右行,尾部高耸,刚劲有力。其尾部右侧是“中”字,左侧是“国”字。

铭文

“五星出东方利中国”8字出自《史记·天宫书》“五星分天之中,积于东方,中国利;积于西方,外国用(兵)者利。五星皆从辰星而聚于一舍,其所舍之国可以法致天下。”古代的“五星”指岁星、荧惑星、填星、太白星和辰星。天地回转,日月流逝,五星难以聚合。然而,汉元年十月,五星聚于东井,这在《天宫书》、《汉书》、《张耳传》、《汉纪》均有记载。

色彩

此汉锦采用的青赤黄白绿五色,皆为秦汉以来发展广泛的植物染料所得。五色应为“青赤黄白黑”,而该锦用色为“青赤黄白绿”,其中绿应为黑,这里用了绿色,可能黑色不够亮丽而以绿色替而代之。五色的“青赤黄白黑”分别与五星的“岁星、荧惑星、填星、太白星和辰星”一一相对应。古人能在一块方寸不大的织锦上把阴阳五行学说表现得如此淋漓酣畅,实属罕见。该锦的织造工艺非常复杂,为汉式织锦最高技术的代表。

五星出东方利中国

2023年兔年春晚亮相的舞蹈节目,锦绣“五星出东方利中国”惊艳到了国人, 五星出东方利中国,汉代织锦护臂,为国家一级文物,中国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在新疆和田地区一处古墓中发现。

五星出东方利中国呈圆角长方形,长为18.5厘米,宽为12.5厘米,用"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织锦为面料,边上用白绢镶边,两个长边上各缝缀有3条长约21厘米、宽1.5厘米的白色绢带,其中3条残断。织有八个篆体汉字:"五星出东方利中国"。

五星出东方利中国除文字外,还用鲜艳的白、赤、黄、绿四色在青底上织出的汉式典型的图案:云气纹、鸟兽、辟邪和代表日月的红白圆形纹,方寸不大内涵丰富。著名的有苏绣、湘绣、粤秀、蜀绣等。这幅汉代的“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的织锦,每一根线每一个点的位置都极其精准,很难想象这是两千年前的出品。

在“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织锦等文物的出现,也引起了上级的高度重视,同时它带来的神秘色彩也让民间传出了各种故事,一个距离现在将近2000年前的朝代,在这个大沙漠中居然留下了如此惊人的预言,实在让人匪夷所思。

视频

五星出东方利中国 相关视频

古墓预言:“五星出东方利中国”被专家证明,2040年必出一奇观!
国家宝藏赵丰馆长介绍五星出东方的今生故事

参考文献